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小米SU7高速碰撞爆燃事故致3人遇难被曝光后,遇难者之一也是驾驶员的罗某母亲张洁(化名)最新发声!
1罗某是武汉某高校学生,这辆小米SU7标准版是罗某男友买的,车主是她男友,不过男友长期在深圳,车辆都是罗某开。

张洁说,女儿非常相信智驾,这在之前一起出行时,从深圳开往武汉,1000多公里的路程,罗某多次使用智驾,她说非常好用、省心,还建议妈妈也一起用。
可张洁作为中老年人,始终不太放心,她认为智能驾驶还不太成熟,还是要自己开,“以后她一定会后悔”。可女儿不同意她的观点,还列举了一堆数据来佐证自己的想法。
没想到一语成谶,张洁也陷入了深深的后悔之中。
3月29日,罗某、同学李某与另一所学校朋友霍某,她们结伴出发安徽池州参加某岗位的事业编制考试。
张洁问她怎么过去?罗某说,坐高铁,已经上高铁了,哈哈。
张洁这才放下心来,可没想到,她们根本没坐高铁,如果开车的话,张洁一定坚持自己来开。
罗某瞒着母亲说自己坐高铁,原因可能是希望自己和朋友们有一个空间,另外也是非常相信自己的驾驶技术和智能驾驶,想要体验一番。
但是,罗某忽略了晚上高速驾驶的难度,以及智能驾驶的不稳定性和不成熟。
悲剧还是发生了。

根据小米公司的通告,因为高速公路修路,导致车道改道,需要逆向行驶。对于智能驾驶系统来说,它仅仅是个辅助,没有办法操控这样的路况,于是退出驾驶,要求人工接管。
原本智能驾驶系统以116km/h速度行驶,现在退了出来,可短短的2秒钟,又是晚上,罗某可能根本没有反应过来,一是路况突发的变化,二是系统退出,紧急慌乱之下,最终车辆还是以97km/时的速度撞向护栏。

副驾驶位是李某、后座霍某,三人无一幸免,遭受了巨大的碰撞。
车辆起火,而后,三人是陷入受伤昏迷的状态还是车门上锁无法打开还有待调查。
第一时间,小米车主也就是罗某男友接到了电话,然而开车的不是他。
罗某、李某当场死亡,霍某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参与急救的医院也称,等他们赶到,前排两人“烧没了”。
3个花季少女,就这么死于一场车祸,令人唏嘘。
罗某男友第一时间联系张洁,他们从武汉出发赶往出事的铜陵市。张洁这才知道,原来她们没有坐高铁,而是开车。
张洁还认为,小米智驾对这起事故有无法摆脱的责任。张洁说,希望与小米公司正面接触,但是目前都还没有联系。
但是小米方面说已经和家属联系上了。
2网友评论:
“小米营销不错,但质量要经得住时间检验。
不仅是小米,所有智驾都一样。
这不仅仅是智驾的问题,这个车提速快而且刹不住这是事实,制动距离太长了。而且这个车的智驾简直就是胡闹,高速都没法用的智驾还能叫智驾?不如取消算了。
一百多迈的速度谁来短时间都刹不住啊,明显是司机太年轻没经验的事被你说成这样,也是没谁了。
小米的舆论引导还是厉害,成功将车辆的安全问题转移到全行业的智驾问题,然后自己从这场事故中全身而退。
现在的只是辅助啊,你把它当全自主肯定会出事啊,你不管谁家产品都做不到,而且这是高速施工封堵,本来就是意外情况,驾驶员没有及时发现肯定是过度相信智驾分心了啊,而且标准版只有视觉辅助,没有雷达,在116的速度下感知本来就不怎么好,max有雷达但你嫌贵不买啊,自己选了低配却要求高要求,出事就说质量问题,人家硬件没有出现故障的啊,你说质量问题你得证明什么地方异常导致事故发生吧,不是嘴一张就是质量问题。
开车不握着方向盘,那为啥还要考驾照,智能辅助驾驶,也只是辅助,人才是主导。
开新能源车一定要认真学习用户手册,要有敬畏之心。

小米开启NOA智驾是要强制学习和考试的,但是这车是她男朋友的,那就不清楚是不是借的男朋友账号有没有学习。
开什么车都应该要认真学习用户手册,注意小心开车,因为生命没有第二次。
又说不能相信智驾,又说让智驾承担责任……
老司机正常不会完全相信智驾的,只有没开过车和不是太懂车的。
确实,开了十几年车了,只有方向盘在自己手里才放心。
虽然特斯拉开着很恶心,想吐,但安全方面真的是没得说,几个事故都是车毁人没事。
扯淡呢,特斯拉出事故死人多了去了,什么舔美滤镜。
晚上一百多的速度,而且是借道到对方逆向车道的施工路段,有点太快了吧?买的是标准版不带激光雷达版本,踩刹车接管以后还打了22度的方向,不知道当时具体情况究竟如何。
在高速这也算快?难道高速上都要和某些车一样龟速行驶?

晚上还指望智驾,在想什么呢,人都看不清路线。
我就不敢用太智能的、我觉得智能的毕竟是智能的、遇到事情的时候还是人脑好用。人脑不能太依赖智能、时刻要保持警惕。
要立法规定不能过度宣传辅助驾驶,辅助驾驶就辅助驾驶,手必须放在方向盘上。特斯拉有宣传开车可以睡觉吗。
不一定是车门锁死的问题,以这个速度撞了,能不能睁开眼睛打开门都是问题,估计前排两个还没等到起火人就没了。
我相信销售在卖的时候可不是按照说明书里这么说的,而且各种诱导,让人觉得我们这智驾就是牛逼,已经是L3级别的存在!!!我去看华为的车的时候,销售就是这么有意无意的在透漏这个意思只有你主动严肃的去问他,他们才会说实话,然后又会说但是我们这个怎么怎么样!完全不怕消费者用智驾死路上,因为他们只是为了挣钱,可不会管消费者死活。

智驾是车企得营销手段,更是销售员销售的卖点,必然有过渡营销和过渡推销的话术,尤其是不明事的人,容易被误导,企业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是为什么碰撞要烧起来 这个问题要回答。
一百公里速度撞上去,啥电池不炸。
这就是盲目相信营销的后果。
事实好像是在修路,借对向车道单边行驶,车主已经在进入逆向路段前完全接管了,晚上这种逆向单边行驶路况最后还97码撞的,还是驾驶员太年轻驾驶经验不足(抖音刷到的不代表个人见解)。
所以,没出事的时候智驾各种牛逼,车位到车位,yyds。出事了,各种推脱,不能盲目,接管时间不对,操作失误等等,合着用智驾比考A照都难,那还智个毛线呀。

22点36分发出脱手预警提示,随后驾驶员手握了方向盘,后面没有发出脱手提示了,所以不是车主的问题。22点44分24秒,智驾提示前方有障碍,车辆没有自动紧急转向,也没有提前发现前方有障碍。所以在一秒后就撞了,总得来说是智驾的问题,太晚发现路障了,1秒时间根本反应不过来。Su7标准版没有激光雷达,所以对前方的判断没有太及时。车主太慌张了最后猛打了方向盘。
还是那句话:要肯定的是驾驶人才是驾驶过程的第一责任人,也是自己生命的安全责任人。 再智能的驾驶系统也不过是辅助。 当然,如果事故无关驾驶问题,那汽车生产商的责任就要被追究了。

看照片是连激光雷达都没有的低配智驾,高配有激光雷达都有可能失误,更何况……
哎,虽然逝者为大,但也是给广大群众问题个醒,真的不要盲目信任智能产品,更何况这还是在高速上,真的是拿命去信了。
就是个纯电动车,这么多人喜欢。一辈子能省多少钱?说技术不成熟,就是有人不信。这世界上哪有百分百的安全。
难以理解,现在卖车都不是以安全为卖点了,吹嘘的都是些花里胡哨的功能,起步快,加速快,时速最高达到多少,这跟普通人开车有多大关系呢?又不是专业开赛车!年轻人沉不住气,把辅助功能当自动功能,把加速当刺激,真的是很危险!

有的人太相信科技,拿辅助当主角。这不是开始,也不是结束。以后还会有的,他们笃信这些科技不会有失误,不会死机。不会延迟。唯独不相信自己会判断和处置的更好。”
3这起事故令人深思,发生了好几天,才被各大媒体披露。小米公司股价下跌,说明了事故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智驾系统真的安全吗?
其实不管是小米公司还是别的公司,虽然在发布会上宣称怎么开都没事,从车位到车位,但在用户手册中,都会提到,“驾驶员需始终保持对车辆的控制”“系统无法替代人类判断,事故责任由驾驶员承担”等。只不过很多车主会去看发布会,但是不会仔细研究厚厚的用户手册。

其实技术的进步是好事,但不能完全依赖于智能驾驶。智能驾驶全称是辅助驾驶系统,还没有达到完全不需要人操作的地步。
这起事故教训深刻,3个女孩用生命给大家提了个醒:
不能完全依赖于智驾系统。在正常、简单的路上,智驾系统可以完全操控车辆,但是一旦遇到复杂路况,它就会退出,车主需要保持高度专注,如果做不到,那么别用。不要老想着怎么装饰车辆,而是要提前了解车辆各项性能,比如碰撞后怎么解锁,这些才是救命的。
晚上高速开车需谨慎。高速其实并不是那么好开的,尤其到了晚上,车速快,甚至有些高速就趁着晚上车少进行维修保养,道路变窄,如果对自己驾驶技术存疑的,不要盲目自信,选择让老司机开或者选择别的交通工具。
保持对事情的判断力。根据罗某男友所说,他们都是小米粉丝,买了小米SU7也是很喜欢,但是不管是不是粉丝,面对网上和车企的各种宣传,要有自己的判断,不能一味相信甚至跟从,而是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