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都是当代史,当代编的历史都有局限性。清朝编纂明史,自然会自以为正统,
明朝那些事自然就太黑。李世民、朱棣得位不正,自然会过分描黑对手。
有时候,看到有网友特别喜欢说政委指挥军队打仗。
其实,在战争时期,一支野战军的司令员在打仗方面比政委更重要。
我们经常看到司令员兼政委,没见过政委兼司令员。例如华东野战军陈毅司令员兼政委,西北北野战军彭德怀司令员兼政委,东北野战军林彪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司令员和政委的工作是有明显分工的。当然华东野战军有点特殊,副司令员粟裕负责战役指挥。
“保定军校”的薛岳打不赢“绿林大学”的粟裕。
薛岳在对面阵营中属于“战神”级别的,从长征中追着红军剿,到抗战时期,武汉会战、长沙会战等,痛歼侵略者,是令人敬佩的民族英雄。
不过,解放战争中,他打内战,一开始在华中和山东来势汹汹,势不可挡,直到遇到了粟裕。
粟裕的厉害让大名鼎鼎的薛岳一时想不到,后面鲁南战役、莱芜战役打醒了他,只好和陈诚溜走。
一般人遇到薛岳这样的名将、战神般对手,会陷入巨大麻烦之中,就算诸葛亮那么厉害,遇司马懿后也累出血。
粟裕指挥过中原野战军部队。
双堆集战役前,中野11纵队(即“王张纵队”)一直是粟裕在指挥。
经过在粟裕麾下的锤炼,中野11纵战斗力猛增,虽然在华野是三等主力,但是回娘家中野后,让中野兄弟部队刮目相看,大为赞叹。
粟裕能“七战七捷”,这种水平,有几人可以达到?
粟裕以3万对阵敌人12万,七连胜。就好比给你七手不好的牌,要七局全胜是不是高难度?没几个可以做到。
没真本事的人,偏离事实去吹捧是没有用的。有真本事的人,刻意去黑去掩盖也是没有用的,事实胜于雄辩,人民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七战七捷”也不能否定!粟裕“七战七捷”,但丢了苏中根据地?有网友认为这得不偿失?
其实,这是不计较一城一地的得失,粟裕随后指挥宿北战役、鲁南战役、莱芜战役……胜仗越打越多、越大,每次都歼灭敌人数万有生力量,这证明了粟裕的策略和指挥是正确的。
为最后的胜利,主动暂时放弃一些城池,这没有什么。当时延安也是主动放弃的。
“战役指挥交粟裕负责”,这句话说明,作为一支野战军,战争年代的一支军队,打仗是最为紧迫重要的事情,就好比一家销售型公司的销售业务,而粟裕当时以副司令员负责指挥打仗,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陈老总离开华野去中野后,更是如此。
华东战略区的战果,或者说军事成就,粟裕是主要的,才华横溢,呕心沥血,劳苦功高。
不过,从某个角度来说,再三辞让也是难以服从命令的表现。
粟裕谦让华中军区司令员和华东野战军司令成佳话。不热衷于官位、个人名利,固然可赞,不过,站在工作角度,这样的做法欠妥,不提倡。
为什么呢?组织任命,这是中央深思熟虑和全盘考虑的结果,个人突然不接受不服从命令,再三推辞,这就带来了麻烦,降低了效率,影响了权威,增加了难度,不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