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8年,大清王朝风雨飘摇。
这年慈禧73岁,权倾朝野的她,却做了一件让人匪夷所思的事儿——在自个儿生日宴上,居然扮起了观音。
哪曾想寿宴过后没几天,慈禧就病倒了,还偏偏在此时,收到了光绪帝驾崩的噩耗,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本就病重的慈禧雪上加霜。
更诡异的是,慈禧死后,嘴居然没有合拢,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慈禧的政治手腕慈禧刚进宫那会儿,也只是个渴望得到皇帝宠爱的普通女孩,可咸丰帝体弱多病,英年早逝,留下年幼的同治帝,给了慈禧一个走向政治舞台的机会。
慈禧聪明、有手腕,还特别能审时度势,咸丰帝病重期间,她就以“御前听政”的名义,开始参与朝政决策。
等到同治帝登基,她更是顺理成章地以“垂帘听政”的方式,成为大清王朝的实际掌权者。
可是权力之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当时朝堂上还有不少老谋深算的权臣,比如咸丰帝的亲弟弟恭亲王奕訢,还有顾命八大臣之一的肃顺,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慈禧先和恭亲王奕訢一起发动了“辛酉政变”,把顾命八大臣的势力收割一空,至此朝政大权尽在她的掌握之中。
后来又逐渐架空了恭亲王的势力,把权力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成了名副其实的一把手。
慈禧掌权的几十年里,大清帝国内忧外患。
慈禧太后一方面支持曾国藩、李鸿章等人镇压太平天国,平定内乱,另一方面又积极推动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先进技术。
她确实也做了一些“利国利民”的大事,比如收回了被沙俄侵占的新疆伊犁。
可是慈禧骨子里还是个保守派,面对着世界格局的剧变,她始终不愿意放弃封建统治,更不愿意进行彻底的改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清王朝走向了灭亡的深渊。
奢靡寿宴下的暗流1908年是慈禧太后七十三岁大寿,整个紫禁城张灯结彩,锣鼓喧天,那场面要多热闹有多热闹。
这可不是一场简单的生日宴会,而是慈禧太后精心策划的一场“政治秀”。
当时光绪帝病得都快不行了,慈禧太后却大张旗鼓地办寿宴,还假扮成了观音的模样出尽了风头。
慈禧摆出一副“我还能再活五百年”的架势,其实就是向天下人表示自己的身体还好,等光绪一去世,这大清的江山还得她来掌舵。
更让人玩味的是,寿宴还没结束,光绪帝的病情突然恶化,这时候慈禧太后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的决定:立年仅三岁的溥仪为皇太子。
当时溥仪才三岁,说白了皇位是谁坐不重要,重要的是谁在背后垂帘听政。
慈禧太后就是想学当年的孝庄太后,再继续当她的“无冕女皇”,光绪帝就这样在慈禧太后的阴影下郁郁而终了。
弥留之际的挣扎慈禧太后还盘算着继续垂帘听政、掌控江山,可是没多久就病倒了,而且是病来如山倒,怎么也挡不住。
1908年11月15日慈禧太后感觉身体特别不舒服,可她作为执掌大清近半个世纪的女强人,哪能轻易服输?
再说她还没看到小皇帝溥仪长大成人,亲政掌权,怎么能轻易倒下?
所以即使身体已经很不舒服了,慈禧太后依然坚持早起,让宫女们服侍她洗漱、梳妆、打扮。
其实这个做法不只是爱美,更重要的是还要保持住自己一贯的威严形象,不能让人看出她的虚弱,尤其是在这个节骨眼上。
简单地吃了几口早饭后,慈禧太后强撑着病体,开始处理政务。
她要赶在自己彻底倒下之前,把该交代的事情都交代清楚,把该安排的事情都安排妥当。
她颁布了两条遗诏,一条是“女人不可与闻国政”,另一条是“严禁宦官当权”。
实在是让人讽刺,她自己就是个女人,而且还是个把持朝政几十年的女人;且在她的宠信之下,大内总管李莲英早就在朝廷内摄入颇深,其势力盘根错节。
慈禧临死了却留下这么一份遗诏,根本就是自己打自己脸。
处理完政务后,慈禧太后把国家大事托付给了摄政王载沣和隆裕太后。安排好这一切,她仿佛卸下了肩上的重担,整个人都放松了下来。
死后的哀荣骂名慈禧太后终于闭上了她那双洞察了世间百态的眼睛,但是嘴巴却诡异地没有合拢,不知道是不是对自己的权利表示不舍。
可权力、欲望这些东西,生前你抓得再紧,死后也终究是一场空。
操办慈禧太后丧事的是大太监李莲英,这个人是慈禧太后最信任的心腹。他知道老佛爷生前就喜欢那些奢华的首饰,所以在陪葬品上下足了血本。
夜明珠、翡翠西瓜、珊瑚树,那都是小玩意儿,据说连慈禧太后脚底下都踩着一朵硕大的碧玺莲花。
李莲英本以为自己这是对主子的一片忠心,可他千算万算,也没算到,这份“忠心”却给慈禧太后带来了一场弥天大祸。
1928年军阀混战,有个叫孙殿英的军阀,在了解到慈禧太后的陵墓里宝贝无数之后,就动了歪心思。
他带着一帮士兵,直接把慈禧太后的陵墓给盗了。
盗墓的场面简直让人不忍直视,慈禧太后的棺材被撬开,里面的奇珍异宝被洗劫一空,就连她嘴里含着的夜明珠都被抠走了。
据说慈禧太后的尸体当时已经腐烂不堪,被人从棺材里拖出来,扔在地上,任凭风吹日晒,最后连个全骨头都没留下。
结语:从扮观音祈福,到病重之际,还要精心装扮,慈禧对权势的渴望,对死亡的恐惧,在这七天里展现得淋漓尽致。
她机关算尽,却也没能逃脱命运的安排。
光绪之死,诡异的遗言,死后陵寝的被盗,这一切的一切,都为这位传奇太后的人生,画上了一个耐人寻味的句号。
参考资料:中国知网《三海遗事:慈禧太后的“中海扮观音”拍照始末》彭盈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