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为什么后继无人了?家族中有那么多人曾被选中,为什么都失败了

一号听众 2024-11-16 17:11:56

《红楼梦》里头,冷子兴在说荣国府的情况时提到,现在的宁、荣两家已经没有以前那么风光了。

这说明,曾经辉煌近百年的宁荣两大家族,现在开始衰落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冷子兴给出的原因是:家族人口越来越多,事情也越来越复杂,但家族中享受富贵的人多,真正有能力管理家事的人却没有几个。他还说,现在的后代,一代比一代差。

冷子兴是周瑞家的女婿,算是贾府的一个外人,他对贾府衰败的看法是认为主要原因是家族里的年轻人不争气,一代不如一代。这样的看法对不对呢?

在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的故事里,宁荣二公的灵魂也向警幻仙子抱怨过,他们的子孙虽多,却没有一个能够继承家族事业的。看来,他们也觉得家族的衰败是因为没有能干的继承人。

但其实,贾府并不是完全没有努力过。书里有提到,为了保持家族的荣耀和财富,贾府的几代人都尝试过各种办法,只是最后都没能成功。

说到贾府为什么会有今天的局面,还得从头说起。宁荣二公当年因为立下了赫赫战功,才被封为国公,贾府的辉煌也是从那时开始的。

但要知道,这样的爵位虽然可以传给后代,不过每传一代,爵位就会降一级。也就是说,不可能第一代是国公,接下来几代还能保持国公的地位。随着时间的推移,爵位最终会降到无法再传的地步。

也就是说,如果贾府只依赖世袭,顶多也就维持三四代,如果不另寻出路,家族的衰败是可以预见且难以避免的。古人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拿宁府来说,第一代的贾演是真正的宁国公。他去世后,第二代的贾代化继承了官职,但爵位降为一等神威将军。

然后是第三代的贾敬,继承官职时的爵位没有具体提到,但他后来考中了进士,还出家炼丹去了。因此,他的儿子贾珍接替了他的官职,贾珍是宁府的第四代,官职降到了三品威烈将军。

到了贾珍这一代,宁府的世袭爵位基本上就到头了。秦可卿去世的时候,为了葬礼能显得体面些,贾珍甚至花钱给贾蓉买了个官职,是一个五品的龙禁尉。

面对这样的情况,贾府要想保持自己的地位和财富,肯定要想其他办法,比如从第三代开始,一些人开始参加科举考试,打算从武转文,因为国家已经太平了,要让家族长久繁荣,就必须通过做官这条路。

这一点,从第三代人的名字上也能看出端倪。最典型的两个人物,就是宁府的贾敬和荣府的贾政。

在秦可卿去世那一回,书中明确提到贾敬是乙卯科的进士。这意味着贾敬确实考中了进士,成为贾府子孙中第一个通过科举考试获得成功的例子。

俗话说“富不过三代”,贾府的子孙对此应该深有体会,所以从第三代开始,他们就陆续参加科举,希望通过正规的仕途途径,延续贾府因战功和祖辈恩泽所获得的荣华富贵。

荣府的贾政也是如此,原文提到贾政从小就好学,祖父特别喜欢他,原本希望他能通过科举进入仕途。贾政的祖父就是荣国公贾源。

可以想象,如果贾敬没有选择出家,凭借他的进士身份,再加上贾府祖上的功劳,以及与其他四王六公的关系和其他三大世家的支持,他在官场上飞黄腾达几乎是手到擒来的事情。

可惜的是,贾敬没有走上这条光明大道,反而跑去城外跟道士们混在一起,沉迷炼丹。同样让人感到惋惜的是贾政,以他的能力,参加科举考试成为进士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然而,当贾政的父亲贾代善临终前的奏折递上去后,皇帝念及旧情,不仅让贾赦继承了官职,还额外给了贾政一个主事的职位,让他进入朝廷部门工作,后来贾政成为了工部员外郎。

很多人可能觉得,不用考试就能得到一个官职,这是一件好事。但实际上,情况并不那么简单。

在古代,参加科举不仅仅是为了证明个人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通过考试建立起自己的人脉网络。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科举,考生们可以结识同榜的进士,拜见名师,这些对于未来的仕途发展至关重要。而这些都是贾政所缺少的。

因此,从原文中可以看出,贾政的官场生涯似乎并不顺利,他没有什么亲近的同事,升迁的机会也很有限,甚至可以说看不到希望,每天只能和一些清客关起门来讨论学问。

如此一来,贾府第三代的努力基本上可以说是失败了。一方面,有人考中了进士却放弃了家族责任去出家;另一方面,有人本来前途无量,但因为没有经过科举,失去了建立人脉的机会,走的不是正统的仕途道路。

既然第三代不行,那希望就寄托在了第四代身上。贾府不能没有接班人,更不能让先辈们历经千辛万苦创立的基业就这样毁掉。第四代的代表人物是贾珠和贾元春。

贾珠在《红楼梦》里虽然经常被提到,但关于他的正面描写几乎没有,仅有的信息主要来自冷子兴讲述荣国府和贾宝玉挨打这两回。

在原著第二回,冷子兴是这样介绍贾珠的:“头胎生的公子名叫贾珠,十四岁就进了学,不到二十岁就娶了妻生了子,结果因病去世了。”

这句话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贾珠原本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年轻人,未来充满希望,可惜英年早逝,连科举考试都没有参加就离开了人世。

在宝玉挨打的那一回,王夫人一边哭宝玉一边怀念死去的长子贾珠,她说:“如果有你在,便是死一百个我也愿意。”这说明贾珠不仅非常优秀,还是父母的骄傲和依靠,远比宝玉出色得多。

因此,有些人猜测,贾珠可能是被父亲贾政逼得太紧了。贾政对贾珠寄予厚望,希望他能通过科举考试为家族争光,而贾珠可能因为承受不住巨大的压力,最终病逝。

这个猜测有一定的道理,因为贾政自己就是因为皇帝赐官而放弃了科举的道路,所以他对儿子有着更高的期望,希望贾珠能够通过正当的途径进入仕途,靠自己的能力光宗耀祖,继承家业。

随着被寄予厚望的贾珠去世,贾府不得不寻找其他的办法。然而,此时贾府的第四代,正如冷子兴所说,已经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冷子兴对贾府第四代的评价就很能说明问题:“这贾珍哪里肯读书,只知道享乐,把宁国府闹得天翻地覆,也没有人敢管他。”“至于这位贾琏,他现在捐了个同知的官职,也不肯读书,只会玩世不恭,巧言令色。”

说到贾宝玉,就更不用说了。贾琏的小厮兴儿曾经评论道,宝玉长这么大,唯一没有上过正经的学堂。他说:“我们家从祖宗到二爷,谁不是寒窗苦读了十年,偏偏他不喜欢读书。”

兴儿对宝玉的评价应该是可信的,但对于贾琏的评价,说他寒窗苦读了十年,这就不大可信了。毕竟兴儿是贾琏的心腹小厮,在尤二姐和尤三姐面前,自然要夸赞自家主子一番。

前面也提到过,宁荣二公在第四代子孙中最终选择了宝玉,实在是无奈之举,因为这一代子孙中,严格来说,没有一个人能够胜任继承家业的责任。

于是,贾府又想出了一个新的办法——如果男丁不成器,那就让女性来撑起门户。因此,贾元春成了第一个被选中的女性,很快就被送入宫中担任女史。

虽然名义上是去做女史,但对于贾府这样的大家族来说,尤其是在第四代子孙表现不佳、家族已经显露出衰败迹象的情况下,送元春入宫的意义不言而喻。

当元春封妃的消息传来,贾府众人的反应十分耐人寻味。在确认消息之前,大家心里都七上八下的,生怕家族会被抄家;而一旦确认了消息,每个人都喜出望外,因为这意味着贾府迎来了最后的一次辉煌。

尽管元春顺利封妃并回乡省亲,给家族带来了极大的荣耀,但贾府的命运也因此与她的得宠与否紧密相连,形成了“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

然而,好景不长,元春省亲后回到宫中没几年就去世了,随之而来的是贾府这座大厦也开始摇摇欲坠。即使后来贾府又选中了探春,并通过与有钱的薛家联姻,引入了第三个女子宝钗,也终究没能挽回贾府的颓势。

最终,贾府还是落得了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

0 阅读:0

一号听众

简介:专注于分享情感故事、心理分析和生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