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底,尼日尔发生军事政变推翻了总统巴祖姆。在这些天,法国、德国、欧盟和美国等国持续抨击尼日尔军政府,并威胁会军事干预。法国作为尼日尔曾经的宗主国,反应最大。之前就第一时间放风,考虑准备轰炸尼日尔,随即宣布从尼日尔撤侨。就在大家都以为法国准备轰炸的时候,尼日尔的邻国包括马里、布基纳法索、阿尔及利亚等接连表态不会袖手旁观,入侵尼日尔等同于对他们宣战,而法国的“轰炸计划”也没有声音了,但宣布中止了对尼日尔的援助。
面对欧盟、美国多方极限施压,尼日尔军政府也是挺刚的,第一时间就中断了铀出口法国,并多次表态不会屈服。并且在近日宣布了通缉令,目标就是法国总统马克龙。不过用通缉令来羞辱人,这招还是跟西方学的。更讽刺的是,法国近日通过了武装干涉的决议,但与此同时尼日尔人在社交媒体正在传一个视频了,内容就是尼日尔居民在尼亚美机场“热烈”告别部分法国军队出境。这也让人联想到一句话,“帝国主义夹着尾巴逃跑了”。但要注意的是,只要法国还没有撤走大部队,那就还是有战争的风险。毕竟这几年西非国家纷纷政变反殖民化,而尼日尔成了法国在西非地区的最后一块盘踞地,就看法国有没有这个胆子了。
而这件事归根结底还是美欧俄在非洲的影响力之争,而他们总是选用这种武力干预来解决问题,注定是反复失败的。很多人很好奇,同样在非洲耕耘几十年的中国是什么态度。我们有我们自己的方式。除了安全提醒外,中国外交部回应,巴祖姆总统是中国的朋友,希望他人身安全得到保障,呼吁通过对话解决分歧。这是他们的内政,我们不会粗暴干涉。但看起来似乎是支持巴祖姆这一边,毕竟巴祖姆在任期间合作还是非常愉快的。但是另一边中国和尼日尔军方也保持着密切交流,每年他们都派学员过来学习。所以说不管哪方唱罢哪方登台,对中国的影响其实都不是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