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刑警》张克寒案已经告一段落了,现在的剧情已经开启了新的案件了,但围绕着张克寒案的讨论声还没有停止,毕竟这在剧里可是用了九集近四分之一的篇幅来完成这一个案件。
张克寒案在剧里跨度了八年的的时间,案件之所以如此难破,主要是张克寒这个人反侦察意识太强,每次作案都是计划周全不留痕迹,再者就是之前犯案的时候刑侦水平受限于当时科技的发展还不够高,另外还有跨地区协作的问题,张克寒流窜于几个城市作案,更难锁定踪迹。
张克寒案一直都是秦川的一个心结,八年追凶终于得破,秦川心里的大石头也落地了,不过张克寒案能告破,离不开每一个为案件奔前走后的警察,尤其是那些奋斗在破案第一线的。
要细分功劳的话,胆大心细的小邓可以说是当仁不让,是他凭借着敏锐的观察力成功锁定了张克寒的行踪,完成了对张克寒的人物刻画,在破案上提供了重要线索。
除了观察力强之外,小邓也是一个对待工作极其认真的人,作为视频组,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查监控,在监控中寻找可疑的地方,每天都要对着电脑看。
为了不错过任何一个细节,附近的眼药水都被视频组给买光了,累了就滴点眼药水缓解一下继续看监控。
然而在一直无法找到可疑人员的时候,往往会不可避免的带来挫败感,在有人质疑监控已经没有线索的时候,小邓依旧是坚守在电脑前时刻盯着,不放过任何可能。
认真负责的态度以及敏锐的观察力,让小邓最终成功发现了张克寒的行踪,而在张克寒案件这个现实原型中,小邓有着两个原型。
其实在剧中,已经凸显出了看监控是一个多么枯燥且困难的工作,为了快速锁定嫌疑人踪迹,直接从警校调来学生,电脑城的硬盘全被买空,里面全都是监控的视频资料,每个人都在时刻盯着监控看。
甚至有一个民警因为长时间的盯着屏幕,过度用眼让眼睛都出现了问题,可见在看监控时有多么大的困难。
另外就是在前面提到的“挫败感”,不停的看监控但却没有任何有用的线索,以至于秦川回去做了个手术,回来后原本看监控的都回去了。
而小邓是从始至终都坚守在岗位上的,其原型之一的匡政文同样如此,在案发之后,匡政文就开始了不停的看监控,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剩下的时间基本都在看监控或者跑现场。
为了节省时间,这个时期匡政文基本都是直接住在警局的,为了早日找到重要线索帮助破案,连家都不敢回。
因为当时科技发展还不够高,那个时候的720p和1080p的高清监控也才刚推出,没有普及起来,大多数监控都还是只能拍摄到非常模糊的画面,这也是为什么难以确定嫌疑人行踪的主要原因。
就是在这种模糊的清晰度的情况下,匡政文和其他看视频的民警不断坚持,最终发现了重要线索,并且是很容易就会被漏掉的线索。
在剧里张克寒很擅长伪装,其原型人物周克华同样如此,外出的时候都会刻意保持一个明显摇晃的步态,这也成为了民警通过监控找他的重要线索。
但是匡政文他们是通过一个毫无伪装的监控视频发现的,在这个视频当中的周克华表现的与民警对其的印象大相径庭,但他们还是敏锐的发现了周克华右脚比左脚快0.2秒这一个细节,成功找到了周克华上过网的网吧,得到了他的照片。
从这里也能看出周克华有多么的狡猾,在犯案的时候会用伪装的姿态骗过民警,但平常出门又会用自己原本的走路习惯,这确实是很难发现的细节。
而匡政文也因此被称为“鹰眼神探”,被看作视频侦查领域的“拓荒人”,不仅仅是在周克华案中发现了重大线索,对全国视频侦查的水平的提高也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而他也在2017年被评选为全国公安百佳刑警。
时刻将案件放在第一位,保卫人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在匡政文身上,可以很好的看到“人民公安为人民”的体现。
小邓的另一个原型刘景杰,同样是在视频侦查方面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线索,在周克华被逮捕之前,刘景杰等警察同样时刻盯着监控,要第一时间找到周克华的行动轨迹,确保抓捕能够顺利完成。
因为要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在案发地周边的监控视频全都需要看,案发周边找不到,就从全城的监控中去找,硬盘直接卖脱销,全都被警方买来存放监控视频了。
海量的视频,最终成功找到了周克华的半张脸,进一步掌握了周克华的行踪,最终成功将其击毙。
《我是刑警》是一个群像剧,在剧中可以看到每一个人物的发光发热,一个案子的告破,少不了每一个参与其中积极破案的警察的功劳,他们都是值得被尊重的人。
另外在周克华案的时候,因为监控的出现,对破案其实已经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了,在《我是刑警》剧中也呈现了上个世纪刑警破案只能靠传统的摸排方式,这就是科技提升带来的刑侦技术的提升。
尤其是如今,监控摄像头已经大量普及,到处都有的监控摄像头再加上全国联网的信息库,刑侦水平再次得到了提高。
这一点其实在去年的电影《三大队》中就有体现,程兵抓了多年的王二勇,只是检验了王二勇的DNA,直接匹配上了成功将其抓捕归案。
写在最后,“任何犯罪必然会留下痕迹”,要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永远不要做出会让自己悔恨终生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