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师政委空缺,毛主席为何接连否决三人,最终选中邓小平?

搞笑的萤火虫呢 2024-09-10 14:10:48

在人民军队的发展历程中,出现过一对非常传奇的组合,那就是“刘邓”,从129师开始他们就进行了亲密无间的搭档,后来他们所率领的部队,大家习惯性地不称番号,而称为“刘邓大军”,这在全军之中都是绝无仅有的。

不过129师的首任政委其实并非邓公,并且该职务空缺后本来还有另外三名候选人,为何主席最后选中了邓公呢?

129师出自红四方面军,但已是完全不同的红四方面军。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为打通国际路线获取援助,红四方面军分为了两部分。

一部分由徐向前、陈昌浩等人率领西渡黄河,另一部分则是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坚守在黄河以东。

可惜,西路军遭遇了失败,众多指战员牺牲、被俘,连徐帅本人都是历经千辛万苦才返回陕北。

而刘伯承率领那部分红四方面军没有遭遇什么损失,且刘伯承通过山城堡等战役的出色指挥建立起了威信,这支部队已渐渐以刘伯承为主心骨。

中央在得知西路军受挫后,当即抽调了红4军、红28军、红31军、红32军及一个骑兵团组成了援西军,想要去接应徐帅他们回来。

只是行至镇原、平凉一带时,西路军被打散的消息已经传开,援西军便改为就地驻防,收容西路军失散人员。

后来129师就是在援西军的基础上改编的,很多人疑惑的129师既然以红四方面军为主,为什么师长是刘帅而非徐帅,原因就在此。

那援西军的政委是谁呢?是张浩。129师首任政委是谁呢?也是张浩。虽然很多人不太熟悉这个名字,但他对革命的贡献非常大。

原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曾经在草地分兵时强行南下还妄自“另立”,让红军有分裂之险,是张浩致电张国焘,直言自己是共产国际派回来解决矛盾的,共产国际支持红一方面军的决定。

当时张国焘唯一的依靠就剩下共产国际,此时得知背后的大佬也不支持自己了,顿时不敢再起歹心,没多久宣布撤销“另立”,服从中央,这才有了后来的三大主力会师。

可以说,张浩消弭了红军最大的一场祸乱,正因为这杰出的贡献,张浩成了援西军及129师首任政委。

1937年8月的洛川会议,确定了我党在抗日时期的各项任务、政策,同时也选举出11名军委委员,分别是:毛泽东、朱德、周恩来、任弼时、彭德怀、林彪、刘伯承、叶剑英、张浩、贺龙、徐向前。

看到这些名字大家就能明白其中的含金量,张浩排名还在贺、徐两位元帅之前。论能力,张浩也不差,刘伯承后来多次提及过张浩政工工作做得很好,两人相处融洽,如果能顺利发展下去,或许就是“刘张大军”了。

只可惜,张浩的身体不好,1938年初就被迫返回了延安养病,此后基本上没怎么工作过。对了,张浩原名林育英,是林彪(原名林育容)的堂兄。

如果他在129师政委之职上发挥了应有的水平并在解放战争时期继续担任野战军政委,那他也有元帅的资格,届时林家一门两帅更加传奇。

当然,这也只能是设想,张浩病倒后,129师不能没有人来统筹政治思想工作,那该由谁来接任呢?刘伯承首先提出了两个方案。

一是副师长徐向前转任政委,二是徐向前升任师长,刘伯承自己改任政委。他将想法汇报给中央后,很多同志都认为这两个人选不错。

因为刘、徐二人对这支部队都很熟,指挥起来得心应手,且他们的军事能力都很强,不管谁当政委谁当师长,都能让129师越来越壮大。

周总理思考过后认为徐向前担任政委会更合适,于是便将想法汇报给毛主席。但是主席觉得129师政委一职不宜让刘伯承或徐向前来担任,甚至两人最好不要搭档。

为何?主要是两人都具备独当一面的能力,属于进可开疆拓土,退可固守发展的那类顶尖人物。1938年我党极度缺乏优秀人才,如果把二人放在一起,那属实有些太过奢侈了。

主席着眼未来,从开始就做了长远的打算,没多久徐向前就与刘伯承分开,奔赴冀南开辟根据地。

后来又前往山东解决了地方武装山东纵队及主力115师之间的矛盾,使山东的革命力量有了统一指挥,为后续罗荣桓一元化领导打下很好的基础。

最开始罗荣桓、陈光率115师入鲁,很长一段时间地方武装都不太配合,但徐帅一到山东,各部就都不再有意见,此事可看出徐帅的地位。如果把徐帅绑在了129师,那么其他地区很多工作就没那么顺利开展了,主席的眼光的确独到啊。

之后还有人推荐了任弼时。任弼时可是红二方面军的灵魂人物,是绝对能够胜任129师政委一职的,但他此时还肩负着八路军政治部主任这一重任,实在分身乏术。

再者军政治部主任比师政委职务要高一些,没道理把任弼时“下放”,所以这个提议也被否决了。

思来想去,各方面比较匹配的就只有邓小平了。邓公在红军时期担任过中央秘书长、红一军团政治部主任,抗战爆发后担任了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资历上是够的。

而且邓公在苏区时就是正确路线的支持者,还因此受到王明“左倾”领导人打击,所以由他来接任129师政委,能更好地将中央的思想传递下去。

刘伯承将这个想法说给主席听后,主席没有像前几次那样马上否定,而是透露出自己的担忧:你们之前接触不多,我怕你们合不来啊,说说你为什么认可邓小平?

刘伯承随后列举出自己的理由,从职务上来看,八路军政治部副主任与129师政委相差无几,邓小平一直以来都有丰富的政工经验,相信他能处理好129师的问题。

而且他从八路军政治部剥离后,还有任弼时坐镇,不会影响到原来部门的工作。

再者邓小平当时属于年轻干部,比刘伯承小了12岁,正好可以弥补刘伯承精力有时跟不上的劣势。邓小平看重战略,刘伯承重视细节,两人在很多方面都能形成互补。

最后两人都是四川人,在沟通上没有障碍,能迅速拉近彼此的感情,邓小平也能更快适应新岗位。

主席觉得刘伯承说得很有道理,就那个时局下,选择邓小平接任129师政委是最优选,所以很快邓公就去上任了。刘邓亲密无间的十余年合作就此开始,而感情更是延续到了生命的最后。

1976年10月,刘伯承病重,华国锋特意前去看望。

此时邓公的处境还很尴尬,一些人对他避之不及,但刘伯承却对华国锋说:我和小平同志一起工作多年,我最了解他。以后如果我死了,我希望邓小平同志主持我的追悼会,如果不行,我绝不进八宝山,让我儿子刘太行把我随便扔到荒郊野岭就好了。

其实刘帅自从1958年被批后,身份也比较微妙,但他在关键时刻却敢对邓公伸出援手,可见两人之间的感情。

1986年刘伯承病逝,已经复出工作的邓公带领全家来进行最后的告别,并亲自主持追悼仪式,实现了当年的诺言,也是为这对传奇组合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19 阅读:6244
评论列表
  • 2024-09-12 21:16

    还是主席眼光独到。

  • 2024-09-12 16:54

    如果把徐聂组合到一起,可能最后形成的就是真正的五大野战军了。

    一笑 回复:
    徐总指挥去哪里都很快有大的发展,但是一旦打开局面,都被调走了。冀南,第一纵队山东,一兵团山西。
  • 2024-09-12 21:56

    主席遵义会议后完成豹变,对矛盾团结的认识已高深莫测

  • 2024-09-17 23:41

    胡说八道

搞笑的萤火虫呢

简介:欢迎大家关注我给我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