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厌是位于舌根后方的软骨结构,形似树叶,负责在吞咽时封闭气管入口。当发生急性感染时,这个仅3-4cm²的器官会经历致命演变:
水肿期(0-6小时):炎性渗出使会厌厚度从2mm骤增至10mm,体积膨胀5倍
窒息期(6-12小时):肿胀组织完全堵塞声门,成人气道横截面积从150mm²缩小至20mm²
衰竭期(>12小时):血氧饱和度跌破85%,脑细胞开始不可逆损伤
临床数据显示,从出现症状到完全窒息平均仅8小时,儿童病情进展更快(平均4-6小时)。
急性会厌炎早期也是有着明显的特征。
痛感上是暴风骤雨式疼痛,区别于普通咽炎,其疼痛在3小时内达到顶峰(VAS评分≥7分),吞咽痛远重于自发痛,出现“空咽痛”(咽口水比吃饭更痛)
语言发声会改变,说话声音含混如口含热水(“含橄榄音”),而非普通咽炎的沙哑,严重时完全失声,仅能用气声交流
身体会有强烈倾向,患者会本能前倾坐位,双手撑膝(三脚架体位),颈部僵硬拒绝后仰,转头需全身转动
口中唾液管理失控,因吞咽剧痛导致流涎,成人每小时需更换3次以上纸巾,儿童可见前襟持续湿润,伴犬吠样咳嗽
呼吸会逐渐困难,初期仅活动后气促(Ⅰ度呼吸困难),一段时间后,在安静时可见锁骨上窝凹陷(Ⅱ度),最后会出现三凹征+面色青紫(Ⅲ度)
身体会出现发热悖论,成人可能仅有低热(<38℃),但伴寒战,儿童常突发高热(39-40℃),与体征严重度不匹配
如何自救?
身体绝对保持前倾坐位,儿童采用“飞机抱”姿势。禁止平卧!仰卧位会使肿胀会厌完全堵塞气道
用冷毛巾敷颈前部(甲状腺平面),收缩局部血管用以保护呼吸道,也可口含冰块(非吞咽)降低黏膜温度
最要紧的还是就医,拨打120时明确说明“疑似急性会厌炎”
以下人群是容易发炎者
身体有免疫缺陷,糖尿病患者的发病率是常人5倍;身体容易过敏,急性会厌炎中30%合并过敏反应;咽喉曾经有过创伤,当空气污染指数>150时,急诊量激增2.3倍
有病就得治,认知误区很可怕
误区1:“喉咙痛喝蜂蜜水缓解”→ 糖分反而促进细菌繁殖,加重感染
误区2:“先吃抗生素观察看看”→ 普通头孢无法覆盖常见致病菌(流感嗜血杆菌)
误区3:“呼吸困难才需要去医院”→ Ⅰ度呼吸困难阶段是最后救治窗口期
(数据来源:《柳叶刀》全球急诊医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