已经是深夜了,小李反复斟酌着手机屏幕上的那条微信提示:“该联系人三年未联系”。
他心跳加速,手指在屏幕上犹豫着——这是刚刚和他借过充电宝的同事,也是几乎不再联系的大学同学。
这一次,他决定按下“删除”键。
这是微信的新功能,单向好友列表,让每个用户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通讯录,带来了一场不小的社交风波。
微信新功能一览:单向好友列表让社交更透明微信的新功能推出没多久,就在网络上掀起了一阵讨论。
微信现在会根据用户的互动情况,把那些三年未联系、对方已经停用微信的单向好友列出来,供你选择删除。
这一举动,有点像是一场大型社交帐篷节。
你会发现,那些曾经的朋友、同事、上司,甚至是前任,现在是否还在你的通讯录中“活跃”。
网友们纷纷表示,这个功能简直是一把“双刃剑”。
有人觉得这能有效清理通讯录,把那些无效社交剔除;也有人则担心,这是不是在某种程度上“暴露”了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地位。
毕竟,单向好友的出现,意味着对方可能早就把你从生活中“移除”了。
自媒体博主狂喜:批量删好友腾出新位置不过,有一些人却乐在其中。
自媒体博主们发现,这个功能简直就是为他们量身定做。
以前,朋友位被五花八门的僵尸粉占据,发的每篇文章只有少数几个人看到。
现在,微信的新功能让他们可以批量删除这些无效好友,腾出更多位置来迎接新的粉丝。
“删掉了2000个僵尸粉,终于可以好好经营我的朋友圈了!
”一位自媒体博主在朋友圈中开心分享。
的确,对于他们来说,这是一件大好事。
不仅如此,有些微商也发现,尽管这个功能让他们无法再对那些无效好友“眼不见心不烦”,但是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重新整理客户资源的机会。
职场通讯录的尴尬瞬间:删错同事怎么办?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像自媒体博主一样从新功能中受益。
对于职场上班族来说,现在的通讯录整理变成了一个小心翼翼的过程。
行政部的Jenny就在午休时间偷偷清理通讯录,结果遇到了一件尴尬的事。
当她看到CEO名字后面的“当前设备无聊天记录”,不禁犹豫起来。
这是应该删除,还是留下?
要是删了的话,工作上会不会有麻烦?
当她正纠结的时候,隔壁工位的小王突然传来了哀嚎:“我删了客户爸爸的小号!
他朋友圈还晒过我们合同啊!”
这让Jenny心底一凉,现在同事们都学会了一种新型的“糊弄学”:删好友前,先去对方朋友圈里点个赞,确认对方回赞了才敢下手。
这种方式虽然有些滑稽,但在紧张的职场环境中,不得不说,也是一种生存智慧。
友情测试还是心理战:微信清理通讯录功能实测对于许多人来说,微信新功能不仅仅是一项技术上的创新,更像是一场友情测试。
他们在清理通讯录的时候,不仅仅是在删除一些过时的联系方式,更是在直面那些被遗忘的友情。
小张曾发过一条朋友圈,仅对前男友可见,结果发现对方早已不在好友列表中。
他苦涩地笑了笑,这是不是意味着自己要彻底放下了?
更让人心累的是,有时候发现自己被暗恋对象删除,朋友的安慰或许只能是:“说不定人家只是手滑。
”当点开对方的朋友圈,一条冷冰冰的横线迎面而来。
比拉黑更残忍的是,你发现对方根本没有屏蔽你,只是单纯地把你踢出了他的生活圈。
社交清理后的反思:友情真的太稀少了吗?
删到第387个僵尸好友时,小李突然顿悟:原来不是自己的朋友太多,而是真心太少。
微信的新功能让他意识到,很多曾经亲密的朋友,现在已经成了生活中的“隐形人”。
面对通讯录里消失的48个老同学,他不禁陷入了沉思。
或许,我们需要的不是更多的好友,而是更真诚的互动。
微信群里成百上千的好友,可能不及面对面交流的几个知心朋友来得实在。
微信给了我们一次机会,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社交网络,考虑那些真正重要的人。
结尾:微信的新功能无疑带来了一场心理战,让我们不得不直面那些曾经的关系。
通过这次清理,我们可能会发现友情和人际关系的复杂与多变。
也许,经历这场自我审视,我们能够更珍惜眼前的人,更用心地去维持那些真正值得的关系。
人际交往,终究是需要用心经营的。
希望每个人都能在这场“删除”风波中,找到真心的友谊和情感的归属。
怎么使用呢?[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