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在《书剑恩仇录》这本书里面曾经写道:情深不寿,强极必辱,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后被言传为情深不寿,慧及必伤。情深不寿这句话说的是在一段感情里,如果太过投入、太过执着,这样的感情往往会很难长久。慧及必伤讲的是一个人如果太聪明,在容易看清人情世故的同时,也会感受到感受到更多的世态炎凉。
情深不寿,慧及必伤这句话在很多的诗人身上都被体现了出来。无论是哪个国家的诗人,大部分都是自己走向了生命的尽头。比如我国的著名诗人海子、三毛等人,还有日本的川端康成,他们都是非常聪明、非常有才华的人,但正是这个让他们放弃了自己的生命。
春天,应该是一个万物复苏,是一个播种的季节。但是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希望的日子里,有一位老人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失望,将煤气罐的管子塞进了自己的嘴巴里面,然后没有和任何人告别的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位老人就是著名的日本诗人——川端康成。
这位日本诗人的文学成就非常高,川端康成在1968年靠他的三部作品成功斩获诺贝尔文学奖,他也因此在日本文学界的地位迅速上升,成为了泰斗级的诗人。但是这位名利双收的大诗人却在四年后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这其中有什么缘由呢?
这位老人在离开这个世界之前并没有留下什么遗书,他曾经说过:“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从这句话里面可以看出,川端康成并不觉得自杀就是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反而是用另一种方式延续着他的生命。
在日本,诗人自杀一直是高频发生的事件,在川端康成这样的大诗人都走向了自杀之路后,整个日本的“自杀事件”也达到了历史最高,许多人纷纷效仿。他们用这种极端的方式和这个世界告别。
其实并不是只有日本的作家选择以自杀终结生命。“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海子选择了卧轨自杀;作品中极具浪漫色彩的作家三毛用丝袜吊颈而死;“黑夜给了我黑色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的朦胧诗派代表诗人先是砍死了妻子,最后自缢于树下......
其实这个世界上自杀的人很多,为什么作家这个职业的人自杀频率如此之高呢?这就要回到最初的那句话了,情深不寿,慧及必伤。一个人究竟是对这个世界有多绝望,才会走向自杀这条道路。
一个人活着需要勇气,死亡也需要勇气。从某种程度来说,死亡比活着更需要勇气。他们离开这个世界以前,心中是多么的虚无、绝望,让他们将死亡作为自己最后的作品。
由姜文、徐静蕾主演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根据犹太作家斯蒂芬·茨威格的同名作品改变的,这位作家最后的结局也是自杀。他生活在二战时期,在法西斯抓捕屠杀犹太人的猖獗下,他不得不过起了东躲西藏的日子。
在被迫漂泊异乡的日子了,斯蒂芬·茨威格的心理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整个人都变得非常矛盾、孤闭,这从他后期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比如《马来狂人》。
在斯蒂芬·茨威格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笔下的人物虽然都非常挣扎,但是却都有一种高傲的品质,这也是他本人的真实反照。后来,他再也不能忍受这种日子,和妻子一块选择了自杀。
这几年有一部特别火的作品叫《人间失格》,他的作者是日本作家太宰治,这是他人生中的最后一部作品。太宰治的出身可谓是无数人都羡慕不及的,他是富贵人家的小儿子,自己有非常聪明,所有他的前期人生可谓是风生水起。
这一切都在他18岁的时候发生了重大改变。太宰治的偶像是芥川龙之介,在这一年他自杀了。在太宰治之后的人生里,一直效仿偶像多次自杀,导致他患了非常严重的精神病,最后也死于自杀。
总结:每个人都想拥有完美的人生,但是大多都不会如意。有的时候,我们没有必要想的太多,想的太多未必是件好事。糊糊涂涂的过下去才是正理,不要对某些事情太过于纠结,圆圆满满是书里才有的结局,有遗憾才是人生常态,我们要学会接受遗憾,才能活的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