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为志愿填报提供了重要参考。该意见明确指出,未来产业的发展将重点面向未来信息、未来健康、未来制造、未来能源、未来材料、未来空间等六大领域,旨在打造未来产业策源高地。以部分领域为例,一起来看。
未来能源领域: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未来能源:聚焦核能、核聚变、氢能、生物质能等重点领域,打造“采集-存储-运输-应用”全链条的未来能源装备体系。研发新型晶硅太阳能电池、薄膜太阳能电池等高效太阳能电池及相关电子专用设备,加快发展新型储能,推动能源电子产业融合升级。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深入人心的背景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作为连接未来能源体系与环境保护的桥梁,其重要性不言而喻。面对传统能源的枯竭危机和环境污染,新能源以清洁、可再生的特性,成为推动全球能源转型的关键力量。
同时,《“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印发,不仅为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更为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该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直接反映出国家层面对新能源领域的高度重视。在国家政策的强力推动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方面,随着科技的进步,新能源技术将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另一方面,社会对新能源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无论是国家层面的战略规划,还是企业层面的技术创新,都需要专业人才作为支撑。
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家新能源相关的各类大、中型企业,从事与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新能源开发、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工作,也可在学校、科研院所等单位进行相关方面的教学、工程设计等工作。
未来信息领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
未来信息:推动下一代移动通信、卫星互联网、量子信息等技术产业化应用,加快量子、光子等计算技术创新突破,加速类脑智能、群体智能、大模型等深度赋能,加速培育智能产业。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作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专业和国家战略需求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紧缺人才专业,其重要性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与产业转型的背景下尤为突出。专业不仅紧密关联着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这一核心领域,更是电子制造业的基石和国家重点发展的核心行业之一。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从日常生活中必备的智能手机、计算机等电子产品,再到汽车电子、航空航天等高端制造领域,都离不开微电子技术的支持。此外,政府的政策支持也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例如《新时期促进集成电路产业和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明确表达了国家对这一领域的重视和支持。
然而,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作为一门前沿学科,对学生的物理基础、学习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但这正是其专业性强、技术含量高的体现。不过,正是这样的严格要求和培养使得毕业生能够实现“一技在手,工作不愁”。
未来健康领域:生物育种科学
未来健康:加快细胞和基因技术、合成生物、生物育种等前沿技术产业化,推动5G/6G、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技术赋能新型医疗服务,研发融合数字孪生、脑机交互等先进技术的高端医疗装备和健康用品。
在现代社会中,粮食已从生活物资上升为国家战略性物资。在这背景下,提升农作物产量不仅是满足人民食物需求的关键,更是维护国家经济稳定、社会和谐乃至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而种子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农作物的生长潜力、产量等,因此,选育并推广“好种子”,对于促进农业增效等方面有着巨大推动作用。
2024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贯彻“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加速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指导意见》中,明确:“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因此,专业前景广阔。
在社会经济增长、食品消费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人们对食品质量、营养及安全性的追求不断提升。而生物育种科学,作为现代农业科技的尖端领域,正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解决这一挑战的关键。通过深入研究,该专业能够培育出更加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新品种,为农业生产提供强有力的支撑。目前,开设该专业的院校仅十余所,院校数量相对较少,为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创造了有利的竞争环境。同时,由于专业的稀缺性,毕业生在农学领域有着较高的竞争力。总体而言,生物育种科学专业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