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大如年”,说明着冬至在古代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农作物成熟后的冬季,这个节气的意义就尤为重要。
关于冬至,其实有一个讲究,那就是根据冬至当天的具体天气来推算明年春节期间的气候情况。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冬至是个什么节气?
它在古代又有着怎样的重要性?
民间流传着什么样的谚语?
冬至的具体时间。冬至这个节气是怎么来的?
它记录的又是什么呢?
在北半球,一年中的每一天都在不停旋转着,就好像一个巨大的陀螺。
24个节气正是由此来的,作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指南针,春分时昼夜平分,秋分时白昼变短,转而冬至到来时,夜晚逐渐变得悠长,这一段时期就是最黑暗的时候。
至于冬至什么时候呢,大致是在每年的12月21-23日这几天之间。
为什么这样说呢?
因为天文气象是变化不定的,因此准确来说,形成冬至现象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时间,相对于中国这个地方来说,因为西方传来天文知识,因此在计算中就由此得出上面的说法。
古代人认为,在这一天,太阳似乎熬不过了,几缕光线依然能够直射北回归线,这也是一年中温暖的分界线,因此冬至之后,天气会急剧转冷。
因为冬至本意就是指,一个季节开始转折的时候,由于我国地理位置不错,因此能够分南北两区。
自古有云:“北国多雪,南国常寒。”
这就体现了南北之间不同的气候情况,有些地方可能十冬腊月都会见不到雪,而有些地方则白雪皑皑,非常的瑞雪兆丰年。
也许是因为古人对于天文知识的渴求和探索,所以产生很多与天气相关的民谚,从而总结出:早冬至暖洋洋,晚冬至凉飕飕。
“早冬至暖洋洋,晚冬至凉飕飕”这句民谚是什么意思呢?
其实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在冬至来的比较早的时候,天气比较温暖,而冬至来的比较晚的时候,天气就会比较寒冷。
这就说明了有些地方四季比较分明,比如东北和内蒙等地,因为他们的纬度比较高,从而影响到了气候,对应着自然规律,冬季白昼短夜晚长,这里更加明显。
最明显的就是太阳升起,作为规律影响的产物,越往北部地区越难见到太阳升起来。
相反,靠近赤道附近的地方,就算是冬季,白昼依然长着,并且热辣辣的,非常热。
所以因为季节规律所影响的纬度带也有相应的名字,这个地方叫做温带,这是因为其所在纬度位置不会温也不会寒。
在这一带地区四季变化非常明显,因此根据自然规律也就知道了当地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就是夏至,而一年中最冷的时候就是冬至。
不仅如此,当做名称习惯了以后,也就将自然规律上总结出来的规律变成民谚使用,就会出现我们前面说到的那句民谚。
前面提到的“早冬至暖洋洋”,其实就来源于农历的上旬和下旬这个划分称呼。
上旬指的是初一到十,而下旬指的是11到30。
由于冬天不是一个适合耕田种地的季节,因此有一些农民会选择回家待着,于是农历的下旬指代了冬季最后的一些日子,就和十二月份重合,而初一到十则是十一月份。
由于一月份不单单只有30天,还有31天,因此也是对这句民谚产生了一定影响:早冬至暖洋洋,其实还应该有“早腊月,暖洋洋”这一句才对称。
这两句民谚是怎么来的意自是不必多说,大家都能明白个中的意思,因为冬天来的早或者晚决定了寒冷程度不同。
以前人们温饱都成为问题,本生就没有空余精力去考虑那些,因此都选择凭着经验过活。
这些总结下来的经验更多是来自自然,只要保持敬畏,自然也不会害人。
但是从某一个晚冬至开始以后,人们便发现了其任然有效,还有一些细节更能反映天气变化。
例如:“晚上兜不开白天忙。”
这是说如果入夜后云彩由多渐少,那么第二天就可以忙碌起来,只要太阳出来了,没有云遮掩,就能感受到它发出的热量。
反之也一样,所以这个也是人们总结出来的一种识天的方法。
古人与自然赛跑。古人非常崇尚自然,甚至将山水和日月当做精神寄托,这在《楚辞》中有着非常明确的记载。
根据自然而生的发展是古人对于自然最深刻更精致的一种使用方式。
生活在自然中的他们特别观察日月星辰,它们微乎其微,却用尽全身力量不求回报,从而影响着大自然运行规则。
千百年来,他们根据这些大神一样的存在来推算天气,有时候准确率也非常高。
例如我国东南部地区,有以下几句描述天气民谚。
“晨雾来时晚起早。”
“日头弯腰雨进屋。”
“蜻蜓立在水面飞。”
你还知道那几句?
它们相信根据这些组成的方法,看到了这些情况以后就能基本下雨,如果遇到晴天,那也肯定有不好的天要来了。
其实这些都是古人的生存智慧,也是他们与大自然赛跑留下的印记。
古人与自然赛跑大致同样适用于后世,但是随着科技越来越丰富,人们更多依赖科技,也忘却了曾经和自然和睦相处的方法,他们开始逐步改变着自然给出警告。
对于未来来说,人们应该做点什么,传承传统思想和方法,让古人的智慧结合现代发展,从而发展出更多好东西吧!
当我们再去看那些年年降雪一致很大的晚冬至后,不可避免会想它们在提醒着什么,那就是适应变化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