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加强军队的正规化建设,借鉴苏联经验,我国于1955年实行了军衔制度。这一制度的实施,初衷是为了更好地管理军队,明确各级军官的职责和权限。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不良风气却在军中悄然滋生。
一些人开始不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本职工作上,而是过分关注肩章上的杠杠和星星,攀比之风盛行。更有甚者,一些高级干部的子弟,竟然也开始比谁的父母等级高,仿佛军衔成了他们炫耀的资本。这种风气不仅严重破坏了军队的团结和战斗力,更违背了毛主席一直以来主张的官兵平等原则。
对于军中这种不良风气,毛主席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深知,一支军队的战斗力,不仅仅取决于武器装备和战术水平,更取决于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意志。而这种攀比和特权思想,正是腐蚀军队战斗力的毒瘤。
就这事毛主席曾多次在公开场合批评这种不良风气。他痛心疾首地说:“我早想搞掉那个牌牌了,没这个照样能行!”在毛主席看来,过去的革命战争里,我军从没有军衔制度,照样能打胜仗。而如今,这种制度却成了一些人仗势欺人的资本,老革命人也变得如此利益熏心,这让他怎么也接受不了。
面对军中不良风气的蔓延,毛主席果断做出了取消军衔制度的决策。1965年5月22日,第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会议决定取消人民解放军军衔制度。当天,国家主席刘少奇发布主席令,公布了这一决定。
取消军衔制度后,全军上下回到了从前革命战争年代干部战士穿同一件军服的老样子。官兵一律佩戴新的全红五角星帽徽和全红领章,现行的帽徽、军衔肩章、军衔领章和军种、兵种、勤务符号均予以废止。这一举措不仅有效遏制了军中的攀比之风,更加强了官兵之间的团结和战斗意志。
毛主席取消军衔制度的决策,并非一时冲动之举。他深知这一决策背后的深意和长远影响。在他看来,军衔制度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军队的管理,但却也容易滋生特权思想和等级观念。这与他一直以来主张的官兵平等原则背道而驰。
此外,毛主席还深刻认识到,军队的战斗力来源于官兵之间的紧密团结和共同奋斗。而军衔制度的存在,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种团结和奋斗。因此,取消军衔制度,恢复官兵之间的平等关系,是加强军队建设、提高战斗力的必要举措。
如今虽然我们已经恢复了军衔制度,但毛主席当年的决策和教诲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