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要明白,真正的独立,最重要的其实是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包括男人。如果只是一味地摆出一副高不可攀的模样,不仅没有实质的价值意义,更会令人觉得你孤独的可怜。
万物虽不为我所有,但万物皆为我所用“是真正强大的女人才能达到的境界和能力,而不是表现出一副“谁都不依赖”的样子给旁人看。
换句话说,越是表现出谁都不需要自立的女人,婚姻越难幸福,感情路也注定坎坷,因为往往这样的女性,会持续在和男人较量。
很难得到期待的保护和宠爱,依赖未必就是无能,也可以是技巧和手段,不得不说,大多数男人的“软骨病”都是女人的温柔和策略调教出来的,并不是他们与生俱来的天性。
其次,令女人产生不安,逼迫自己强大的根源,一是感情经历,二是原生家庭。
遭遇过渣男,很难再轻信人性和感情,原生态家庭的不睦,以及鸡血式教育,也就让女人习惯性本能逼迫自己不能示弱。
放低期待。
很多已婚女性会陷入这样的误区,我嫁给你,你就要一辈子对我好,最好能把我像古董一样,细心保存,妥善安放,免我苦,免我累,免我四下流离,免我无枝可依。
这样想,虽然没错,但未免太不了解人性。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其实都是趋利避害的动物。他不能因为娶了你,因为爱你,就要一辈子做你的奴仆。
没有这个道理啊?所以,聪明的女人,不会对婚姻有过高的期待,不过是两个陌生人因为爱情,走在一起,组成家庭,互相帮助,互相搀扶着度过风风雨雨。
仅此而已,没有人会成为你永远的避风港,他是人,不是神。所以不要把伴侣想的多么伟大,他也有脆弱和焦虑的时候,他可能在特殊的时候,还需要你扛起这个家。
夫妻不是大难临头各自飞,而是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不离不弃,生死相依。能做到此,无疑就是真爱了。
永远记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味的要求他对你好的同时,先想想自己为他做了多少?人与人之间相处,真心换真心。
我们周围的朋友,尤其是女性朋友,有太多人为爱受苦,为关系所困。
我们不妨把关系层看作一层层的圈,从外往里看,最里面的圆心是什么?有的人说是孩子,有的人说是伴侣,有的人说是父母。
中国女性是心理负重的人群,我常说,我们中国女性最爱做的一件事是牺牲自己。
恋爱时,以男友为中心;结婚后,以孩子为中心;孩子大了,又抚养孩子的孩子。
匆匆一生,都在为别人活着。一味地牺牲,完全地付出,不代表可以拥抱幸福。一个人的火力不管再怎样足,也会慢慢枯竭,所以很多人走着走着就枯萎了、凋零了,满腹委屈,一生所求,不得所报,充满了抱怨。
婚姻、亲子关系出现裂痕,最大的根源是关系的顺序不对。我把关系做了一个梳理,把它称为“幸福圆图”。如下:我们和所有人的关系的核心(圆心)应该是自己,也只能是自己。
如果一个人不爱自己,那么试问,他怎么有饱满的、持续的爱,照耀温暖周围的人呢?圆心是自己,贴近的第二层是伴侣。
家庭中,夫妻关系应该大于亲子关系。中国式的家庭,往往把孩子当成重心,这也是很多家庭问题的源头。
如果把家庭看作一个平衡木,太多的爱堆积在孩子这一边,夫妻之间的交流与扶持,反而一再忽视了。
男人怨女人不再温柔,女人恨男人不再体贴,互相诘责,婚姻的火锅没了新鲜的食材,没了浓郁的料汤,只剩下争吵与抱怨,这是许多伴侣的困境,根源就在我们忘记了彼此,忘记了自己想要什么,焦虑之下,把所有的关爱押宝在孩子身上。
关注自我,是生命本质的一部分,是真实的人性。
独立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是一种极为奢侈而珍贵的东西。
独立有三种层次:生活独立、经济独立、精神独立。
生活独立,决定了你在面对问题有没有选择权,能不能做自己的主;经济独立,决定了你能否活得有底气,而不必依附他人,像衣裳似的被试来试去,随手可弃;精神独立,决定了你是否有更高的眼界,去追求更好的人生。
把人生变成多选题,而不是一条路走到黑了,还傻傻地觉得日子不错。
海明威说:“如果你足够幸运,年轻时候在巴黎居住过,那么此后无论你到哪里,巴黎都将一直跟着你。”
所以,最后,愿每位女性都能活得漂亮、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