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担好三责,才能算是一个能干的社区书记

彬哲说趣事社会 2025-04-06 10:52:38

最近,应邀参加一个市级社区书记综合能力提升培训班交流。其间,一些社区书记感慨,现在基层环境复杂、上级和居民的要求又高、现有队伍又不太顺手,工作真不好做了。

确实,随着城市化进程加速和社会结构转型,社区治理面临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人口结构多元化、居民需求精细化、治理要求现代化等,对社区书记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基层调研案例,笔者认为,一个能干的社区书记必须牢牢把握“三责”——对岗位负责、对下属负责、对上级负责,方能在新形势下破题攻坚。

对岗位负责,当好社区治理的“总工程师”

社区书记作为“一线指挥官”,需以系统性思维推动治理目标落地,其核心是学会不断提高目标管理、流程优化、创新突破三方面能力。

一是目标管理,要学会从“大而全”转向“小而精”。社区工作千头万绪,尤其临时性的任务比较多,但会干活的社区书记,一般都会把基础目标、规定动作牢牢抓住,就是把当年主要中心工作科学拆解,分别明确每月、每季度的进度值,一步一步的来。并学会运用动态跟踪进度,如通过建立“周例会+月通报”机制,盯紧目标,不至于让中心工作旁落。

二是流程优化,要学会让让制度跑赢矛盾。在现有条件下,优化流程、科学合理安排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如针对居民办事多头跑问题,不少社区梳理出“一窗受理—后台流转—限时办结”标准化流程,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只是要学会把这种优化流程的办法复制到日常工作中,尤其是中心目标任务上。

三是创新突破,学会运用技术赋能治理升级。进入信息时代,尤其是AI技术的繁荣发展,技术赋能是很多单位的新武器。我们可以尝试引入“智慧社区”平台,提高社区对居民诉求的响应速度,从而提升社区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对下属负责,锻造能打硬仗的“先锋队”

社区工作者的战斗力直接决定治理效能。优秀书记需善于用人所长、容错纠错、赋能成长,有意识地、主动积极地带出一支能打硬仗的队伍。

一是精准用人,尽可能地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岗位。如有的某社区书记根据本社区工作者特长,建立“能力档案”,擅长调解的负责矛盾化解,文字功底强的承担宣传,形成“长板效应”。

二是建立容错机制,让创新者轻装上阵。社区工作不是流水线操作,很多工作需要“见事拆招”,社区书记要学会容忍伙伴们在实际工作的一些“小错误”,让大家没有心理负担地去干活。这样,才能形成人人尽心的局面。

三是成长支持,培训是最好的福利。针对同志们的现状,定期开展“政策解读+情景模拟”培训,如主持协调会、AI技术应交流、PPT制作讲座等,持之以恒地培训,形成一种学习的氛围,不断增长大家才干。

对上级负责,做好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有人觉得向上负责是讨好领导,不好意思也不理直气壮。其实这是个误区。社区书记既是执行者也是反馈者,需在政策转化、风险预警、双向沟通中体现担当。

一是主动沟通。不管怎么说,社区是城市治理的重要环节。在实际工作中,社区书记对上级部门和领导不能“老死不相往来”,或者只有出了状况才找领导。而应该将经常性的汇报、交流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而且是非常重要、不能缺少的一部分。

二是全面客观。社区直接联系群众,对各种问题或者苗头的感知应该是最真实的,城市管理恰恰是需要详实的情况为基础。社区书记对上级汇报时,不能报喜不报忧,一定要提供真实、全面的信息。

三是建立信任。社区书记对上级负责,不是单向服从,而是通过扎实的工作构建信任关系。有的人将之理解为“建立感情”,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也未尝不可。这种信任关系,最终会转化为社区的生产力。

负责是能力更是品格。

新时代社区书记的“三责”,本质是系统思维、团队领导、政治素养的综合体现。在治理现代化的赛道上,唯有负好三责,方能从“事务型干部”蜕变为“治理型领军者”。

0 阅读:0

彬哲说趣事社会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