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继光到底有多厉害?仅用4000兵力,就荡平了为患几十年的倭寇!

我还是喜欢任性的你 2024-12-13 10:47:16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

在明朝的辉煌历史中,有一位将军的名字如同晨曦般闪耀,他就是戚继光。

戚继光不仅是一位军事天才,更是一位改革家,他以区区四千兵力,荡平了为患几十年的倭寇,成为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者的英雄。

但戚继光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他的成长之路充满了艰辛与智慧。

戚继光出生在一个显赫的军事世家。

他的先祖戚祥曾是朱元璋的得力干将,随蓝玉、傅友德远征云南,战死沙场,为大明的版图扩张立下了汗马功劳。

戚祥的忠诚和勇敢得到了朱元璋的高度认可,因此,戚家世袭罔替,成为了登州卫指挥佥事。

这个职位相当于现代军队中的大校军衔,负责师级参谋的工作。

戚继光自小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荣誉的家庭中,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骄纵,相反,他从小就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天赋。

戚继光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尽管家境显赫,但他的童年并不富裕。

他的父亲戚景通是一位正直的官员,宁可自己和家人过着清贫的生活,也不愿贪污受贿。

这种高尚的品德对戚继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也让他在童年时期经历了许多困苦。

戚继光小时候因为家境贫寒,甚至因为没钱坐马车而被迫辍学在家。

但这些经历并没有磨灭他的斗志,反而让他更加坚定了成为一名优秀将领的决心。

嘉靖二十三年,年仅十七岁的戚继光被派往山东登州,接替父亲的职务。

初到任时,他满怀激情,希望能够在这片土地上有所作为。

现实却给了他重重打击。

当时的山东军队长期无战事,士兵们变得懒散、懈怠,甚至出现了严重的腐败现象。

戚继光试图整顿军队,但面对这些老兵油子,他几乎束手无策。

士兵们在训练时懒洋洋地伸着懒腰,慢慢地移动脚步,根本无法形成有效的战斗力。

戚继光意识到,要想改变现状,仅仅依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

在山东的几年里,戚继光深刻认识到了明朝军队的现状。

部队的腐败、军官的无能,让他感到无比的无奈。

但他并没有放弃,而是默默地观察、学习,寻找改变现状的方法。

他深知,要想组建一支强大的军队,必须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明朝的官场复杂多变,要想获取资金并不容易。

戚继光灵活应对,学会了如何在官场上左右逢源,争取更多的资源。

嘉靖三十四年,戚继光被调往浙江,担任宁绍台参将。

浙江自古以来就是鱼米之乡,气候宜人,物产丰富,人口众多。

在这里,戚继光迎来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不久后,倭寇在沿海地区大肆屠戮平民,无恶不作。

戚继光迅速行动,分析倭寇的进攻特点,制定了详细的作战计划。

他发现倭寇以小部队为主,机动性强,常常避开与明朝军队的正面交锋。

为了歼灭这股倭寇,戚继光提前部署了数倍于敌人的力量。

战斗的过程并不顺利。

在一次战斗中,戚继光的部队突然哗变,士兵们纷纷逃离战场,只留下他一人孤军奋战。

戚继光亲自上阵,拉开弓箭,连射向倭寇的头目,箭无虚发,成功击毙了敌方的小头目。

失去了领导的倭寇顿时乱作一团,戚继光趁机组织部下进行反击,取得了初步的胜利。

但令人意外的是,当部队脱离戚继光的视线后,竟然又掉头回来了。

士兵们表示,对倭寇不能赶尽杀绝,留着他们可以抢夺战利品,还能定期再来抢掠,这样他们就能过上花天酒地的生活。

戚继光听后,不禁感到愤怒和失望。

他意识到,这支军队已经腐朽到了极点,必须彻底改革。

戚继光找到了顶头上司胡宗宪,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他认为,军队的状态必须得到改善,否则无法取得胜利。

更重要的是,必须重新练兵,这茬老兵油子已经无可救药。

胡宗宪虽然对戚继光的想法表示赞同,但并没有立即采取行动。

他深知,军队的改革并非易事,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

戚继光的决心和热情最终打动了胡宗宪,他决定给予戚继光支持,拨给他三千军士进行训练。

戚继光立即着手改革军队。

他制定了一系列严格的训练制度,包括士兵训练时做错动作要打板子,打完了还要继续练;部队内培训各种旗语,反应慢的也要打板子;传授实战武艺,学不好还得打板子;组织实战演练,赢了的有银子,输了的打板子。

这些严苛的制度虽然让士兵们吃了很多苦头,但也让他们逐渐形成了强烈的纪律意识和战斗力。

戚继光还特别注重士兵的思想教育。

他选拔了一批身体素质好、思想品德高的青壮年,给予他们高于其他明朝军队数倍的军饷。

高薪养战,士兵们为了保住这份来之不易的饭碗,训练刻苦,打起仗来悍不畏死。

戚家军的雏形逐渐形成。

在武器装备方面,戚继光进行了大胆的创新。

他借鉴了日本武士刀的特点,改进了戚家军的武器装备。

盾牌、长矛、狼筅等五花八门的武器被广泛使用。

其中,狼筅类似于一棵带有树枝的树干,上面全是铁制的分叉,抽起日本人来非常实用。

此外,他还大规模推广鸳鸯阵。

鸳鸯阵由十一人为一组,倭寇冲锋时,拿狼筅抽他们,狼筅的棍子长,一棍子扫过去,能覆盖一大片区域,倭寇沾上一下,身上便全是细密的小口子。

即使倭寇顶着伤势冲过来,想贴身肉搏,还有盾牌兵站在前排,拿着盾牌来抗倭寇武士刀的第一波攻势。

将倭寇一刀劈砍抗住以后,躲在盾牌兵后面的长枪兵从盾牌之间的缝隙中捅出长矛,这一下子旨在给倭寇放血,专往要害上招呼,捅上了就是一个血窟窿。

宁海前哨站中,鸳鸯阵和这一堆非常规武器大放异彩,戚家军以一人轻伤的代价,收割了倭寇数百条人命。

不仅如此,戚家军还配备了火器,这是那个时代武器装备的天花板。

这些先进的武器装备,使得戚家军在战场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

嘉靖四十年四月底开始,戚家军连战连捷,以四千兵力前后迎战两万倭寇,歼灭五千余人,伤亡不足二十人。

五场小的战役加在一起,史称台州大捷。

这场胜利不仅让皇帝得到了爱民如子的美名,也让戚继光的顶头上司和诸多兵部大佬加官进爵,当地老百姓也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太平生活。

戚继光本人功成名就,自此被载入史册,成为中华民族抗击外来侵略者的代表人物。

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一个字——钱。

钱能打造出战无不胜的戚家军,但没有人愿意从口袋里往外掏钱。

戚继光在搞钱的路上并不比战场拼杀容易。

他不仅要在战场上英勇作战,还要在官场上左右逢源,拉拢关系,争取支持。

随着戚家军的不断发展壮大,戚继光用钱的地方越来越多。

但因为他的顶头上司胡宗宪在政治博弈中失利,最终在狱中上吊而死,戚继光的资金来源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年过三十的戚继光审视自己,给自己的定位是有利用价值的,能搂钱的耙子。

为此,他煞费苦心,最终搭上了张居正这条线,从此有了张居正的支持,他通过各种方式,给张居正输送利益,张居正也合格地充当了他的保护伞,要钱给钱,要粮给粮。

历史的硝烟散去,戚继光的形象依然光辉灿烂。

他不仅是一位军事天才,更是一位改革家。

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克服了重重困难,组建了一支战无不胜的戚家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尽管他在官场上采取了一些非常规的手段,但这些手段都是为了实现更大的目标。

戚继光的身上,既有军人的刚毅,又有政治家的智慧,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真正的英雄,不仅要有高尚的品德,更要有实际的行动力。

大江东去,千古风流,戚继光是别具一格的孤勇者。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面对困难和挑战,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成就一番伟业。

0 阅读: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