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的暮鼓刚刚敲过三更,一道玄色身影掠过朱雀门飞檐。月光照亮那张靛青面孔,虬髯间悬着的赤金铃铛发出细碎声响。钟馗左手握着的判官笔在虚空中划出朱砂符咒,右手青锋剑已然刺穿正在吞噬书生精气的画皮鬼。
"尔等魑魅,可知此为何物?"他抖开腰间《万鬼图鉴》,被钉在剑尖的妖物顿时化作一缕青烟没入书页。自开元二十三年唐玄宗赐下这卷天书,这位游走阴阳的判官已镇压三千七百恶鬼。
武周年间,终南山下的钟家庄,有个七岁能赋《镇妖赋》的神童。那日村中闹起尸瘟,小钟馗竟用桃木在祠堂门槛刻下二十八宿图,当夜星辉如瀑,疫鬼尽散。乡老们望着星图中浮现的"天师"二字,对着这个面如黑炭的孩童倒头便拜。
开元七年,钟馗终以终南进士身份踏入大明宫。殿试当日,主考官看着试卷上力透纸背的《驱魔十策》,却被那张"铁面虬鬓"骇得朱笔跌落。新科进士名录公示时,"钟馗"二字赫然被墨渍污损——礼部以"貌寝恐惊圣驾"为由除名。
暴雨倾盆的含元殿前,三十三岁的书生撞向蟠龙柱。血水顺着汉白玉阶蜿蜒成符,惊雷劈开殿前百年古柏。当夜值更太监听见风中传来铁链声响,见那具尸体竟自行立起,撕下官袍裹住头颅,向着终南山方向飘然而去。
二、罗刹宝卷五年后的寒食节,唐玄宗自骊山返驾途中突染恶疾。梦中有小鬼盗走玉笛、撕毁奏章,皇帝惊惧间忽见黑面神将破雾而来,生啖小鬼后跪奏:"臣终南进士钟馗,愿为陛下除尽天下妖邪。"晨光熹微时,病痛竟不药而愈。
吴道子奉诏作《钟馗捉鬼图》,当朱砂点睛的刹那,画中人的赤蝠袍无风自动。玄宗将随身玉板指赐作镇纸,却见那青锋剑穗突然缠住板指,在宣纸上拖出血色小篆——"赐臣《万鬼图鉴》,当镇八方邪祟"。自此,大明宫秘藏三百年的罗刹宝卷有了主人。
民间传说愈发离奇:有人见他在中元节驾着纸马巡视鬼门关;商贾们供奉的钟馗画像,每逢朔月便会自动修补裂痕。更奇的是天宝六年,洛阳修业坊地陷现出古墓,棺椁中陪葬的《百鬼夜行图》上,所有恶鬼脖颈皆添了朱砂红叉。
至德二年,睢阳城头血月高悬。被安禄山叛军围困的南霁云,忽见烽火台上多出个负剑身影。"借将军三支箭。"黑面人将箭簇在掌心抹过,破空之声竟引动九天雷暴。翌日叛军帐中发现三具焦尸,心口皆插着刻有"馗"字的桃木箭。
柳宗元在《龙城录》中记载,元和二年他在永州夜读,窗棂突然被阴风掀开。正待提笔记录异象,砚中墨汁自动凝成小人,举着牙牌上书:"夜游神收魍魉三百,钟天师谕:文人慎录幽冥事。"吓得他当即焚毁《捕蛇者说》末章。
绍兴二十年的临安城,暴雨冲垮雷峰塔基。工部官员在地宫发现鎏金铜匣,内置的绢本上,钟馗画像旁题着"待浮屠再起,锁青白双蛇于此"。最令人胆寒的是落款时间——竟是大唐天祐四年。
夜色中的钟馗突然停驻在汴河虹桥,判官笔在《万鬼图鉴》某页反复圈点。泛黄纸页上,本该封印着千年狐妖的位置,赫然浮现出大宋宰相的画像。河面飘来带着腥味的薄雾,隐约传来女子轻笑:"天师可还记得,当年终南山下的白茸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