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王杰的8年未婚妻:王杰牺牲后不愿“改嫁”,如今过得怎样?

生活艺术的梦 2024-12-02 14:21:25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 | 编辑 | 明写春诗

前言

王杰作为一名军人,深知战场的危险,他不敢轻易许下与未婚妻赵英玲的婚约,因为他怕自己无法归来。然而命运让他在1965年英勇牺牲,用生命保护了战友。在赵英玲等待王杰归来的岁月里,她始终没有改变自己的心意,直至她白发苍苍。几十年来,她年复一年地祭拜他,照顾他的父母。那么,究竟是什么让她能够将这一份深情守护一生?

王杰为了救别人,自己却牺牲了。了解这个年轻人后,我们才知道,他真的是个非常优秀的人,他的觉悟和精神简直太崇高了。

1942年,王杰出生在山东省金乡县花鼓村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王儒堂在村里是个朴实的农人。王杰是父母的第二个孩子,而由于父亲王儒堂的哥哥家多年没有孩子,王杰从小便被过继给了伯父王廉堂。

王廉堂是一位教师,他常带着王杰一起读书写字,王杰最早接触的就是《三字经》、《百家姓》等传统经典。但比这些书本知识对他影响更深刻的,是伯父常常给他讲述的那些英雄的故事,尤其是志愿军战士们的英勇事迹。这些深深打动了年轻的王杰,也让他早早树立了军人的理想。

王杰还喜欢把这些故事分享给村里的小伙伴们。他常常带着大家一起讨论,教他们如何热爱劳动、互帮互助。就在他的影响下,村里的孩子们也都变得更加团结、勤劳,大家都养成了乐于助人的好习惯。

1957年,王杰家乡发生了严重的水灾,花鼓村的居民受灾严重,村里的农田被淹没,许多农户的家园被破坏。15岁的王杰看到村里如此艰难的情形,毫不犹豫地加入了村里的救灾队伍。他帮助疏散村民,还冒着生命危险去救那些掉进水里的马匹,为了确保村里生产队的马匹安全,他拼尽全力。

就在这一年,王杰和赵英玲定了亲。赵英玲是王杰青梅竹马的未婚妻,两人从小一起长大。两个年轻人在家长的见证下,承诺了未来要一起过一辈子,大家都很看好他们的未来。

1961年8月,19岁的王杰完成了金乡一中的初中学业,面对未来的选择,他放弃了继续升学的机会,决定报考军队,去实现自己多年来心中的梦想。赵英玲知道王杰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所以非常理解并支持他的决定。就在王杰离开之前,他们一起去照相馆拍了唯一的一张合影,作为纪念。

照片里,两个年轻人正值花样年华,赵英玲扎着两个可爱的羊角辫,笑得很灿烂,看起来十分天真无邪。而王杰穿着军装,脸上透露出几分坚毅,眼神也更加坚定,仿佛已经准备好迎接即将到来的挑战。

王杰入伍后,毫不犹豫地把自己投入到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的工作中。1963年,他跟随部队来到沂蒙山,参与国防建设。他被分配到了爆破组,每天都得冒着很大的危险工作。

任务中,战士们需要把沥青加热到高温,用它来做炸药管的防水涂层。熔化沥青的温度非常高,一次因为战友不小心,王杰的右手被烫伤了。伤口后来没有得到及时治疗,感染了,变得非常严重。但即使这样,王杰还是坚持继续工作,直到伤口越来越严重,最后领导强烈要求他去医院治疗。

医生检查后,确认王杰的伤势需要住院治疗。他把自己的情绪写进了日记里:“听了医生的话,我心里很沉重。作为一名军人,最难受的就是失去了为党和人民工作的机会,虽然这只是暂时的,但依然让我感到痛心。但我不能一直消沉,难过也解决不了问题,必须振作起来,哪怕是身处困境,也要努力发光发热。

在医院,王杰除了休养,他还主动为其他病人服务,帮忙倒水、打扫,尽自己的微薄之力让医院里的氛围更加温暖。他总是提醒自己:“哪里有热量,哪里就该发光。”

王杰住院休养了不到20天,就迫不及待地要求出院,立马回到工作岗位上。回到部队后,王杰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几乎不留时间休息,整日埋头工作。正因为如此,王杰在部队里鲜少有机会回家探亲,几乎每一次假期,他都选择留在部队。

之后王杰随部队前往河北参与抗洪救灾。到达任务地点后,他们进入被洪水围困的木料场,抢救场内的木材。然而当他们到达木料场时,眼前的情景让每个人都感到震惊:洪水已经完全淹没了木料场,进入的唯一办法就是找到一条安全的通道,然而洪水中潜藏着不小的危险,通道的安全性无法预知。

在部队指挥官犹豫不决,大家都在考虑如何行动时,王杰毫不犹豫地站了出来。他主动要求承担这个危险的任务,决定第一个进入水中。在获得领导同意后,他便毫不犹豫地踏入了冰冷的洪水中。

洪水刚刚没过王杰的胸口,他一边小心翼翼地在水中摸索着前进,一边迅速判断水下的安全情况。每走一步,他都得提防水底可能藏有的陷阱和障碍。随着他深入,王杰不止一次的踩空,整个身体被洪水吞没,深坑瞬间将他吞噬,洪水的冲击力几乎把他压倒。每当他跌入深坑,全身被冰冷的水淹没时,水面下隐藏的铁丝网就会在他身上留下长长的伤口。

岸上的战友们紧张得看着他,每次看到王杰消失在水下,又突然出现在另一处,心里都悬着一颗大石。直到王杰终于摸索到一条相对安全的道路,成功抵达木料场时,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可当他们渡过洪水后,看到王杰身上布满的伤口,所有人的心里都涌上一股敬意。

对其他士兵来说,像这样的危险任务可能一次就已经很了不起了,但对王杰来说,这不过是他的日常工作。他知道,要成为一名真正的英雄,就得做到“不怕苦、不怕死”。正是王杰在部队里表现得非常出色,没多久就从普通的工兵升到了副班长、班长。

当上班长后,王杰依然没有放松自己,反而更加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争取当一名更合格的班长。他通过了考核,成为了一级技术能手,并且还成为了部队的爆破手。

1965年7月,王杰所在的部队来到了邳州进行训练。这次任务是为民兵进行训练,王杰负责教导他们如何使用“绊发防步兵应用地雷”,这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实爆训练,王杰对这项技能非常熟练,但出于安全考虑,他还是要求民兵们在远处观看,以避免任何意外发生。

在王杰的英勇举动下,周围的12名民兵成功逃脱了危险,然而王杰自己却永远停下了脚步。虽然凭他的熟练程度完全可以选择向后倒退自保,但他没有这样做,他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牺牲自己,保护了大家。那时他才23岁,才入伍四年而已。

而王杰背后还有一个在等待他的未婚妻赵英玲。虽然王杰成为了军人,大部分时间都在部队,和赵英玲相处的机会并不多,但这并没有影响她的决心,一直等着和王杰共度一生。即使王杰因为部队任务多次推迟婚礼,赵英玲也从未抱怨过什么。

原本一对即将过上幸福生活的情侣,却没想到最终却成了阴阳两隔。所有人都对王杰的牺牲充满敬意,但只有赵英玲比任何人都多了一份无尽的遗憾。

7月16日,当地的百姓为王杰举行了盛大的安葬仪式,整个村镇的人都自发前来悼念这位英雄,场面极为悲痛。方圆几十里的人们聚集在一起,送别王杰,他们的眼泪和哀嚎此起彼伏,充满了无尽的哀痛和敬仰。当地的老人、妇女、孩子都自发前来,大家都为失去这位英雄而感到无比的悲伤。

这件事很快传到了北京,毛主席、周总理、朱德、叶剑英等领导都亲笔为王杰题写了悼词,表示对他英勇行为的深切敬意。毛主席的题词中写道:“我赞成这样的口号,叫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当赵英玲接到电话时,完全无法相信眼前的事实。电话那头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她的声音颤抖着,反复询问着:“是王杰吗?真的是他吗?”即便确认了无数次,心中的不安依然没有消散。她总是觉得,王杰一定会没事,一定会回来。可事实无情地告诉她,那个熟悉的面孔再也不会出现在她面前了。

二十三岁的王杰,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她。最后一次和王杰见面,还是许久之前,那时候王杰一直忙着训练,从没请过假,直到她母亲心脏病发作,那才是王杰第一次从部队请假回家照顾她。那次告别,赵英玲怎么也没想到,竟然成了他们最后的相见。

王杰的牺牲让赵英玲几乎失去了所有的希望,她心里无法理解,那个年轻、充满活力的生命怎么就这么突然消失了。可虽然悲痛欲绝,她仍然没有忘记照顾王杰的父母。王杰的父母一直心疼赵英玲,觉得自己亏欠了她太多。他们几次劝她再找个好人家,重新开始生活,但赵英玲始终拒绝了,她说:“王杰才是我的一生所爱。”

时间流逝,赵英玲逐渐长大,岁月在她的脸上刻下了痕迹。她没有因此停下脚步,而是继续着王杰没有完成梦想,走上了为人民服务的道路。她记得王杰曾经对她说:“你应该多劳动,咱们不能让别人去干,大家都要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于是她投身到了乡下农场的劳动中,踏实而默默地为乡亲们奉献自己的力量。

王杰牺牲后的几年里,赵英玲一直没有再婚,她决定先照顾好王杰的父母。直到后来,王杰的父母多次劝说她,赵英玲才最终选择重新组建家庭。不过她并没有离开阿荣旗,依然留在那里生活。

2019年6月19日,赵英玲专程从山东赶到江苏邳州,已经满头白发的她这一次是为了再去看看王杰当年牺牲的地方。她把一束鲜花轻轻地放在王杰的墓碑前,低声跟他讲述这些年来的生活,告诉他如今的中国有多么强大、繁荣。

这些年,赵英玲一直在尽自己的一份力,像王杰一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为国家、为人民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赵英玲和王杰八年的未婚夫妻,最后却以一种悲壮的方式画上了句号。她为有这样的未婚夫感到骄傲,因为王杰用自己的生命救下了十二个战友,守护了十二个家庭。但失去王杰的痛苦让她无比悲伤,尽管如此,她从没抱怨过什么。她像王杰一样伟大,默默感激那些传承和弘扬王杰精神的人们。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