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这玩意儿,说白了就是个“铁包肉”。以前比拼谁的“铁”更硬更厚,现在流行比谁的“脑子”更聪明,也就是智能驾驶。但这“脑子”一聪明,问题也来了:万一“脑子”不好使了,这“铁包肉”岂不是更危险? 最近广汽昊铂HL就放出话来,说要用双倍的成本来搞安全,这是不是意味着,我们以后就能放心地把小命交给这些“聪明”的汽车了?说实话,我有点怀疑。
安全这东西,不是光靠砸钱就能解决的。它涉及到技术、设计、制造、测试,甚至还有伦理道德等等一系列的问题。
先来说说什么叫“安全”。以前我们说的安全,主要指的是“被动安全”,也就是出了事故之后,车子能尽可能地保护车里的人。比如车身要结实,气囊要够多,安全带要靠谱等等。但到了智能驾驶时代,安全的概念就扩展到了“主动安全”。也就是在事故发生之前,车子就能主动地避免事故的发生。比如自动刹车、车道保持、盲区监测等等。
这“主动安全”听起来很美好,但实际上却充满了挑战。就是技术上的挑战。要实现“主动安全”,车子需要能够感知周围的环境,预测其他车辆和行人的行为,并做出正确的决策。这需要用到大量的传感器,比如摄像头、雷达、超声波等等。这些传感器需要能够准确地捕捉到周围的信息,然后传递给车辆的“大脑”——也就是智能驾驶系统。
这“大脑”需要能够快速地处理这些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决策。比如前方有行人突然闯入,车子需要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识别出行人,并采取紧急制动。而这需要用到复杂的算法,比如图像识别、深度学习等等。
但问题在于,这些技术还不够成熟。比如摄像头可能会受到光线、天气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图像识别的准确率下降。雷达可能会受到干扰,导致距离测量出现误差。算法可能会出现漏洞,导致决策失误。
更重要的是,智能驾驶系统做出的决策,并不是百分之百正确的。它只能根据当前的信息,以及预先设定的规则,来做出一个“最优”的决策。但这个“最优”的决策,并不一定是绝对正确的。比如在某些情况下,紧急制动可能会导致更大的危险。
是设计上的挑战。智能汽车的设计,需要考虑到各种各样的安全因素。比如车身的结构要能够承受碰撞,电池要能够防止自燃,电磁辐射要能够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等等。
但这些安全因素之间,有时候会存在冲突。比如为了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车身需要尽可能地轻量化。但轻量化的车身,往往会牺牲安全性。为了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需要用到一些高能量密度的材料。但这些材料往往也存在更高的安全风险。
更重要的是,智能汽车的设计,需要考虑到人的因素。比如驾驶员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接管车辆的控制权,车辆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发出警报等等。这些都需要进行 carefully 的设计,才能避免出现安全隐患。
再次,是制造上的挑战。智能汽车的制造,需要用到大量的精密仪器和高级材料。比如传感器的精度要达到微米级别,电池的制造工艺要达到纳米级别等等。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安全隐患。
更重要的是,智能汽车的制造,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比如需要对每个传感器进行标定,对每个电池进行测试,对每个安全系统进行验证等等。只有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才能确保智能汽车的安全可靠。
然后,是测试上的挑战。智能汽车的测试,需要模拟各种各样的驾驶场景,包括城市道路、高速公路、乡村道路、恶劣天气等等。这些场景需要涵盖各种各样的交通状况,比如拥堵、事故、行人、自行车等等。
更重要的是,智能汽车的测试,需要考虑到各种各样的极端情况。比如传感器失效、算法出错、网络攻击等等。只有经过充分的测试,才能发现智能汽车的安全隐患,并及时进行修复。
还有伦理道德上的挑战。智能汽车在做出决策时,需要考虑到伦理道德的因素。比如在发生事故时,车子应该优先保护车里的人,还是车外的人?
这个问题并没有简单的答案。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文化,可能有不同的答案。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也可能有不同的答案。
更重要的是,智能汽车的决策,可能会受到歧视。比如算法可能会对某些人群存在偏见,导致对他们的保护力度不够。这需要进行 careful 的研究,才能避免出现伦理道德上的问题。
回到昊铂HL。它声称要用双倍的成本来搞安全,那么它到底做了哪些努力呢?根据目前的信息来看,它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了功夫。
首先,是在车身结构上。昊铂HL采用了泰坦笼式钢铝混合车身,号称铝合金和高强度钢的比例达到了78%。这意味着,它的车身更加坚固,能够更好地保护车里的人。
其次,是在电池安全上。昊铂HL采用了弹匣电池2.0技术,号称能够实现电芯热失控后24小时无明火,最高温升小于1℃。这意味着,它的电池更加安全,能够防止自燃。
再次,是在智能驾驶系统上。昊铂HL搭载了广汽GSD高阶智驾系统,号称支持无图领航与全场景覆盖,并采用了三重冗余设计。这意味着,它的智能驾驶系统更加可靠,能够更好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是在细节设计上。昊铂HL配备了自研融合控制算法主动预紧安全带、二排后向来车提醒功能、倒车AEB功能、实时安全预警系统等等。这些细节设计,能够更好地保护车里的人,并提高驾驶的安全性。
这些都只是厂商的宣传。昊铂HL的实际安全性能到底如何,还需要经过实际的测试和验证。
但我认为,昊铂HL的努力,至少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希望。它让我们看到,智能汽车的安全,是可以不断提高的。只要厂商愿意投入更多的资源,采用更先进的技术,进行更严格的测试,就能够打造出更加安全可靠的智能汽车。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依赖智能汽车的安全系统。我们仍然需要保持警惕,遵守交通规则,避免疲劳驾驶。毕竟,安全这东
看到HL上市价格和权益,特别是置换权益,直接让我有了换车的冲动
30万买到百万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