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门介绍轻武器的权威军事刊物
随着香港与内地电影界合作的不断深入,大量两地合拍片涌现出来,以前作为香港影片重要类型之一的警匪片,也开始采用这种合拍方式,2013年4月上映的影片《毒战》就是其中之一。作为香港导演杜琪峰的首部内地影片,该片汇集了孙红雷、古天乐、黄奕等众多当红影视明星,讲述了以张雷(孙红雷饰)、杨小贝(黄奕饰)为代表的内地公安缉毒人员与毒贩斗智斗勇的故事,而古天乐饰演的毒贩蔡添明则是一个为了保住自身性命可以出卖一切、且心狠手辣的毒贩。最后缉毒队员们以几乎全员牺牲的代价将名为“香港七人帮”的毒贩组织一网打尽,而蔡添明也得到了应有的惩罚。本文就影片中所展现的缉毒警与毒贩的装备与战术作一探析——
关于武器装备的配备
我们先来看看片中的武器配备情况。
《毒战》一片中出现了不少型号的各类枪械,如54式手枪、79式轻型冲锋枪、56式半自动步枪等,还有闪光弹这类的非致命性武器。其中实际投入枪战使用的是54式手枪和56式半自动步枪(片中警察虽然携带了部分79式轻型冲锋枪,但却未见使用),前者是片中警方和毒贩都普遍使用的武器,警匪枪战过程中双方均使用了这种手枪,后者则是毒贩蔡添明手下鄂州制毒工厂的毒贩大聋(郭涛饰)和小聋(李菁饰)的专配武器。
使用54式手枪射击的内地公安缉毒警察张雷
手持56式半自动步枪射击的毒贩小聋
使用56式半自动步枪向张雷等三人射击的毒贩大聋
54式手枪是我国仿制前苏联托卡列夫TT-33手枪的产品,其并不适合作为警用手枪使用,因为该枪最大的缺点在于容弹量较少。影片最后出现了打光枪弹处于空仓挂机状态的54式手枪镜头,以及蔡添明企图用手枪将铐住自己腿和张雷手臂的手铐打断时,捡起来的几支手枪都已没有枪弹的镜头,充分印证了54式手枪容弹量少的缺陷。警方与毒贩均使用这种手枪,因此,根本占不到武器性能方面的优势,这就使得警方遭到了极大的困难。54式手枪使用的1951年式7.62mm手枪弹也是仿自苏联的产品,这种手枪弹最大的优点是穿透力较强,一般的汽车门、垃圾箱等都难以抵挡它的攻击。该弹穿透力较强带来的缺点,就是停止作用较差,枪弹打中人体后会穿透,并不能一枪即让对手丧失抵抗能力。本片中无论是警察还是毒贩都出现了被命中数枪后仍能坚持射击的镜头,尤其是那位被击中的女毒贩居然坚持着要把自己的鞋穿上,挣扎了一段时间才丧失活动能力,应该说这些场景从技术角度来说是可能的。
蔡添明毒贩也用54式手枪射击
蔡添明因54式手枪中的枪弹被打光,无法打断与张雷拷在一起的手铐
这名女毒贩被54式手枪击中背部后,仍能挣扎着穿鞋,表明该枪停止作用较差
如前所述,毒贩一方除了大量使用54式手枪外,大聋和小聋(这两个人是真正的聋子,而并非外号,其手下也多为聋哑人)都使用56式半自动步枪,在枪战中发挥了很大威力。该枪是前苏联SKS半自动步枪的中国仿制型号,发射的56式7.62mm步枪弹威力较大,曾大量装备我军部队。片中,小聋使用该枪将鄂州警方用两层空汽油桶构成的掩体击穿,并将身穿防弹衣的警察击倒在地,造成鄂州警方两人牺牲。在这种枪的火力之下,鄂州警方被压制得几乎毫无还手之力,致使突击行动归于失败。影片最后,大聋也是使用这种枪械击穿张雷三人乘坐的汽车车体和后备厢盖,直接击中了张雷的腹部。可以说,56式半自动步枪是《毒战》一片中发挥威力最大的枪械。
因为没有穿着防弹衣,缉毒警只好推着一辆汽车作为掩体向蔡添明接近
张雷等三人开着一辆汽车冲向毒贩,途中都被击中受伤
从以上情况可以看出,片中的警方没有配备威力更大的武器,在武器配备方面实际上是处于下风的,直接造成警方伤亡惨重的被动局面。缉毒警通常面临比一般治安警种更为严峻的局面,因为毒贩都是亡命之徒。正因如此,毒贩们往往选择与警察拼命以争取一条活路。因此,缉毒警面对武装毒贩时就需要综合性能更好的武器,才能处于主动地位。影片中,缉毒警主要装备的是54式手枪,为保命而费尽心机的蔡添明伙同“香港七人帮”一起之所以敢采取与警方武力对抗的方式,其中一个原因正是因为毒贩手中的武器强于警方手中的武器。很遗憾,影片中的缉毒警甚至没有配备综合性能更好的92式9mm手枪,这也许是香港导演不熟悉大陆警察的新装备吧。
防护器材的不足是造成警方严重伤亡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毒战》一片中,因为经常需要化装侦查,缉毒警们并没有在所有场合下身穿防弹衣。这本来是正常的,但是在最后抓捕“香港七人帮”的关键时刻没有穿防弹衣却是一个失误。因为没有防弹衣,缉毒警们在毒贩的火力下出现大的伤亡在所难免。反观毒贩帮的大聋和小聋却异常小心,即使洗澡和上厕所时都身穿防弹衣。这两人在与鄂州警方的交火中都曾被击中,小聋甚至在厕所里毫无察觉的情况下被一发弹穿透门板后击中,但两人都无大碍,而是继续持械抵抗,最后从砸开的地道口逃走,令鄂州警方突击行动失败。
大聋在洗澡时都穿着防弹衣,可见其对于防护的重视
这名警员坐在驾驶座上向毒贩射击而导致负重伤
防护器材的严重不足,还导致警方的攻击节奏受到很大影响。张雷他们身上没有穿防弹衣,更没有防弹头盔和防弹盾,向躲在校车内的蔡添明攻击时只得推着一辆汽车作为掩体向其接近,其推进速度可想而知。而蔡添明发现后就诱迫校车内的小学生站到车窗前,使得缉毒警害怕误伤而不敢开枪。影片最后,张雷等三人开车冲向大聋和小聋所在位置并以汽车为掩体与之交火,而开车的警员没有下车,就坐在驾驶座上射击,最后被击中负重伤。汽车车体不能抵挡56式半自动步枪的枪弹,但躲在发动机舱后面还是可以提供一定掩护的。这名警员的行为表明,其不仅缺乏防护器材,而且缺乏相应的防护训练,出现不应有的伤亡也就难以避免了。
影片中,警方各部门之间的武器装备配备显然不够平衡。作为警察而言,其对于非致命性武器的需求要超过军方,因为警察更需要生擒犯罪嫌疑人,而不是得到满地的尸体。因此,闪光弹、爆震弹、催泪弹这类特种弹药的作用更大。从《毒战》一片中展现的画面来看,特警队的装备一般比较齐整,在抓捕“哈哈哥”和最后抓住蔡添明时都使用了闪光弹,使得对方瞬间丧失反抗能力,顺利完成了抓捕。而鄂州缉毒队和张雷率领的津海市缉毒队的警察都没有配备此类武器,只能使用枪械与对方对射,难以占到上风。
特警队投出的闪光弹,如果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警方的伤亡会大大减少
抓捕“哈哈哥”时,闪光弹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总体而言,《毒战》一片中的警方在武器装备配备方面显得非常薄弱,以致于最终导致悲壮结局。虽说缉毒警通常都能得到武警方面的配合,足以占有压倒性的优势,但一旦出现意外情况需要独立应对时,强大而合理的武器装备就成了保证胜利必要的物质保障。
警方的战术分析
《毒战》一片中展现了一些警方的战术运用,如对鄂州制毒工厂的突击和最后企图在渔港码头抓捕“香港七人帮”的行动,但片中的战术安排却都以失败告终:前者让制毒工厂的头目大聋和小聋逃走了;后者则陷入兵力火力均不占优势的苦战之中,出现了严重伤亡。之所以出现这种局面,正是由于警方的战术安排存在相当的漏洞而导致的。
鄂州警方制服住制毒工厂的门卫,却没能充分利用突然性优势而造成突击的失利
这边制毒工厂的警报已被触发,而警方仍在做攻击大聋所在房间的准备,导致攻击节奏失调
鄂州警方在津海警方带着蔡添明离开鄂州后,即对鄂州的制毒工厂发动了突击。当时,工厂内除了大聋和小聋外,还有一些手下,这些人大多是和大聋、小聋一样的聋哑人。当时,这些人分布在工厂的各个角落,有一个看起来像是健全人的门卫在大门口把风,其余工人分布在几间宿舍内,大聋则在厂房内看电视,小聋在旁边厕所内。鄂州警方采取的突击战术是:首先将大门口的门卫制服住,然后将各个房间内的工人逐步分别抓捕,最后抓捕大聋和小聋。这个战术安排看似合理,实际上有个重大缺陷,就是使用层层推进战术,某次行动都成为下一次行动的前提,如果某次行动失败下一次行动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这种方式耗时长,见效慢,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就可能导致全盘皆输。鄂州警方行动的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他们顺利制服住大门口的门卫和几个宿舍内的工人,但在抓捕貌似大聋或小聋的妻子时却被这个女人挣扎着按动了灯光报警器(因为制毒工厂都是聋哑人,报警装置采取灯光报警而非通常的声响报警方式)。此时,警方正在大聋所在厂房门口安装炸药准备炸开房门。大聋发现灯光信号后立即做出反应,取出武器进行抵抗,而小聋虽然听不见枪声,但在厕所内被一发弹击中后(因有防弹衣而未受伤)而开枪拒捕。突击突然性的丧失以及特种装备的缺乏,使得鄂州警方付出了惨重代价,却没有达到抓获大聋和小聋的目的。其实,鄂州警方突击战术的最大问题在于他们没有采取同时突击制毒工厂各点的战术手段。当时正值夜晚,加上制毒工厂内的工人多为聋哑人,在制服住门卫后应该很容易就能进入厂区内靠近各个攻击目标;然后,警方可以秘密进行攻击准备,并在指挥员通过通信系统的统一指挥下同时发起攻击。这样一来,即使某个攻击点出现问题,其他攻击点的目标也会因为同时遭到攻击而处于措手不及的境地,也就不会出现大聋他们提前得到警报而做好抵抗准备的情况了。大聋、小聋之所以能够逃走,警方攻坚战术的失误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
枪弹打在大聋的防弹衣上,对其没有什么杀伤作用
大聋看到报警的灯光信号后,做好了拒捕的准备
得到警报的大聋开枪拒捕,注意其胸部已被枪弹击中,但因防弹衣的保护没有大碍
之后,以张雷为首的津海警方的计划是利用蔡添明将“香港七人帮”引诱到渔港码头,在其与假扮为“哈哈哥”的张雷等人进行交易时进行抓捕。码头上事先已经埋伏好了100多名武警,准备协同缉毒警将毒贩们一网打尽。如果这一计划能够顺利实施,那么,蔡添明和“香港七人帮”面对武警强大的战斗力无疑只能在码头上束手就擒。然而,这一计划中有两点却是警方的疏漏:一是蔡添明是否有与警方合作到底的诚意;二是在到达码头之前一旦出现意外情况,警方是否有足够的能力应付出现的局面。第一点取决于蔡添明自己内心的想法,是否继续与警方合作完全由蔡添明做主,可以说这是警方无法掌控的环节。而蔡添明却是一个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可以舍弃一切的人,他在开校车逃走时居然开枪将“香港七人帮”中那个他认作干爹的老毒贩打死(当时,老毒贩已经发动了一辆汽车准备开车逃跑),以让使其他毒贩因没有车辆可以逃走,只能在原地与警方交火,起到牵制警方而有利于蔡逃走的作用(大聋和小聋也被他引诱到事发地点附近,成为牵制警方注意力的“棋子”)。蔡看到缉毒警无论在兵力还是火力上都不占优势,动了选择武力对抗而逃走的念头。如果当时警方占有压倒性优势,蔡无论如何是不敢动这个念头的。第二点完全是由警方的部署所决定的。片中为了跟踪“香港七人帮”,津海警方动用了5辆车和13名警员,这在数量上与毒贩几乎完全相等(毒贩除了蔡添明、“香港七人帮”等8人外,还有被蔡添明招来“自投罗网”以牵制警方力量的2辆货车上的毒贩)。这种力量对比很容易让毒贩们觉得有机会“杀开一条血路”,铤而走险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选择。因此,有关这一部署,警方的失误在于让与毒贩人数相当的队伍在毫无支援的情况下执行跟踪任务。如果当时在跟踪队伍的附近安排部分支援力量随行,就可以避免出现这样的被动局面。当然支援力量不能过于靠近毒贩和跟踪队伍,以免被毒贩发觉,因此应该在保持通信联络的前提下,应将支援力量部署在与毒贩没有直接视觉接触的机动位置上。一旦蔡添明转而欲与毒贩一起逃走,这支支援力量就可以迅速赶到现场,形成对毒贩在人员力量上的压倒性优势,从而将其一网打尽。即使退一步讲,没有支援力量的情况下,也完全可以向蔡添明诈称附近有警方的大量机动支援力量随行,以使蔡感到根本就没有逃脱的希望,只能与警方合作到底争取缓刑。遗憾的是,片中的津海警方没有采取这样的措施,导致了悲剧性后果的出现。
狡猾的蔡添明利用校车上的小学生作为“肉盾”,使警方难以放手攻击
影片中,警方伤亡惨重的原因还有警方在行动中受到的限制,或者说顾虑更多一些。比如,张雷手下的2名女警都是在学校门口试图疏散群众时就被蔡添明开车撞伤,随后被车轧、枪击牺牲的,其战斗力根本都没有来得及发挥;蔡添明在校车内利用小学生挡住车窗,使得警方投鼠忌器难以放手攻击;蔡添明还故意两次枪击被撞伤躺在地上已失去战斗力的杨小贝,以此引诱警方出来营救而获得攻击机会,进而击伤并打死了警员小祥(小祥冒险2次冲出掩体,试图营救杨小贝而被击中,其余警察因怕误伤车上的小学生而不敢开枪)。警方受到了这些限制,毒贩则可以完全不顾及任何人的伤亡,自己的利益最大化是他们惟一的考虑,而这正是善恶力量的根本区别。正是本着正义的使命感,缉毒警们仍然会忘我地进行着这场还远看不到尽头的缉毒之战。
抓捕“哈哈哥”时身穿防弹衣的杨小贝,后来却因为没有穿防弹衣而牺牲
(原文发表于《轻兵器》2013年第10期下半月刊,文有删改)
重要通知!!!
2023年合订本已上架,扫码进入链接购买:
帆布包已经上架,全新图案全新的尺寸等你选购!
编辑:高燕燕 丁涌强
校对:魏开功
小轻优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