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石莲护苞,水苔包裹技法,茶室造景案例,更换需定期》
蓝石莲,这名字听起来就透着一股清新高雅的气息。它属于景天科拟石莲花属的多肉植物,叶片呈淡蓝色,形状如同莲花般层层叠叠,非常美丽。蓝石莲有个特点就是它的苞片特别好看,像小小的保护罩一样守护着花朵。说到种植,蓝石莲喜欢阳光充足、通风良好的环境。在华北地区,比如北京,春秋季阳光温和的时候把它放在朝南的阳台上,那长势可好了。
在很多茶室造景里,蓝石莲是个很受欢迎的元素。有个网友分享说,他在南方一个小县城的茶室里看到用蓝石莲造景。那茶室布置得古色古香,几盆蓝石莲摆在角落的小几案上,旁边还有小型的假山和水流装置。蓝石莲与周围的环境相得益彰,给人一种宁静致远的感觉。不过呢,这蓝石莲在茶室造景里有个痛点,就是需要定期更换。
从种植角度来说,蓝石莲用水苔包裹的技法比较常见。水苔就像一个温柔的小窝,能很好地保持土壤的湿度。在华南地区,像广东的气候比较湿热,水苔的作用就更明显了。有广东的一位多肉爱好者说,他最初用水苔包裹蓝石莲的时候,没掌握好度,水苔太湿了,差点把蓝石莲的根给泡烂了。后来他才知道,水苔在浇水后要保证有一定的透气性。
对比一下其他冷门的多肉品种吧。比如黑王子,它也是景天科的,但是叶片颜色更偏向于紫黑色,而且它的叶片比较肥厚。黑王子相对来说没有蓝石莲那么怕热,在夏季高温的时候,只要适当遮荫,它就能较好地生长。还有玉露,它是百合科十二卷属的,叶片晶莹剔透像小珍珠一样。玉露喜欢半阴的环境,和蓝石莲的光照需求就有很大不同。如果在茶室造景里同时想用玉露和蓝石莲,就得考虑不同的光照布局。
再说说这蓝石莲在茶室造景里的更换周期。一般来说,如果养护得当,大概三个月左右就需要考虑更换了。为什么呢?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蓝石莲会长大,原本紧凑的株型可能会变得松散,而且新长出来的叶片可能不再像刚种下时那么美观。就像有个咖啡厅老板说的,他在咖啡厅里用蓝石莲造景,开始的时候顾客都觉得很惊艳,可是过了几个月,蓝石莲的状态就差了很多,影响了整体的美观度。
在居家场景里,蓝石莲也有不少讲究。比如说在北方的冬季,室内有暖气,温度比较高而且比较干燥。这时候蓝石莲就不能像在春秋季节那样频繁浇水了。有个北京的家庭主妇就说,她之前不知道这个,在冬天还按照以前的频率给蓝石莲浇水,结果蓝石莲的叶片就开始干瘪了。后来她调整了浇水频率,才让蓝石莲慢慢恢复过来。
从地域差异来看,在西北的一些干旱地区,如果要种植蓝石莲,可能就需要更加注意保湿措施。因为那里空气湿度很低,即使土壤里的水分足够,叶片也可能因为水分蒸发太快而出现问题。而在东南沿海地区,雨水比较充沛,在梅雨季节就要特别注意防止蓝石莲积水烂根。
在办公室场景里,蓝石莲也常常被用来装饰。有个网友分享说,他在一家互联网公司的办公室里看到一盆蓝石莲放在公共休息区。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觉得很新鲜,但是过了一段时间,由于办公室的光线不是特别充足,而且人员走动频繁,蓝石莲的生长受到了一定的影响。这就说明在不同的场景下,蓝石莲的生长需求很难完全满足。
我们再深入聊聊这水苔包裹技法的细节。水苔的选择也很重要,要选择那种透气性好、干净没有杂质的水苔。在包裹的时候,不能把水苔裹得太紧,要给蓝石莲的根系留出一定的空间来呼吸。有个多肉种植达人分享说,他曾经尝试用过一种很厚实的水苔包裹蓝石莲,结果发现根系生长受到了限制,后来换了一种比较疏松的水苔就好了。
还有这蓝石莲的花朵也很值得说道说道。它的花朵不大,但是颜色很淡雅,通常是白色或者淡粉色。花朵盛开的时候,就像繁星点点点缀在莲叶之间。不过这花朵开放的时间不是很长,大概只有7天左右。这也让很多人觉得有点遗憾,还没看够就谢了。
对比一下同属景天科的熊童子吧。熊童子的叶片像小熊的脚掌一样,非常可爱。它的生长速度比蓝石莲要快一些,而且在夏季高温的时候,只要温度不是特别高,它也能继续生长。但是在茶室造景里,熊童子的风格就比较俏皮活泼,和蓝石莲那种淡雅的风格不太一样。
再说说这蓝石莲在不同季节的养护重点。在春季,这是蓝石莲的生长旺季,可以适当增加浇水频率,还可以给它施一点稀薄的液肥,这样能让它长得更健壮。到了夏季,由于气温升高,蓝石莲会进入休眠期。这时候就要减少浇水,甚至可以停止浇水,把它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有个山东的花农说,他在夏季的时候就把蓝石莲搬到院子的角落里,避免阳光直射,等到秋季再搬回原来的位置。
秋季的话,蓝石莲又会慢慢恢复生机。这时候可以根据它的生长情况进行修剪,把一些枯叶、病叶剪掉,让株型更加美观。冬季在北方地区,除了要注意浇水频率,在温度特别低的时候,可能还需要采取一些保暖措施,比如用塑料袋罩起来。
在茶室造景里,除了蓝石莲,有时候也会搭配一些其他的植物。比如说文竹,文竹的枝叶纤细柔软,和蓝石莲的硬朗形成对比。还有菖蒲,菖蒲那长长的叶片就像绿色的绸带,和蓝石莲搭配起来也别有一番风味。但是不同植物的生长习性不同,在搭配的时候就要考虑到浇水、光照等问题。
比如说在光照方面,如果把蓝石莲和喜阴的蕨类植物放在一起,就要想办法给蓝石莲创造一个光照充足的小环境,比如用遮光罩把蕨类植物罩起来一部分,让蓝石莲能接收到足够的阳光。
从时间元素来看,在种植蓝石莲后的3天内,要确保它已经适应了新的环境。这时候要注意观察它的叶片状态,如果叶片没有出现萎蔫的情况,就说明初步适应良好。7天左右,如果浇水合适,它可能会开始有一些新的生长迹象,比如叶片会稍微变得饱满一点。15天的时候,就可以考虑给它施一点薄肥了,促进它的生长。
在一个月左右的时候,就要对它的整体状态进行评估。看看株型有没有变化,叶片有没有发黄或者干瘪的现象。如果发现问题,就要及时调整养护方法。
再讲一个真实的种植案例吧。有个昌平的草莓种植户王师傅,他偶然间看到别人种蓝石莲,觉得很感兴趣。于是自己也尝试在自家小院里种了几盆。他发现由于昌平的气候比较干燥,而且昼夜温差比较大,蓝石莲的生长速度比他在网上看到的要慢一些。而且他还发现,在昌平的春季风比较大,有时候会把蓝石莲的叶片吹伤。于是他就用一些小栅栏把蓝石莲围起来,保护它的叶片。
从这个案例可以看出,不同地域的气候条件对蓝石莲的生长有着很大的影响。我们在种植的时候就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因地制宜地调整养护方法。
回到茶室造景的话题上,为什么蓝石莲需要定期更换呢?除了前面提到的株型变化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病虫害的防治。随着时间的推移,蓝石莲可能会感染一些病虫害,比如蚧壳虫之类的。如果发现病虫害,有时候很难彻底清除,而且会影响周围其他植物的健康。所以定期更换是一种比较有效的解决办法。
但是定期更换也不是说就完全抛弃原来的蓝石莲。如果病虫害不是很严重,也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拯救。比如用稀释后的酒精擦拭叶片上的蚧壳虫,或者用专门的杀虫剂进行喷洒。不过这些方法都需要谨慎操作,避免对蓝石莲造成伤害。
在居家种植蓝石莲的时候,很多人还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繁殖。蓝石莲可以通过叶插或者枝插的方式进行繁殖。有个家庭主妇就说,她尝试过叶插,但是成功率不是很高。后来她向一位多肉种植高手请教,才知道叶插的时候要注意叶片的摆放角度和湿度等因素。
在办公室场景里,除了前面提到的光线和人员走动的问题,还有一个就是空调的影响。空调吹出来的冷风或者热风都会对蓝石莲的生长产生影响。所以在放置蓝石莲的时候要尽量远离空调的出风口。
从整体来看,蓝石莲在茶室造景、居家、办公室等场景下都有它独特的魅力。但是要想让它保持良好的状态,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学习和掌握它的生长习性,根据不同的场景和地域差异来调整养护方法。
最后我们来设置一个开放式的问题吧。大家有没有什么独特的蓝石莲养护经验或者在不同场景下搭配蓝石莲的小窍门呢?欢迎大家一起分享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