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中医白长川师承教育及学术思想交流会在沈举行

辽沈晚报 2025-04-15 07:06:34

白长川教授正在授课。 本报记者 郑爽 摄

本报讯 记者郑爽报道 “我现在吃口牛肉都要思前想后,这病真是太折磨人了。”深受干燥症困扰十余年的陈女士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终于看到了希望的曙光。4月12日至13日,“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全国名中医白长川师承教育和学术思想交流会在沈阳举行,陈女士的病例成为了现场讨论的焦点。

由辽宁省中医药管理局指导、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主办、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承办的这场学术会议,吸引了全国24个省、市的125名中医专家,通过病例会诊、教学查房和学术研讨,共探中医药守正创新之路。“免疫系统若已‘烽火连天’,岂能再添‘薪柴’?”面对陈女士的疑难病例,白长川以《伤寒论》《金匮要略》经方为基,创新配伍药材,提出“以通破滞”的治疗思路。

白长川从医六十余载,擅长疑难杂症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医术精湛享有盛誉。在白长川看来,中医药事业要持续健康发展,必须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中医药人才,为此,他一直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传播中医药文化,将自己多年习得的中医经验倾囊相授给年轻的医生,已培养国内外传承弟子300余名。自2019年白长川名医工作室落户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以来,每周三天的现场及远程跟师学习,显著提升了医院的中医理论和实践水平,极大促进了中医医生的快速成长。

白长川教授在师承教育上不懈的努力和丰硕的成果,第二届国医大师孙光荣和第四届国医大师南征都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赏。孙光荣在讲话中指出,师承教育是中医药学传承创新发展的不可替代的方式。数千年来,中医药学主要通过师承教育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医药领军人才和骨干人才,才能使中医药学生生不息,爬坡过坎,发扬光大。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