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友谅身处上游、兵力更强,为啥败给朱元璋?两种人生观的交锋

正史漫谈君 2022-09-04 23:17:46

朱元璋和陈友谅本质上是同一种人:都出身自社会底层,都寄希望于在乱世中逆天改命,都心狠手辣、杀人不眨眼。但两人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存在一个巨大差异,注定了他们的不同归宿。

从出身来看,陈友谅、朱元璋两人可谓惺惺相惜。老朱的乞讨和尚身份无须赘述,陈友谅则是沔阳渔家之子,祖父还曾入赘,这样的出身可谓低贱。

元末的乱局,让这两个可怜的人得到了通过努力改变人生的巨大契机,他们纷纷加入红巾军,陈友谅属于西系列,朱元璋属于东系。不过,经由相似的起点,二人却形成了截然相反的待人处事方式。

陈友谅精明能干,精通权谋,而且完全不介意充分展露自己的这些特点。究其发家史可以看出,他热衷于权术、行事不择手段,压根不把传统的道义、仁德放在眼里,以高度的、纯粹的理性,孜孜不倦于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比如,最初,他追随徐寿辉的部将倪文俊,两年后就寻找机会将其杀害、取而代之;又过了三年,随着自己羽翼渐丰,陈友谅干脆直接残杀了在各路起义军中拥有很高声望的徐寿辉,其后自立为帝、国号大汉。

除了粗暴的弑主自立,陈友谅对部下也极为冷血,史书称他“性雄猜,好以权术驭下”,即根本不相信部下、纯粹以权术驾驭他们。

此外,虽然出身社会底层、深知民间疾苦,但掌权后的陈友谅并不体恤民情,为了攫取最大化的战争资源,他横征暴敛、疯狂搜刮,被他统治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以上表现,充分体现了陈友谅的极端精明与现实。但身为政治家,这种人生态度可谓短视,看似获得了短期利益,但长期损失却不可估量。

如,徐寿辉不仅是陈友谅的大佬,而且在各路义军中极具号召力,陈友谅弑主夺位,引来了内外各股势力的不满;后来刘伯温在分析各股力量时就曾指出:“友谅劫主胁下,名号不正”。为了巩固自己权位的正当性,狡猾的陈友谅在杀害徐寿辉之后就不断征战、穷兵黩武,试图用高强度的外部压力、逼迫自己的部众保持团结。

对部下的不信任,也让陈友谅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他曾中了朱元璋的离间计,杀害了得力干将赵普胜之;后来在鄱阳湖之战败给朱元璋后,对于左、右金吾将军提出的两种完全相反的建议,性格多疑的陈友谅却两不采取,导致他们都投降了朱元璋。

得位不正,又失去了部下、老百姓的信任,陈友谅的地位完全依靠权术与武力强行维持,这种方式怎能长久?

与赤裸裸的陈友谅相比,朱元璋走的是安全相反的路子。

比如,对待曾经的大佬,朱元璋让人找不到话柄。当初的带头大哥郭子兴虽然对朱元璋既拉拢、又防备,但朱元璋从未跟其撕破脸,起码在面子上保持了尊重。后来郭子兴病死,朱元璋几乎全面继承了其势力;当韩林儿被刘福通立为帝(小明王)后,朱元璋也奉其为主。

对待人才,创业期间的朱元璋可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他不断网罗各种文武人才,甚至还专门修建了礼贤馆来负责接待知识分子。这种求贤若渴的态度,让朱元璋大受脾益,在发展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总能获得部属们最为聪慧的建议,事业发展事半功倍。

对于老百姓,出身社会底层、饱尝民间疾苦的朱元璋有着充分的认识。他把义军比作鱼儿,而把老百姓比作水,而水则是鱼儿健康成长、发展壮大的最基本要素。因此,他与陈友谅反其道而行之,约束队伍、体恤百姓,以仁义收得民心,为日后平定天下、治国安邦奠定了坚实基础。

因此,与注重眼前利益、吃相难看的陈友谅相比,朱元璋更能隐忍、懂得包装、更有长远眼光。由于这一关键差异,身处元末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犬牙交错的军事态势,目光长远的朱元璋战胜短视的陈友谅,可谓历史与人性的必然。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