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好东西》之前,不明白这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竟然取了这么一个名字。
看完《好东西》之后,觉得有些啼笑皆非,虽然名叫“好东西”,电影里却没一个真正能被称为“好东西”的人。
绞尽脑汁,思考过所有用词,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这是一部很朴素的电影。
说它朴素,是因为它的叙事手法实在太过怀旧。
就是一些围绕着男男女女之间,平常又琐碎的小事。有插科打诨,有你帮我助,有爱情亲情和友情。
笑和泪都来得恰到好处,既不会显得过分煽情,也没有创作者自以为是的油腔滑调。
每当你以为导演要开始上升立意赚你眼泪了,下一秒立刻打住点到为止。
观影的过程中没有任何被冒犯的不适,每一个情节段落都演到了心趴上,这实在是一场观影感受太好的电影。
很喜欢导演对一段情节的处理。
单亲妈妈王铁梅(宋佳饰)的女儿正值叛逆期,跟她讲话总是夹枪带棒的。
女儿觉得妈妈总是在忙工作,根本没管过她,不如爸爸对她的陪伴多。
王铁梅听了气不打一处来,确实,两人没离婚之前,前夫懒得出去工作,靠王铁梅赚钱养家,怎么他看个孩子还成了大功劳了?
而自己对家庭的付出,孩子却根本看不到,也不能理解。
母女之间的矛盾一触即发之际,小叶(钟楚曦饰)赶紧过来拉架。作为这对母女的好朋友,她想帮助两人和好。
电影在这里使用了一段交叉剪辑的方式,小叶让小孩在录音室戴耳机猜声音。
那些被女儿猜成打雷、下雨、刮风的声音,镜头一转却是王铁梅在洗衣服、做饭、清晨起床给女儿榨果汁的声音。
那些因为太平常而被女儿下意识忽略的声音,都是王铁梅对女儿和家庭的付出。
这段小摩擦到这里就结束了,导演没有选择借助小叶之口去讲一些大道理,或者去上升什么价值,戛然而止的留白却能留给观众更多思考的空间。
王铁梅不是人们传统印象中的单亲妈妈,她自由有主见,比起世俗的偏见她更在意自己的心。
结婚的时候她可以不在乎男人有没有钱和事业,但一旦被婚姻的阴霾所淹没,她也能立刻脱身而出,并且毫不在意前夫的穷追不舍。
在遇到所谓的露水姻缘时,她并不掩饰自己的欲望,并且从头到尾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里。
她不喜欢主流媒体总是去叙述女性,尤其是单亲妈妈的苦难,她执拗的将自己的生活发到网上,哪怕一夜情她也毫不避讳。
很奇怪的是,这样一个并不算复杂的角色,在不同观众的眼里却有着不同的形象。
就像王铁梅把文章发出去之后,那些给她做出不同评价的网友一样,有些人觉得一点问题都没有,但更多的人觉得她三观不正,带坏小孩子。
仿佛她有着妈妈的身份,她就只能把自己困在不知道谁制定的道德准绳之内,给自己树立一个并不存在的巨大牌坊。
而那些对她发难的人,绝大多数都是女性。
不过导演并没有深入去探讨这个问题,她只是提出了一种现象,剩下的她全权交给观众去评判。
或许是因为导演知道,那些对王铁梅发难的女性,也并没有做错什么。
她们只是被看不见的东西绑架太久了,久到她们忘了人本来就有着各种各样的缺陷,会犯下很多无伤大雅的错误,而那些只不过是人正常的七情六欲罢了。
没有给王铁梅做的事下一个论断,是这部电影做的最正确的事,让我们感谢女性导演邵艺辉。
既然是讲女性的故事,很难没有关于男女关系之间的议题,《好东西》用了最轻松愉快的讲述方式去化解所谓的男女对立,两男两女加一个孩子在餐桌上的那场戏堪称绝妙。
每一句台词的节奏都如此恰当,影视作品中最常见的雌竞变成了雄竞,女人不打女权,而是让两个男人去攀比他们有多了解女性在社会中面临的困境,比谁懂得更多关于性别议题的知识,甚至比谁看了更多本上野千鹤子。
这些令人会心一笑的梗如此直白,但是当视角换成了男性,又带着一些荒诞和啼笑皆非。
或许是因为女性观众都能看出这其中的问题,男人不是多看了几本书就更能设身处地地体会女人的处境。
就像前夫哥(赵又廷饰)非要让女儿学打拳,却不顾女儿的多次抗拒,执拗的说了一遍又一遍。
女儿不想打拳,女人也不想时时刻刻打拳,很多时候明明女人只是为自己说了句话,却被冠上打拳的帽子时,也许就像电影中的女儿一样无奈吧。
谁想被捂嘴呢?我们只是想替自己说句话罢了。
《好东西》中的男男女女,没有一个是世俗意义上的好东西,就连女儿都不是父母幻想中的好孩子。
王铁梅作为单身妈妈的焦虑,小叶关于爱不爱的困惑,女儿到底想不想学架子鼓的犹豫,还有这几个或多或少有些问题的男性角色。
但就像小叶说的,王铁梅只是她女儿一个人的妈妈,只要女儿觉得她好就够了。
我们不必从别人身上获得认同感,更不必根据世俗制定的规则去生活。
不是遵守道德纲常的女性才是“好东西”,也不是看了几本上野千鹤子的男性就是“好东西”。
真正的好,是那个遵守自心去和女儿相处的王铁梅,是那个离开渣男还能好好活着的小叶,是那个学会了架子鼓却敢于说出自己并没有那么喜欢的女儿。
放弃那些高大上的议题,用最朴素的镜头语言回归人的本性,这就是《好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