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拟更名国防部,新名过半支持,称无意对华开战

深海遗珠的诗人 2025-03-24 11:26:25

美国总统特朗普颁布行政命令,力推教育部关闭,这一举动距今不过短短数日。环球时报报道,特朗普再度指示国防部长着手进行一项民意调查,探讨将国防部更名为“战争部”的可能性。这两项表面上毫无关联的措施,实则深刻揭示了特朗普政府重塑美国国家治理架构的内在逻辑:一方面,在教育领域推行“去中心化”变革;另一方面,在军事领域加强意识形态的构建。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服务于重塑美国社会价值观与国际战略地位的政治蓝图。特朗普政府推行的一项行政举措,即关闭教育部,预示着共和党长达40年之久、旨在废除联邦教育机构的政治目标迈入了实质性操作阶段。自1979年卡特时期教育部作为独立部门成立以来,保守阵营一直视其为“联邦政府过度插手地方教育事务”的标志性存在。特朗普更直截了当地称教育部是“耗资3万亿美元的教育泡沫”,谴责它不仅未能促进学业成绩的提升,反而宣扬了“多元化、公平性与包容性”等左翼理念。教育领域所掀起的这股“权力剥离”潮流,实质上是保守主义对进步主义教育路线的全面反击。联邦教育资金中用于弱势群体扶持的6%至13%份额,遭到了保守派的严厉批评,被指为“培育教育依赖性的行为”。

特朗普政府拟将教育部关键职责迁移至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等机关,意在借“资金分离”之策削弱左翼教育议程的根基。然而,此改革之路荆棘满布。从法律角度看,撤销内阁部门需国会立法批准,共和党虽在参议院占53席,却难以突破60票的立法障碍。至于社会反响,已有21个民主党治下的州的总检察长联手提起诉讼,声称裁员举措侵犯了低收入学生的权益。在执行层面,教育部所掌管的1.8万亿美元学生贷款、1210亿美元助学金项目,以及为5000万名学生提供的特殊教育服务,其平稳过渡方案仍悬而未决。与此同时,国防部更名计划在教育领域激进变革的呼应下,同样激起了广泛争议。由国防部长赫格塞思推动的一项民意调研揭示,54%的受访者倾向于回归“战争部”的旧名称。这一名称的更迭看似简单,实则暗含深远的战略寓意。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战争部”这一称谓铭刻着美国军事扩张的过往。自1789年创建至1947年重组,该部门引领了美国由本土扩展至全球争霸的历程。1947年的《国家安全法》将其与海军部合并为国防部,标志着二战后美国战略焦点由战争转向了遏制策略。

当前提出的更名动议,被视为对“国防”理念的一次重新阐释,标志着从防御性安全观念向更具攻击性的军事姿态的转变。值得注意的是,就在最近的一个周末,特朗普公开表示无意与中国陷入军事对抗,然而,这一更名倡议仍获得了部分保守派精英的拥趸,这反映出美国内部不乏冒险主义的声音。特斯拉的领航者马斯克直截了当地表示“战争描述更为贴切”,而他领导下的SpaceX作为国防部的重要合作伙伴,在新兴军事体系中的地位或将愈发举足轻重。然而,反对的声音亦不容忽视,批评者担忧“战争部”的称谓会固化美国“世界警察”的形象,进一步加深国际社会对美国军事扩张计划的忧虑。特朗普政府推行的“教育-军事”并行改革,实质上是其“美国优先”原则的制度体现。在教育范畴内,它旨在分解联邦教育架构,缩减左翼价值观的传播途径,并增强地方教育部门的自主权,从而为保守主义思想奠定基础。在军事方面,则通过调整机构命名,加深“美国与众不同”的论述,为潜在的军事行动赋予正当性。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项改革均未经过国会的审议流程,而是依赖行政指令强行实施,此举激起了关于总统职权范围的宪政讨论。

特朗普执政期间的激进变革,正逐步改变着美国的国际面貌。教育领域推行的“非联邦化”趋势,恐将削弱美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促使科研精英更快地涌向欧洲。而在军事范畴内,有关机构更名的风波,更可能加剧国际社会对于美国奉行“新型孤立主义”与“军事单边行动”的双重顾虑。

0 阅读: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