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雅得,一座沙漠中的奢华之都,最近却上演了一出颇具讽刺意味的“和平戏码”。美国前总统特朗普,这位自诩精通“交易艺术”的大师,试图在俄乌冲突中扮演和事佬,结果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就在这家金碧辉煌的酒店里,美俄乌三方代表齐聚一堂,表面上是为了和平而来,实际上更像是一场各怀鬼胎的“三国演义”。
你看,俄乌双方代表全程“宅”在各自房间,压根儿就没碰面。倒是美国代表忙前忙后,像个跑堂的伙计,在两边房间来回传话。这哪里是谈判,分明是大型“你画我猜”现场直播。特朗普的算盘打得噼啪响:先忽悠双方停火一阵子,再慢慢加码,最后皆大欢喜,完美收官。他甚至专门给普京打了90分钟的长途电话,核心思想就一个:大家先别打了,各自的能源设施都歇口气,30天,就30天。
普京呢,表面上欣然同意,心里指不定怎么琢磨呢。毕竟,嘴上答应得痛快,又不花钱。可战场上的事儿,哪是动动嘴皮子就能解决的?特朗普把复杂的战争,想当然地等同于商业谈判,以为像谈生意一样,讨价还价就能搞定。这就好比,头疼医脚,哪儿疼医哪儿,根本没抓住问题的根源。
俄乌冲突,那可是领土、安全、民族尊严等等一大堆复杂问题搅和在一起的乱麻,可不是一拍脑袋就能解开的。更别说双方现在正围绕能源设施玩命儿地“互相伤害”呢。乌克兰打俄罗斯的炼油厂、输油管道,是为了掐断俄军的“粮草”;俄罗斯炸乌克兰的电网、交通枢纽,是为了阻止西方的武器弹药运进去。双方都卯足了劲儿,谁也不肯让步。在这种情况下,停火?那简直是天方夜谭!之前特朗普费了老大劲儿,促成了一份停火协议,结果不到24小时就成了废纸一张。乌克兰无人机炸了俄罗斯的油库,俄罗斯立马就报复回去,对乌克兰的能源设施进行了150次无人机攻击。
这就像两个赌红了眼的赌徒,怎么可能轻易收手?停火30天?想什么呢!乌克兰巴不得赶紧趁这机会,从欧洲弄点“海马斯”火箭炮、F-16战机啥的;俄罗斯也盘算着赶紧修好克里米亚大桥、补充前线弹药。所以,特朗普让他们停火,他们表面上答应,背地里却打得更凶了。这就好比,嘴上说着不要,身体却很诚实。
说到底,特朗普的“交易艺术”在俄乌冲突面前,完全失效了。他既没搞懂战争的残酷逻辑,也没看清各方势力的盘算。普京嘴上说着停火,心里想的却是怎么拖垮乌克兰;泽连斯基喊着抵抗到底,其实是为了继续从西方拿到援助。更别提背后那些大国之间的明争暗斗了。特朗普想借调停俄乌冲突,给拜登“上眼药”;俄罗斯想借机挑拨离间美国和欧洲;欧洲则在“战略自主”的幻想中摇摆不定。
每个人都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谁还在乎乌克兰的死活?和平?那不过是政客们嘴上的漂亮话罢了。利雅得的这场“和平戏码”,最终以闹剧收场。它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大国博弈的残酷现实,也预示着俄乌冲突的长期化和复杂化。世界,依旧不太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