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傅黑石
张桂梅,一个创造奇迹的人。她创办了中国第一所全免费的女子高中,帮助数千名贫困女孩走出大山。为了给学生们筹钱上学,她身上有一个超过2公斤重的肿瘤,却迟迟没有去医院治疗,差点搭上了自己的性命。
电影《我本是高山》把张桂梅的事迹搬上银幕,引起了万众期待。主创团队筹备许久,光是前期剧本就策划了两年。最近这部电影终于上映,有人感动落泪,也有人发出异议。
01
走下神坛的张桂梅
《我本是高山》选取张桂梅创立华坪女子高中并成功培养第一届学生走出了大山的故事。
电影真实地呈现出了张桂梅创办学校过程的不易,建校资金不足、教师配合度低、 家长观念落后、学生基础差,单拎一样都令人挫败,但张桂梅丝毫没有退怯。
电影第一幕就是开学典礼。领导正要发表重要讲话时音响设备出现故障,学生们哄堂大笑,气得领导当场走人。放眼望去,质量差的何止是音响,墙壁、大门都不完整,操场也没有铺好,完全不像一座正规的校园。
硬件差还是次要的,更糟糕的是师资不足。很多老师从大城市到农村支教,难以适应艰苦的环境,更不愿为帮孩子补课牺牲自己难得的假期。
老师不给力,家长也拉后腿,认为女孩念书无用。很多学生连初中基础都没有,就被张桂梅招进了高中。好不容易进步了一点,却被家长不由分说地拉回家,或是帮忙干农活,或是早早嫁人。
海清的表演还原了张桂梅在现实生活中复杂的一面。她打从心底为学生着想,但表现出来的行为却十分严苛,几乎不近人情。
为了让学生提高效率,她要求全体剪短发,遇到不服管教的女孩,她便厉声呵斥所有人暂停,直到那个女孩同意。整个走廊乌泱泱站满了人,紧张的气氛几乎逼出了屏幕。
比起学生,张桂梅对待老师的态度有过之而无不及。一个老师在课堂上骂学生笨,顺手敲学生的脑袋,张桂梅就拉全体老师开检讨大会,还敲老师的脑袋,问她将心比心难不难受。“永远不要骂学生笨”,是她灌输给老师的一个信条。
有家长重男轻女,不让女儿继续念书,张桂梅会追到家里要人,甚至掏钱塞给家长,说:“你收了我的钱不要后悔。”一手交钱,一手交人,带着一些草莽的智慧。
在海清的细节塑造下,张桂梅的人物形象逐渐展露出了更加立体的轮廓。她不是一个被神话的楷模,而是一个为了伟大教育事业,不断牺牲自己、突破现状的普通人。她并非没有缺点,而是一个有血有肉、让人又爱又恨的拓荒者。
02
我本是高山
那么,片名《我本是高山》里的“高山”指的是谁?既是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张桂梅,也是那些走出大山的孩子们。
张桂梅的学生无数,电影选取了非常有代表性的一对姐妹加以刻画。
姐姐的成绩很好,在班级里名列前茅,妹妹的基础很差,经常被老师批评。因为家庭条件不好,他们的生活费有限,有时一份饭要分成两份吃。张桂梅把一切默默看在眼里,思考如何才能帮助他们。
后来,妹妹决定去工地挣钱,帮姐姐把学费攒出来。两个人只要一个有出息,这个学就没白上,生活就还有盼头。
张桂梅发现后,亲自到工地把妹妹找回来。不同于往常严苛的形象,张桂梅给她喝了一杯牛奶,温柔且耐心地告诉她,去工地确实可以挣快钱,但它远不比学习有长远的价值。
遗憾的是,姐姐被家人带回去嫁人后,因为被家暴失去了生命。原本学习很差的妹妹,继承了姐姐的遗志,更加发奋图强地读书。但就在高考的前夕,家人想把她带走,复制姐姐的道路。
他们认为养大一头猪还可以卖两千块,养大一个女孩应该给家里带来更多财富和价值,而不是掏空家里的钱供她读书。妹妹的结局如何,这里不过多剧透,留给大家到电影院揭晓答案。
《我本是高山》的小演员们几乎都不是专业演员出身,而是素人演员。他们脸上质朴又倔强的神情,充满了一种野生的力量。
有一个段落令人很是触动。姐姐在嫁人之前,在家里的墙上刻下了张桂梅教给大家的训导。“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 ,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我生来就是人杰而非草芥,我站在伟人之肩藐视卑微的懦夫。”这种高山之志要得以实现,背后需要太多的努力和运气。
《我本是高山》还刻画了另一组师生关系。刘雅瑟饰演的付春盈,原先是张桂梅的学生,她好不容易走出大山,却不想远走高飞,而是回来哺育新一代的幼苗。
她亲切地呼唤张桂梅“老妈”,张桂梅却对她很是苛刻,要求她牺牲自己的家庭生活。电影后面,张桂梅愧疚地对她说:“为了这群小朋友们,委屈了你们这群大朋友们。”
张桂梅一个人注定无法完成农村女性教育的伟业,还需要千千万万个付春盈前赴后继。高山,本就是一块块石头垒起来的。
03
在争议中找到真实的张桂梅
可惜的是,电影上映后不少段落引发了争议。
比如,学生的酗酒家暴母亲,原型是酗酒家暴父亲。编剧回应,这是为了丰富张桂梅的人性闪光面。“张老师是不是拯救了酗酒的母亲!是不是给了她尊严!是不是拯救了三代女性!”
虽然出发点是好的,但这样的刻画仍然有篡改原型、丑化女性的嫌疑。观众指责这是“男锅女背”,因为现实中农村地区女性酗酒者比例远少于男性。电影呈现的失真,大大削弱了主题的表达力度。
张桂梅所说的拯救三代女性,指的是她拯救了女童,女童长大后可以更好地教育自己的子女,改变农村女性不断重复的悲惨命运,而不是电影里如此简单直白、甚至篡改现实的处理。
更大的争议是信仰问题。
1990年,张桂梅从丽江教育学院毕业后,随丈夫调到大理喜洲一中任教 ,并在这里结婚。但六年后,丈夫因癌症去世,张桂梅自愿调到了地处边远的丽江市华坪县中心学校。
电影用了大量的闪回镜头,刻画丈夫与张桂梅的情意绵绵。每当张桂梅遇到什么棘手难题,亡夫就会在记忆里出现,鼓舞和激励她继续前进。
在现实中,丈夫对于张桂梅确实十分重要。但电影放大了这个重要性,把爱情升华成张桂梅的精神支柱,甚至把张桂梅创校的动机归结于她逃避丧偶的悲痛。这样的处理无疑窄化和矮化了真实的张桂梅。
但无论如何,这部电影的上映能引起更多人关注张桂梅的事迹。在争议与讨论中,张桂梅的形象也变得更加丰满。她以“教书救人”为己任,引领大山深处的女孩成长,打破她们命运的牢笼。呼吁更多人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就是这部电影最大的意义吧。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