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古开天地”背后的文化密码

圣旨翻译官 2025-03-24 21:36:43

童年的夏夜,搬个小板凳,坐在梧桐树下。伴着繁星点点,等待爷爷从田里收工回来,稍事休息后,捋着胡须,给我讲那些远古的故事——当时,这是我每天最值得沉醉的惦念,乃至现在也仍是我常常忆起的幸福时光。

那些故事中,留下印象最深的,要数“盘古开天地”了:

在最早的时候,天地还没有分开,整个宇宙混沌一片,哪里都是黑漆漆的,而且连一点声音都没有,寂静得可怕。

可是,不曾想,一位巨人,竟然在这无尽的虚寂中,悄然诞生了。他,被后人称为“盘古”。

沉睡中的盘古

盘古在混沌中不知沉睡了多少万年,直到有一天,他突然醒来,感到四周非常压抑,将他束缚得像窒息一样难受。他有些愤怒,便伸开双臂,用力一推,天地间顿时响起震耳欲聋的轰鸣声,这无边无际的混沌被撕裂了。然后,清气渐渐上升形成了天,而浊气呢?渐渐下沉形成了地……

盘古醒来

盘古担心天地会再次合在一起,便挺直身躯,屹立在天地之间,以手托天,以脚踏地,竭力维持着天地的分离。天每日升高一丈,地每日增厚一丈,盘古的身躯也随之增长。

开天辟地

当天地之间有九万里之远的时候,盘古终于耗尽了他生命的最后一点能量。他轰然倒下了,骨骼化为了山川,肌肉化为了泥土,血液化为了江河,汗水化为了云雨,呼吸化为了雷电……而他的双眼呢?化为了太阳和月亮!

化为天地万物

盘古死了,可他用他的身躯与力量,创造了天地万物,赋予了世界生机与活力……

大美乾坤

那时候,听完这个故事,我呆呆地愣了半天,深深地为盘古的死去而惋惜——虽然还不知道“死”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当然,现在也不敢说能真正弄清楚。

如今已过“而立”之年的我,在这个“无人驾驶”技术已经成熟、机器人快要“代替”人类,大家早已确认月亮上没有广寒宫、也没有美女嫦娥的时代,仍然选择给孩子们讲了这个故事——而且不只一次讲起,很多孩子听过之后还想再听。

有人不理解这是为什么,其实,“盘古开天地”的背后,深藏着鲜为人知的文化密码:

首先,盘古“勇创新天地”的精神,是人类永远不可或缺的。盘古为开天辟地奋斗终身,后世的我们也都在为改善生活、改良环境、改变命运而持续拼搏。可是,我们的下一代,还有多少孩子能展示出这种精神呢?我们在子女教育中,对于“故事力”的正确运用,该作何反思呢?

其二、人,不只是为自己而活的。往小了说,至少还有兄弟姐妹、爸妈亲人;往大了说,还应看到家国天下、同胞同类。这不是“空洞的概念”,而是真真切切的现实。“盘古倒下了,可他把这个美好的世界、无尽的光明带给了我们”,这是北京市东城区一位小朋友,在听完《开天辟地》的故事后,发自内心的感慨。

美好人间

第三、相对于其它宇宙起源学说来说,“盘古开天地”也有它不可代替的高明之处——既然宇宙是无边无际、无始无终的,谁能真正指出它的起点呢?既然这样,融入文化的寓意,启迪孩子良善的心扉,不是更为恰切吗?

另外,孩子们若能从这么简单的一个故事中,得到一点思维的灵光,那对于以后逐渐领悟中华文化中“无极”“太极”“天人合一”等高维理念,也会大有裨益。

这些,是我想说的。不过,“盘古开天地”背后的文化密码远不止这几点。相信您一定也有自己的感悟,何不一起交流一下呢?(评论区已煮茶以待)

然而,此刻,我又深深地想起了我的爷爷!

故乡的梧桐,应该还在吗?小板凳,还在不在堂屋里呢?月光,应该还是那样皎洁吧……

3 阅读:108
评论列表
  • 2025-03-26 10:10

    盘古是一个种族,而不是一个人。昨天晚上看了一个视频半夜惊醒,三个小灰人绑架了一个女人。先让女人看到一个大爆炸。然后对女人说。我要在你脑里植入一个芯片。小灰人对女人说。不要怕。你们终究会变成我们。旁边还有一个高大的女人。说她们非常古老。你们终究会变成我们这句话的含义是。经过核爆的人类会藏到地下躲避核污染,长时间的核污染和不见阳光会变成小灰人一样。太可怕了。

    庞永旭 回复:
    应该在太平洋上沉入海底的盘古大陆的人有很多的种族。黄种人和太平洋上岛上的原始种族都是。领袖叫盘古。也就是盘古族了
    给我跪下磕头 回复: 庞永旭
    你是不是看了我和僵尸有个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