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共2467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人的一生,会有无数的事情发生,这些事情,有了收获,也有了损失。这就是凡事都有两面性的原因,哪怕一件事情看似胜券在握,其实也有很多错误,让人无法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是一种很常见的现象,是古代君王的一种表现,本文主要讲述的是楚庄王,他领导楚国,成为了五大霸主之一,楚国的势力持续了数百年。
但楚庄王终究是人,难免会做出一些错误的判断和决定,所以,今日就让我们来分析楚庄王在重要外交事务上的疏漏吧!
1,楚庄王的目标是什么?传说,大禹在上古之时,曾在大夏王朝的都城中铸下九尊大鼎,以示九州的安定,而“鼎”也从此成为了帝王的标志。
所以“鼎”就成了夏、商、周三朝的太庙礼器,只有皇帝才能使用,其它的王公贵族也要礼让他们;而且,到了周代,大禹铸造的鼎,被周王室当成了镇国之宝,“鼎”的大小和重量,无人知晓。
因此,除了周王室以外的王公贵族,如果真的去问,那就是大不敬了,这就意味着他对皇位有了不轨之心。因此,楚庄王于西元前六百六十六年,在东周“问鼎”,代表着他要取代周王朝,成为整个世界的统治者!
2,楚庄王问鼎的事情,为什么会有错误?
首先,楚庄王问鼎后并未进攻东周的都城洛邑,如此看来,楚庄王貌似并未打算取而代之,但若楚庄王没有取而代之的意图,楚庄王也不会直接询问“鼎”的分量,因为楚庄王并无取而代之的意图。
众所周知,“鼎”不能问,不能炼,如果他是周天子的臣子,向周天子询问,那就是对周天子的不敬,楚庄王这么做,必然是要除掉周皇室。
但楚庄王的错误判断,却让这一战化为乌有。
其次,楚庄王在落水之畔率领军队虎视眈眈,周天子见楚庄王气势汹汹,当即派大臣去了落水之畔,询问楚庄王何意,楚庄王问起了登基之事,周皇帝的使者说,周皇室依旧是天下之君,周天子的品德足以影响整个世界,所以,楚庄王不能过问这口鼎的重量!
这是周天子使者的一种心理战,让楚庄王误以为齐国和晋国曾经是周天子的支持者,而楚庄王发兵进攻周王室,必然会遭到齐国、晋国等国的联合攻击。
但事实上,各诸侯国都希望楚庄王把周王朝覆灭,那样的话,他们就不用背锅了,再加上楚国的势力太大,盟友太多,齐国和晋国都不会因为周王室而与楚国同归于尽,所以楚庄王的问鼎之事,就是一个错误!
按照历史上的记载,楚庄王当时有能力对付三国,所以出兵讨伐三国,可是战争结束后,楚庄王还是遵从了臣子的意见,给了三国一条生路。
看似楚国有几分仁义之名,但从现实情况来看,却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1,在乱世中积累实力
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各地的诸侯国,都在想方设法的占领更多的领土、更多的人口,这样的话,他们的势力就会变得更加强大,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称霸世界!
土地面积大,可以种植更多的生活必需品,特别是粮食等,是战争的必需品;人口越多,越能培养出更多的精锐军队,因为最终的结果,还是要看士兵们!
所以,楚庄王明明可以轻易的覆灭郑国和其它三国,但他却放弃了,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最好的办法就是保存自己的力量。
或许这样做会让人伤心,但这是一种悲天悯人的观点,楚庄王认为,如果能提升自己的国力,那就是最好的选择,可楚庄王却选择了放弃,这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2,仁义之名,在那个时代,不过是一种虚幻的存在
楚庄王放弃剿灭三国的主要理由之一,就是觉得可以“饶了三国”,博取仁义之名,但楚庄王本身就不是什么善男信女,要不然也不会对郑国和陈国发动进攻,更不会违背宋襄公的诺言。
最关键的是,春秋战国时代,周礼已经崩溃,几乎所有的诸侯都放弃了对仁义的追求。事实上,很多国家都在打着“仁义”的幌子,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而不是一个真正的仁君。
比如宋襄公假借仁义之名,想要一统天下,结果楚庄王违背了宋襄公的诺言,亲自率军掳走了宋襄公,本来可以利用宋襄公的力量达到目的,却被鲁国的人给放走了!
很显然,在春秋时代,所有的国家都是以利益为重,而不是仁慈!所以,以楚国长期发展的眼光来看,现在就是消灭三国的好时候,不能因为郑国,陈国,宋国而犯下错误的决定!
比如秦国,从来不讲仁义,只讲一统天下,从长远来看,一统天下,可以减少百姓的伤亡,这也是一位帝王最大的仁慈。因此,楚庄王“放过”三国,其实是他在外交上的一个巨大错误!
1,楚国胜出
两唐之战,又名楚国之战,乃是楚国一次重要的对外战争,从此,楚国成为了一方霸主。春秋时代的霸主,要么是口齿伶俐,要么就是自己发展,然后四处征战,在楚国成为最大的威胁的时候,晋国也是如此。
楚庄王登基十七年,楚庄王率领楚国军队进攻晋国,但这场战争的首要对象却是晋国的郑国,楚庄王想用打击郑国来逼迫晋国采取行动;
但当晋国抽空去支援郑国的时候,楚国已经击败了郑国,郑国也被武力征服了,所以楚国才没有被攻破,这一次,郑国没有被灭,就是一个错误!
2,这一次的失误,根本不是问题
首先,是选错了撤军;晋国军队抵达后,楚庄王的大臣孙叔敖等大臣纷纷建议,郑国投降,不再与晋国开战,但孙叔敖等人却是异想天开,就算楚庄王不愿意,晋国也未必愿意!
但楚庄王因为相信孙叔敖,所以决定撤军,而楚国的将领却认为,必须立刻出兵,特别是以武举为首的将军,他准确地判断出,晋国内部有一种信任危机,如果楚国军队攻打晋国,那么晋国的信心就会被彻底摧毁,这将会是楚国制衡的利器!
其次,选错了轻率的派兵;楚庄王思前想后,决定出兵,结果楚庄王恼羞成怒,率军追杀,要不是楚军及时赶来,楚庄王说不定已经被晋国俘虏了!
不过,这两次的失败,都是小事,楚国大获全胜,成为了春秋一方的霸主!
会哥说历史结语总之,楚庄王是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的很多错误都反映了他只是一个普通人,他把自己的想法看得很高,比如放走一个被他击败的国家,只会让楚国陷入更大的麻烦之中!
楚庄王的所作所为,或多或少都会对楚国未来的统治者产生一定的影响,楚国作为战国时代的霸主,曾经有过一统天下的实力,但都没有成功!
但这一切都是因为种种原因,并非楚庄王的坚持,而是因为他的错误,楚庄王的统治是一件好事,但从现在的角度来看,他犯了太多的错误!总之,楚庄王在位20多年,为楚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是一代明君!
马后炮谁都会放
发展空间
重大历史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