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6月29日,省纪委监委紧盯乡村振兴领域中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使用不规范等问题,着力监督发现并解决了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肃查处了一批侵害群众利益的“蝇贪蚁腐”,向社会公开通报5起典型案例。
从通报的案例来看,都是发生在村(社区)集体“三资”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有的涉及违规挪用、侵吞集体资金等问题,有的涉及虚增工程造价、虚假报账等问题。
村(社区)集体“三资”,是指在集体所有制下,农村集体所有的货币资金、资产和资源。村(社区)集体“三资”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广大群众关注的热点焦点,规范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意义重大。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蝇贪蚁腐”问题,严重侵害群众利益、伤害群众感情、啃食群众幸福感,影响党和政府形象,必须依规依纪依法严肃查处。
努力营造清正廉洁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是各级党委政府和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职责所在、使命使然。必须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及二十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部署,把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重大政治任务。
新征程反腐败斗争,必须在铲除腐败问题产生的土壤和条件上持续发力、纵深推进。惩治“蝇贪蚁腐”就是要把监督触角向基层延伸,通过紧盯重点人、重点事,将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治理作为监督的落脚点,让群众感受到正风反腐就在身边。
反腐败要从群众切身利益抓起。过去很长时间,基层长期存在财务不公开问题,造成基层干部贪腐问题多发。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壮大,个别心存贪念的人员,总是把目光盯向集体利益,能捞的就捞一点,能占的就占一点。凡是涉及群众利益的资金和项目,都有可能成为贪腐人员的目标,我们绝不能被个别人贪占和瓜分。侵占村(社区)集体“三资”,不仅对群众的切身利益有明显伤害,还会产生负面作用,助长歪风邪气,带坏民风,破坏社会公平正义。集中整治村(社区)集体“三资”管理中的腐败问题,就是坚持从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入手,把群众身边的问题能够整治好、烦心事解决好,推动解决群众关切的其他急难愁盼问题,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反腐败要从基层抓起。在基层村(社区)的管理岗位上更容易发生这样的腐败情况,因此必须进一步加强公开,通过透明化来限制暗箱操作。要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广开监督渠道,深化运用大数据、信息化监督平台,将信访举报端口连到群众“指尖”。
反腐败要从强化基层干部廉洁自律意识抓起。要把加强教育培训作为提升基层干部队伍能力的同时,运用多种形式,加强对基层村(社区)干部的培训教育,将培训资源向基层倾斜,通过集中轮训、分散培训、警示教育等方式,增强基层干部的廉洁意识,提升他们的防贪拒腐能力。

法眼观澜 | 城市管理工作需构建多元共治格局
法眼观澜 | 事故视频快处让执法服务的温度由指尖暖到心尖
法眼观澜 | 别让主播招聘陷阱坑害大学生
法眼观澜 | 和谐租赁关系需换位思考
来源:河南法制报 峻峰
编辑:张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