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的中国护照,虽然当时国弱,但护照上“二十七字”却相当硬气

心儿凉凉 2022-10-23 17:19:30

作为一种在国外使用的证件,护照的效力究竟能发挥几何,同国家的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影响力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言以蔽之,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越强,那他们签发的护照的作用也就越大,而与之相对的,写在其内的“护照声明”的语气也就愈发强硬。

但同样不得不提的是,这其中却也不是没有例外,就比如说是曾经的大清,他就是这么一个典型。毕竟,如果就以国家综合实力来看,彼时的大清绝对算不上是什么“强大”,如果说得再夸张点,说是“孱弱”其实也不是不行。

可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清政府却依然还是在自己签发的护照上写下了那虽然只有短短27个字,但不管是从哪个角度来看,都显得格外庄重和硬气的“护照声明”。

清朝中国护照的演变历程

作为出国的必备证件之一,护照在我国的历史实际上却并不长久,一直到清政府在1689年和俄国签订《尼布楚条约》,才算是有了一个雏形。但即便是这个雏形,和现如今的护照也大有不同。

毫不夸张地说,要是把当时的护照拿到现在,恐怕根本没人觉得它和“护照”这两个字有任何关系,毕竟,彼时的“大清护照”非但没有外皮,甚至都不发给个人。如果仅从外表来看,它其实更近似于一封写有所有将要出国的外交官的名字的推荐信。

一言以蔽之,它既不方便,也不先进,和当时其他国家的护照相比,简直拙劣的像是个半成品。但即便如此,彼时的清政府也没有改进这种“信函式集体护照”的心思,反而还又陆陆续续的用了它近百年的时间。

而至于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干,其背后的原因实际上也很简单,说白了,其实还是因为没有需求。毕竟,彼时的大清为了抵御“域外蛮夷”,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在这个政策的影响下,大清连来给自己送钱的外国人都不欢迎,就更别说是主动走出国门了。

而不出国门,自然也就用不着改进护照,于是,那个半成品一样的护照便就这么侥幸生存了下来。但同样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情况也并未持续太久,因为,清政府在闭关锁国的这段时间,欧洲国家的科技突飞猛进,此后没几天,他们就用炸药和枪炮“敲”开了大清的大门。

大门被“敲”开之后,作为“一家之主”的清政府自然也无法独善其身,万般无奈之下,他们只得硬着头皮重新捡起了自己的外交技能,顺带着又改进了一下政府的“护照证明”。

大清护照上“硬气”的27个字

总的来说,改进后的清政府护照和第一版相比先进了许多,毕竟,它不再是“推荐信”的形式了,而是改成了“单人单证”。一言以蔽之,第二版的大清护照和现在的护照唯一的区别,可能也就只剩下个“因为没有照片,所以护照上有大段描述使用者外形的文字”这点了。

而除此之外,现代护照该有的东西,第二版大清护照一概不缺,甚至就连“护照声明”这种东西,他们都没忘写在上面,并且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彼时的大清尽管已经被西方列强给摧残得不成样子了,却依旧还是没有在“护照声明”这件事上向那群穿着西装革履的强盗低头。

他们以一种不卑不亢的语气,在自己签发的护照上面写下了“持护照过境时,请立即检查放行,按照约定给予保护,不要为难阻滞!”这27个字。而这27个字,从某种角度上来看,也确实是有那么一股子“硬气”蕴含其中,倒也算是没给有着千年历史传承的华夏文明丢人。

不过,可惜的是,声明终究还是声明,要是国家实力不行,那就算是把话说得再冠冕堂皇,其实际上都没多大作用。而彼时的大清,无疑就陷入了这样一个窘境。

就以当时的情况来看,清朝的普通百姓即便是拿到这么一份“声明”颇为硬气的护照,去外国,尤其是欧洲诸国之后,那也是妥妥的人下人。如果真的遇到什么麻烦,别说是去找当地政府帮忙,当地政府只要不来趁火打劫,那其实就是一件喜大普奔的事情了。

而至于找工作什么的,那其实还不如不带这个所谓的“护照”,毕竟,不带的话,说不定还能撞大运找个别的工作,而带了,那差不多也就只能去给别人修铁路了,真到了那个时候,发财什么的就不提了,没饿死都是万幸。

早已今非昔比的中国

就如前文所说,彼时大清护照的声明虽然颇为硬气,但可惜的是却并无大用。毕竟,从某种角度来看,护照这东西实际上就是国家影响力的延伸,国家强不到哪儿去,所谓护照自然也是形同废纸,至于其对国民的庇护,则更是约等于没有。

但好在,今时不同于往日,现在的中国护照,也确实是无愧于它名字中那个“护”字。一言以蔽之,不管你身处何处,只要手上拿着中国的护照,那祖国就永远是你最强大的后盾。在这个后盾的庇护下,不论是天灾,还是人祸,都不会令你陷入绝境。

就比如说也门撤侨行动。彼时的也门国内局势紧张,眼看就要爆发战争。而我国为了保护海外侨民的人身安全,毅然决然地停下了已经持续了整整7年之久的“亚丁湾护航”任务,勒令舰队奔赴也门,开始了一场规模浩大的撤侨行动。

而海外华侨参与这次行动的方式也很简单:只需一本中国护照,他们就能彻底远离也门的纷争,回到安宁祥和的故土,开启另一段幸福美满的人生。至于其背后的原因,其实也并不难猜,说白了,无非就是中国实力今非昔比。

小结:

总而言之,写在护照上的话,即便说得再硬气,其实际上也没几个人会真的在意。一个国家的国民如果想要被人尊敬,终究还是得有一个强大的祖国作为后盾,毕竟,“尊严只在剑锋之上”,乃是一个亘古不破的真理。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