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批阅奏章时,突然闻到一股异香,他心头一紧,身体也感到莫名的躁动。他立刻定睛一看,只见殿角处闪烁着微弱的光芒,这让他立刻心生警觉。他立即下令将墙壁拆开,他心中暗自想道:“又是这把戏。”

墙壁被拆开后,一个小宦官跪在那里,颤抖地拿着一支香,口中连声哀求:“陛下饶命啊!是魏大人派小人来的。”崇祯听了这话,冷笑一声,心知不妙。
这位小宦官口中的魏大人,正是东厂提督魏忠贤,曾是先帝朱由校的亲信。当初,朱由校任命魏忠贤来制衡东林党,崇祯对此十分不满,认为朱由校过于忠厚,被魏忠贤所蒙蔽。

崇祯对魏忠贤虽然厌恶,但他却从不表露出来。魏忠贤常常派人给崇祯送花果,崇祯总是慷慨奖赏,借此机会也记住了魏忠贤的党羽。
然而,魏忠贤在先帝朱由校临终时,企图篡位,却遭到崇祯的警惕和阻止。魏忠贤派人试图让张皇后假称怀孕,以此掌控新帝的权力,但被张皇后坚决拒绝。崇祯入宫后,他时刻保持高度警惕,自带麦饭入宫,不吃宫中的食物。

夜间,崇祯亲眼目睹一名小宦官手持剑经过,他立即索要了剑,并慷慨赏赐了许多银钱。当听到巡夜者击打木梆的声音时,他会起身去慰劳,并赐酒食给值班巡夜之人。
崇祯知道仅仅笼络宫中守卫还不够,他还时常对魏忠贤表示好意,以使其安心。魏忠贤逐渐放下戒心,对崇祯的好意满意。
然而,魏忠贤却发现崇祯并不像先帝那样沉迷于声色犬马,追求长生不老的仙术。相反,崇祯一登基就立志励精图治,挽回明朝的衰落。他每天黎明时分鸡鸣而起,夜深人静时分也不寐。

崇祯每次批阅奏章,常常耗费到三更时分,甚至还会在半夜下达重要的圣旨。大臣们称赞他是自汉唐以来难得一见的良君。然而,魏忠贤对于这样的崇祯并不感到满意,因为他无法轻易摆布。
于是,魏忠贤心生一计,他决定让崇祯陷入声色诱惑之中,迷失对朝政的兴趣。崇祯刚入宫时,魏忠贤就献上了四位美人。为了不让魏忠贤产生怀疑,崇祯纳入了后宫。

然而,在嬷嬷搜身检查时,却发现这四位美人身上带着一颗名为“谜魂香”的香料。崇祯当即将香料没收,心中黯然。他决心不沉溺于美色,毫不动摇地致力于国家的治理。
然而,就在一天深夜,崇祯再次批阅奏章时,又闻到了那熟悉的香气。明明桌上并没有香炉,这让他异常警觉。他立即站起身,目光锐利而警觉地扫视着周围。

突然,他在殿角的暗影中发现了一道微弱的光亮。他心中一动,下令:“给朕把墙拆了!”侍卫们立即动手,将隐藏在墙内的宦官压制住。
宦官战栗着跪在地上,双手颤抖地递上手中的香。崇祯眉头紧皱,看着那支还在点燃的香,他发誓,定要让魏忠贤如同这支香一般被彻底扑灭。

不久之后,崇祯得知“阉党”内部出现了分裂和内讧的迹象。他意识到时机已经成熟,是时候采取行动了。
先是魏忠贤的养子崔呈秀被几名“阉党”成员相继参劾,最终倒台。这一事件使魏忠贤陷入困境,他开始感到崇祯对自己的态度发生了变化。
随后,魏忠贤本人被指控犯下了十大罪状。崇祯面对这些指控,心中虽然有些犹豫,但他决定不能再容忍魏忠贤的作为。他召集了大臣们,命令将魏忠贤逮捕至京。

魏忠贤在崇祯面前痛哭流涕,声称受到冤枉。然而,崇祯心如铁石,他不为所动。他命令内侍当面朗读魏忠贤的弹劾奏疏,其中列举了他的罪行和背叛行为。魏忠贤听完,惊恐万分,魂不附体。
崇祯下令将魏忠贤贬为凤阳祖陵的管理者,以此迫使他离开朝廷,无法再对政务产生影响。在行至阜城的途中,魏忠贤得知崇祯下令将他逮捕至京的消息,情急之下,他找到与他有密切联系的李朝钦商议后决定与之同归于尽。
最终,魏忠贤和他的党羽在阜城自缢身亡,而他们的尸体被凌迟戮尸,以示天下人。这场“阉党”的覆灭,也为明朝的“政治清明”铺平了道路。

参考资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