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问题不能简单倒推来讨论。我们看历史书是上帝视角,而书中的人并不是。我们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和能力,抛开现代专业知识不谈,古人的只比我们高不比我们低。
在秦末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上,刘邦与项羽无疑是其中最为璀璨的双星,而其中鸿门宴更是最华丽的乐章。现在每每提及此事,大家最遗憾的一件事情就是,在鸿门宴上,项羽为何不杀刘邦,就此放虎归山,但实际上却是即便是项羽杀了刘邦,项羽也没有机会一统天下。由于项羽在鸿门宴上没有杀刘邦,最后恰恰是被刘邦所灭。用这件事去指责项羽,其实是用事后去衡量事前。这显然说不过去。
这里有一点必须说明的是。项羽是贵族出身,是传统的旧秩序守护者,代表的是旧势力的代表。也就是说项羽他崇拜的是春秋时期的霸主,所以他分封各路诸侯,自己也是一路诸侯,只是自己是新的春秋霸主。项羽杀害义帝。而自己没有急着称帝,还有一点就是实力不足。当时各路诸侯都还在,如果项羽此时将刘邦杀掉,势必引发各路诸侯人人自危,天下必然共同反对项羽,再就是杀了刘邦一个人并没有多少用处,他的势力和体系还在,杀一个刘邦于事无补。从这个角度来看,你就知道项羽不可能杀刘邦。刘邦是独立的诸侯王,地位上基本与项羽持平,而且有功无过,项羽凭什么去杀他,他可以打压,但是项羽是没有资格去杀刘邦。
此时的其他诸侯基本上没有一统天下的意图,就想管好自家一亩三分地,现在谁想一统天下谁就是秦始皇,势必成为天下众矢之的。但这里刘邦与项羽不同,刘邦代表的是新兴的地主阶级,他是唯一想一统天下的诸侯。即便是没有刘邦,也会有李邦,王邦和项邦的,历史大势总是前进的,只是恰好那个时间段出现了一个最合适的刘邦而已,一个人的成功啊,当然要靠个人奋斗,更要看也要看历史进程。在当时帝制和分封制也不矛盾。在刘邦看来,周朝亡于分封,而秦朝亡于郡县。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刘邦吸取前朝的教训,西边实施郡县制,东边实施分封制。以郡国并行制度取得平衡。但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度已是必然。
鸿门宴上的主角是项羽和刘邦,但实际上还有其他诸侯王都在,但在当时,大家都是一路拼杀出来的,又有哪个是等闲之辈。秦末,是一个奇迹的时代,在这个时代,无数身份低微的人抓住时机就看可以成为一方霸主。当时大家的实力都差不多,项羽就算实力大,也大的不多,而项羽的分封格局是各派利益博弈的产物,也是项羽无奈的选择,而并不代表它会稳固,最后崩溃也是必然的。如果此时项羽敢杀刘邦,当时的鸿门宴就会成为战场。即便是后来刘邦登基,也不得不分封了以韩信为首的七个异姓王,也可见当时分封制惯性之大。
可以说,鸿门宴实际上最大的赢家毫无疑问是项羽,鸿门宴这就是一场特殊的外交谈判,项羽与刘邦通过这场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刘邦向项羽臣服,项羽不费一兵一卒收取了关中,并且彻底击败了怀王,成为真正的天下共主,其次是刘邦,刘邦以退为进,保住了自己的政治地位,事后项羽加封的汉王。说白了,鸿门宴本身来说,项羽并不想杀刘邦,根本就没有这个意思,即便他意识到,到刘邦是他的敌人,项羽都不能杀刘邦。当时他只是需要刘邦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让他有下台阶,而鸿门宴的精彩就在于司马迁写得太过出彩。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