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新区重离子应用技术研究所——前沿速递】
2025年2月,中国重离子医疗版图迎来爆发式扩张——2月13日,浙江省肿瘤医院启用首台完全国产化碳离子治疗系统,16日,青岛签约建设全球首个"离子康养产业综合体",兰州、武汉等地治疗中心建设进度条也在持续刷新中。当这些兰州泰基制造“国之重器”的尖端医疗设备加速器落子时,一场由中国人主导的癌症治疗革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构全球医疗科技版图。这柄从西北实验室淬炼出的"抗癌利刃",带领中国抢占世界尖端医疗制高点。
在兰州新区,凝结着中科院近代物理所几代科研人心血的"国之重器",正以惊人速度完成从科研仪器到普惠医疗装备的蜕变。
2020年,甘肃武威肿瘤医院首台国产设备投用,开机率达98%,性能及运行效率居世界前列。截至目前,该医院完成治疗并出院患者已逾1700人,单日单室最大治疗73人次,治疗患者遍布全国及多个国家和地区,治疗病种包括肺癌、肝癌、胰腺癌等50余种肿瘤。近几年,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科研技术攻关步步为营,逐个突破,自主研制各类大型非标设备占设备总数的80%以上。这体现了我国在重离子加速器技术领域的自主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实力。
2024年,是兰州重离子加速器的签约、落地投运的爆发年,继2024年1月武汉市投入使用后,2025年2月13日浙江正式投运,同天青岛的签约也已完成。
兰州泰基研发生产的重离子治疗系统在全国投入运营和签约的城市有兰州市、威武市、莆田市、武汉市、杭州市、青岛市。据悉,长春、南京、济南等市也在积极论证建设重离子加速器项目的装置。据资料显示,重离子加速器在国内已投入运行3台,完成建设3台,在建7台。俄罗斯、泰国等国家的采购也正在洽谈中。
如今,说兰州新区是中国的“重离子之都”一点不为过。兰州新区重离子应用技术研究所和兰州泰基离子技术有限公司的年产值约为8.5亿元左右,希望这个大国重器企业的火速发展能带动"基础研究-技术转化-装备制造"的完整生态链在兰州新区已经快速完善,为甘肃的经济发展起到积极且可观的推动作用。
【小型化革命:中国方案的"破壁密码"】
兰州国产医用重离子加速器的出现,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德国之后,全球第4个掌握重离子治癌技术的国家,这标志着我国在抗击癌症的“卡脖子”技术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正式迈入了全面升级并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离子放疗新时代”。
兰州医用重离子加速器在价格上与德国和日本同类装置相比更有优势。据有关信息显示,当年上海市质子医院在引进质子加速器的谈判中,德国生产的重离子治癌设备报价约15亿元,而“中国制造”仅需6亿元,价格几乎是德国设备的三分之一。
近几年,随着兰州泰基离子技术有限公司在关键技术的自主化研发突破以及小型化设备的推出,中国在重离子癌症治疗装置在商业化路程上已经占据优势并突围成功。
青岛西海岸签约的是紧凑小型重离子系统,它标志着这项被称为"医疗界可控核聚变"的技术突破给患者带来高质量医疗技术的普及,而小型化设备的背后是三大创新引擎的强力驱动:
空间革命:重离子加速器占地面积大大缩小,配套场地建设费用大大降低;
自主创新:兰州重离子加速器核心部件的国产化率已经高达90%,这体现了我国在重离子加速器技术领域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也标志着我国在高端医疗设备国产化方面突破了“卡脖子”障碍;
模式创新:模块化设计使装机周期大大缩短,设备的高效普及应用时代正在来临。
值得关注的是,青岛项目首创"治疗-康养-智造"三位一体模式:在肿瘤医院3公里半径内,同步建设粒子康养社区、智能装备产业园和医学大数据中心。这种探索创新的产业生态,使重离子技术从高端医疗设备进化为区域性健康解决方案。
【全球竞速:中国标准的"出海方程式"】
当国际医疗巨头还在为每台设备3.5亿欧元的"天价"争论时,产自兰州新区的重离子加速器给出的“中国方案”已经构建起了降维打击的优势。
以德国的设备为参考,据全网搜索标比较,德国设备每年平均接诊量 约为700例,中国武威市医院约为1500例;德国设备单例治疗成本 约为35万元人民币,中国设备单例治疗成本约为20万元(2025年目标价)。仅从这两项指标对比看,中国的设备性价比优势一目了然。
如DeepSeek一样,只要你有性价比,就不怕没人响应接纳你。DeepSeek是一群年轻人为理想而打破了西方垄断的AI 智能壁垒,从而让中国人的自豪感被空前提升。那么,兰州泰基离子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国之重器,是在一代又一代科研工作者的钻研与迭代中,打破了西方神话,为全人类的生命铺设了最具性价比的福祉。以目前的态势,重离子中国标准开始反向输出该项目医疗技术发源地只是时间问题,并且不会太久。因为,我们更有性价比!
【巨量赛道:健康中国的"离子蓝图"】
中国不缺乏有热血、有梦想、有智慧的科技人才,兰州不缺顶级的科研机构以及积累的科学成果。如果集中力量针对优势项目集中爆破,围绕重点医疗装备产业规划,一条以重离子技术为核心的千亿产业链在兰州新区的形成不是没有可能。
值得期待的是,随着治疗费用进入医保谈判目录,重离子这项"贵族疗法"正加速飞入寻常百姓家,这也意味这项技术将普惠更多人,这个行业的发展也将迎来高速发展。
中国重离子医疗的崛起步入快车道,这绝非偶然。它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有序部署,是"新型举国体制"下产学研深度融合的经典样本,更是中国高端制造向价值链顶端攀升的生动注脚。在医疗科技革命的道路上,产自兰州新区“克症”设备已经跑到了全球竞速的前列,在这个领域,中国创新军团正从跟跑者蜕变为领航者。希望更多人能为兰州的这项事关人类个体生命质量的国之重器步入快车道而喝彩,并且知道它来自国家级新区——兰州新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