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对于两弹一星烈士郭永怀而言,此身最牵挂的,可能便是他的原配李佩。若是有朝一日在天堂相见,或许他也会充满歉意地说上一句:“此身已许国,再难许卿。”
一、大丈夫,当死得其所
1068年,从青海基地到北京,留给郭永怀家人的,便只有噩耗。
那时我国国力不稳,处处需要谨慎,那些为国奉献的科学家们,连和家人的告别都不能说,只能消失在茫茫人海之中。
郭永怀因为发现重要线索,匆忙带着资料前往北京。飞机失事,等人们找到他的时候,他身上的大衣已经烧焦了一半,他和自己的警卫紧紧相拥,怀里是安然无恙的绝密资料。
生死存亡,郭永怀烈士心中思索的,依然是国,不是家。
那时,见者落泪,闻着心痛,即便如今再次回忆起当年的景象,留给人们的依然是满满的感动。
这是怎样的大义,才能在烈火焚身之际,依然死死保护绝密文件。那个年代的科学家们,到底是以一种怎样的精神,在为国家和人民战斗?
或许,时光推回,回到那个年代,那些科学家们,都只会说上一句:“大丈夫,当死得其所。”
郭永怀烈士去世后的22天,靠着他的绝密资料和其他科学家的不懈努力,我国第一颗热核导弹试验成功。
同年12月25日,在国外张灯结彩过圣诞节的日子,他被授予了烈士称号。这是他应得的荣耀,是每一个为国捐躯的人们应该被认可的光辉。
可最难过的,是他的原配夫人李佩。
她说:“我等你,你不回来我不老去。”
郭永怀去世那年,李佩51岁,而他的女儿郭芹才不过17岁。
二、郎才女貌,青葱岁月
郭永怀是优秀的,可他的夫人李佩同样优秀。
她是少数获得“先生”称号的女性,出身书香世家,曾在北京大学学习,后来因为战乱,和几个女同学一起在西南联大学习。
她的家里是封建家族,对于女孩读书已经很难容忍,所以她的学习生涯,伴随着和家里人的抗争,甚至前往昆明西南联大读书,也是不告而别。
但功夫不负有心人,她总算是读出来了,并且成为了中国妇女代表之一,去国外参加会议。这一场会议,她遇见了许多中国的留学生,比如钱学森等人,比如潘玉良等人。
后来,她出国在康奈尔大学学习,并且在这里遇见了自己的终身挚爱郭永怀。
1948年,他们结婚了,因为郭永怀的关系,李佩过上了优渥的生活。可即便如此,她也没有忘记国家,并且也是因为她,这群天子骄子的留学生们,得以一个个回到祖国效力。
她没有迷失,没有放弃自我成长,甚至在美国大学里教授中文。那时,美国的学生对她的评价特别高,甚至说她的英文和中文一样完美。
回国后,郭永怀因为肩负使命被特殊保护,可他的夫人李佩,却因为留学美国被单位审查。她被认为是“美国特务”,甚至连丈夫的面都见不到。
对于这些,她没有被打击,依然在做好自己手头的事,直到郭永怀牺牲的消息传来。
三、世间安得两全法
最不公正的,是郭永怀为国捐躯,而他的夫人和女儿却被他所挚爱的人民,弄得两地分居。
得知郭永怀牺牲,李佩表现得格外平静,可这种平静,带着死寂,任何在场的人都能感受到不同。而令人愤怒的是,第二天李佩还要接受单位的审查,审查她到底是不是“美国特务”。
他的女儿,也没有享受到任何的特殊对待,甚至还被安排到村里去插队。那时怎样一个年代,让英雄流血又流泪。
3年,足足三年时间,李佩被隔离审查,被监督劳动,甚至连来往的信件都要接受审查。可即便如此,对于自己所带领的那些留学预备的学员们,她都努力在教授。
或许,哀大莫过于心死。
那时的李佩,连抗争都不想抗争,若非有个女儿在远方,也许她也会随着自己的丈夫,共赴黄泉。
这样的处境一直持续到了1977年,直到中科院秘书长发现李佩还在合肥,顿时深感诧异,立刻给北京提交了报告,才将她调回了北京。也直到这一年,她才得以和自己的女儿相聚。
回到北京的李佩,也没有闲着,反而从零到一办了中科院外语教学部,还编写了英语教材。她退休以后,依然在给中科院的博士生上课,帮钱学森翻译论文,直到她实在是干不动了。
晚年的她,还专门把自己所有的积蓄都捐了,设立了郭永怀奖学金,给未来的学子们一个希望。她活到了一百岁,因病去世,国际小行星中心特地以她的名字命名了一个小行星,以此来纪念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