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木家具到底是如何制成也是红木爱好者了解的一部分;仙作红木家具主要以手工制作为主,从原木到成品,需要经过以下几道流程:1、图样设计 2、开料单 3、选材 4、开料 5、烘干 6、木工榫卯工序 7、镶嵌、雕刻工序 8、刮磨工序 9、组装工序 10、打磨工序 11、上漆上蜡工序等工序 其中每一个工序里又有若干个讲究的制作工艺。每个产品从选料到成品生产周期为3个月左右
1、图样设计:根据传统家具的款式和鲁班工尺吉数和传统文化相结合;设计出 具 体的图样;一个好的设计师是先有家具原有的神韵,然后还原它 原有的韵 味;接下来的流程根据设计图进行家具制作、家具比例、尺寸按照设计图制作,当影响红木家具原有的神韵时,生产过程再酌情修改。
2、开料单:根据产品设计具体的尺寸开出具体的料单。
3、选材:根据料单的具体数字进行材料大小初步选材;一件红木家具选材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家具的品质和成本。选料和配料工序主要是根据家具制作的不同部位,选择合适的材料,一般要注意木材的纹理、颜色和用材的大小。选好料后,先把白皮和两端不能用的残料截下来,然后根据料单的尺寸把截好的板材再次开料,;红木的选材目的主要提高材质利用率和材质整体色调统一;也就影响了红木家具后期制作的整个成本控制和产品品质。
4、开料:一件红木家具选料的好与坏,直接影响家具的使用寿命和美观与否。选料和配料工序主要是根据家具制作的不同部位,选择合适的材料,一般要注意木材的纹理、颜色和用材的大小。选好料后,先把白皮和两端不能用的残料截下来,然后根据料单的尺寸把截好的板材再次开料,开料时要顺着木材纹理的方向,并且力度要匀,以保证开出的料平整美观。
5、干燥:天然木材是多孔有机高分子材料;它会随环境温度和季节变化涨缩;当它所处的环境湿度高于木材含水率,木材吸湿;或温度变高,木材就涨;相反如果湿度低于含水率;木材水分就散失;或温度变低,木材就收缩。这样容易引起材质变形和开裂;因而在制作家具前;应该根据每个地方的气候和湿度对材质进行正确的烘干处理;以防止材质腐朽、变质、变形和开裂;改善物理和加工性能;保证材质的稳定性;才能保证产品的质量稳定。
6、木工榫卯加工工艺:烘干好后的料经过刨平、磨砂;用来加工料材粗糙的翘面及不平表面,并可按一定角度刨平相临的表面。再经过压刨:通过压刨使相同规格的料材达到与设计要求相同的厚度。避免存放时间过长,对精料产生挤压变形。刨平后的精料就可以进行开榫凿眼。红木家具的各部件就是用榫卯结构连结的。榫卯结构是榫和卯的结合,是木件之间多与少、高与低、长与短之间的巧妙组合,可有效地限制木件向各个方向的扭动,不会造成木材撑裂,较好地保证了家具的整体性,也大大提升了红木家具的内在品质。每一个榫头和卯眼都有明确的固定锁紧功能,在整体装配时能有效地分散家具的承重力,而且在家具的外表上根本看不见木材的横断面,只有凭借木材纹理的通断不同,才能看到榫卯之间的接缝。这些工艺精巧的榫卯结构,构成了硬木家具独特的工艺特色。在完成开榫凿眼后就是起线打圆。现在,许多红木家具制作工厂都使用机器来起线打圆。起线是指将设计好的模板图案放在部件上,用笔将轮廓描绘出来,根据描出的边线,使用带锯机锯出高低起伏的轮廓来。打圆主要目的是让表面看上去更圆润,手感更舒适。木工工序的最后一个步骤就是认榫。认榫是指将开好榫凿好眼的部件木料,组装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结构部件单元,主要是检查榫卯是否大小合适、是否严谨,有没有歪斜或翘角等情况。
认榫时如果发现有歪斜或翘角情况,要及时进行调整,接口要严密,形状要规矩,不能出现四个角不在同一个平面之内的问题。榫卯一般不求光洁,只需平整,要进行严口、净口的修整,确保每一个结构部件单元的表面都符合严格的尺度规定,榫与卯做到不紧不松。
7、镶嵌、手工雕刻工序:镶嵌工艺是使用螺钿、水晶宝石、大理石、珐琅,贝壳,玳瑁、珊瑚等天然材料组成各种图案镶嵌在红木家具上进行点缀手工雕刻先把雕刻的内容画图,然后图案粘在需要雕刻的板面上,胶水晾干之后,再用铁夹子将板面固定在操作台上打头。打头时要根据图案的线条粗细采用不同型号的打坯刀;使用修光刀对图案进一步处理,这个过程又叫铲活儿,主要是将有棱角的地方修平,突出雕刻图案的线脚,对凹陷进去的部分加以铲平。使用刮刀清底,使雕刻面更加光滑平整。使用三角刀对那些需要做得非常细小的图案进行处理,行业术语叫“上细活儿”。让红木家具带有更多的意味和美感。
8、刮磨工序:对每一个产品、每一道工序、每一处雕花、每一条洼线都精心刮磨、专心雕琢;手工刮磨工艺,包括粗磨和细磨。在红木家具拼装完成后,必须对家具每个部件进行初步刮磨,刮磨之“用心、细心、耐心”循环往复,不厌其烦。才能保证榫卯之间连接平滑,做到每个部件见光平整才能使红木家具焕发出所独有的沉穆雍容,华美瑰丽的自然之美。
9、产品组装工序:木语攒活儿,在小部件的组装中要用到攒斗,利用榫卯结构,将许多小木料拼成各种几何形纹样,可组成大面积的装饰板,这种工艺叫“攒”;用锼镂而成的小木料簇合成花纹叫“斗”。这两种工艺常结合使用这两种工艺常结合使用,所以叫“攒斗”。攒接工艺完美地体现了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结合。通过攒接工艺构成的几何装饰,有的用单纯的图形反复构成纹样,有的以单独纹样组成二方连续、四方连续等形式。常见的几何装饰有万字纹、十字纹、田字格、曲尺式、回纹式、上下凸连式、直连式、斜连式等。这些由传统式样运用细木作的“攒斗”工艺独具特色。
10、打磨工序:第一次打磨是把雕刻处理完毕。打磨时把砂纸卷成圆锥状,这样可以将板材的各个部位都能打磨到位,打磨的时候要用180号、240号、320号、600号、1500号不同的5种砂纸分别依次打磨多遍,目的是为了把家具表面打磨光滑,使用越来越细的砂纸打磨是去除较粗砂纸痕迹。经过木工的试组装之后,木工要先对各个部位进行细致的检查,看各零部件之间的连接是否合适,榫卯结构是否严谨,总之要做到各零部件连接紧凑、整体协调之后,再分拆下来做进一步的打磨。打磨后的家具表面要求平整和圆润,无水浪,自然协调,线条流畅,手感细腻。
11、烫蜡或油漆工序:烫蜡或油漆是红木家具成品的最后一个流程,由于地理气候原因;南漆北蜡是老红木家具是采用传统古法工序。不仅仅是纯天然的健康工艺也是红木家具文化的一种传承。烫蜡最重要的特点就是打砂纸基本工,打磨打的好家具烫蜡就非常漂亮。红木家具本身油性极其大根本不需要有核桃油或者橄榄油等所谓的保养。红木家具进行反复打细磨,目的是为了增加质感,家具会显得更亮更细腻。各个部位都要打磨到位,打磨完之后用刷子将浮尘刷掉,特别是凹进去的部位更要清理干净,然后用吹风机将表面吹干净。烫蜡工艺比较复杂。先将土蜂蜡放在容器中加热,将其“熬”成液体。其次,用刷子将蜡均匀地刷在红木家具上,并用热风机反复吹烤,使蜡在270度的高温下浸入木头之中。当然烫蜡时千万要小心不要把家具烫胡了烤焦了,所以烫蜡工艺其实是一门艺术。接着,等木头冷却之后,用一把刀将家具表面的蜡刮尽。最后,对家具表面残留的浮蜡,用布反复擦,擦完后整个烫蜡过程就结束了。
只有保证每一道工序细节都要求到位;才能让每一件产品都成为材质好、器型美、工艺好、韵味佳的传承精品。仙作工匠一直传承匠心;对自己的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不断改善自己的工艺水准;打造一批比一批更优质的红木家具产品,受到了全国各地以及全世界各地红木爱好者的青睐。仙作家具也逐步成为了当代高端红木家具的代表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