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抗盐栽培,渤海湾滩涂,暗管排盐,电导率

老刘聊三农 2025-02-27 10:37:38

甘蔗抗盐栽培:渤海湾滩涂的新探索

在种植领域,甘蔗是一种备受关注的作物。甘蔗茎秆粗壮,汁水丰富,是制糖的主要原料,同时在很多地区也被用于直接食用或加工成各种特色食品。它喜高温多湿的气候环境,对光照要求较高。不过,甘蔗在生长过程中也面临不少挑战,特别是在盐碱地的种植,这可是种植甘蔗的一个大痛点。

就拿在我老家河南,有些靠近黄河边的盐碱地来说,以前想在这些地上种东西特别难。我邻居老张,曾经试着在那片盐碱地种棉花。刚开始的时候,满心期待,精心照料着。可是才过了3天,棉花苗就有点发蔫了。到了7天,好多苗都死了。老张很纳闷,他也不知道为啥,只知道那块地的土有点涩,种啥都不旺。后来和农业专家交流才知道是盐碱度太高,普通作物根本没法好好生长。

那在渤海湾滩涂这种典型的盐碱地,甘蔗能不能种呢?其实还真有不少人在探索这个问题。渤海湾滩涂地域开阔,地形平坦,但由于其地处海边,土壤盐分含量高,这是制约很多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对于甘蔗这样的热带和亚热带作物来说,在这里种植简直是个巨大挑战。不过,暗管排盐技术给甘蔗在这里的种植带来了一丝希望。

暗管排盐是一种改良盐碱地的有效手段。简单来说,就是在地下埋设一些带有孔眼的管道,通过这些管道把土壤里多余的盐分排出去。但是这个过程不是那么容易的,需要考虑很多因素,比如管道的铺设密度、深度,还有排水的方向等。而且在使用暗管排盐后,土壤电导率这个数据就非常关键了。电导率能反映出土壤中盐分的含量。电导率越高,说明土壤盐分越高,也就越不适合大多数作物生长,当然也包括甘蔗。

我们先来看看在一些成功的盐碱地改良案例中,电导率是如何变化的。在山东东营的一块试验田,最开始的电导率特别高,那土壤的咸度就像海水一样。刚开始的时候,土壤里的电导率高达10毫西门子/厘米以上。在这个田里种甘蔗就像让鱼儿离开水一样艰难。但是经过几年的暗管排盐,同时配合上其他改良措施,比如添加有机肥料、进行土壤耕翻等。到了三个月后,土壤的电导率降到了5毫西门子/厘米左右。这个数值虽然还不是特别理想,但已经能让一些耐盐性较强的甘蔗品种初步扎根生长了。

说到甘蔗的品种,其实有好多不同的品种可以选择来进行盐碱地种植的探索。比如说常见的台糖系列,这个系列的甘蔗产量高、甜度高,在广东、广西等地的糖厂甘蔗种植区很常见。还有桂糖系列,它在耐旱和一定程度的耐盐方面有一定表现。另外,像黑甘蔗这种比较受大众喜爱的水果甘蔗,它的皮薄肉脆,但耐盐性相对较差。还有紫皮甘蔗,它除了含糖量不错外,还含有一些特殊的营养成分,不过它的生长比较娇贵,在盐碱地种植更是困难重重。

有网友分享过一个有趣的案例。在福建的一个朋友,他家有一块靠近海边的小块地,以前也是盐碱地。他突发奇想,在那块地里尝试种甘蔗。他没有采用什么特别的改良措施,只是按照在普通地里的种植方法种了甘蔗苗。结果一个月后,甘蔗苗长得又矮又细,叶子发黄,完全没有那种在水肥充足地里茁壮成长的样子。他后来意识到可能是盐碱的问题,就去查阅资料,听说了暗管排盐。于是他也开始在自己那块小地里尝试使用暗管排盐。半年后,电导率有所下降,甘蔗苗的生长状况有了改善。

甘蔗在渤海湾滩涂盐碱地种植,除了土壤盐分的问题,气候也是一个考验。渤海湾地区的气温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比较寒冷。甘蔗是热带作物,不太能适应寒冷的天气。所以在种植时间上也要精心选择。如果在冬季来临之前没有做好防寒措施,甘蔗可能就面临冻害的风险。有种植户尝试在11月前完成甘蔗的种植,但是12月突然来了一场寒潮,不少甘蔗苗都被冻死了。后来的经验是,可以选择在气温还比较高的时候提前种植,然后用地膜覆盖等方式来提高土壤温度,保护甘蔗苗。

对比甘蔗和其他一些绿植在盐碱地的种植情况也很有意思。比如薄荷,薄荷很耐盐碱,在轻度盐碱地环境下能生长得很好。我一个朋友在河北沧州种了一小片薄荷在盐碱地,只用了简单的改良土壤措施,比如撒了一些草木灰,薄荷就长得生机勃勃。15天的时候就长出了新的叶片。还有苜蓿草,它的耐盐能力也不错。苜蓿草可以在电导率为8毫西门子/厘米左右的中度盐碱地里生长良好。一个月后,苜蓿草就会长满一小片地。再看看番茄,在一般的盐碱地里,番茄的生长受到严重影响。我在山东德州看到一块盐碱地的番茄试验田,刚开始种番茄的时候,由于没有处理好盐碱问题,番茄苗才种下3天,叶子就卷曲了。最后发现土壤电导率达到了12毫西门子/厘米,根本就不适合番茄生长。

对于渤海湾滩涂的甘蔗种植,在使用暗管排盐后的管理也很关键。比如水分管理,要根据土壤的湿度来合理灌溉。不能过度浇水,以免把盐分又带上来。还有施肥方面,要选择合适的肥料,避免使用过量的氮肥,因为氮肥过多会导致土壤盐分增加。有一个种植户之前不懂这个道理,在甘蔗生长期间大量施氮肥,结果土壤电导率从5毫西门子/厘米上升到7毫西门子/厘米,甘蔗生长也受到了抑制。

在渤海湾滩涂种植甘蔗,还面临着市场竞争的风险。虽然甘蔗有多种用途,但在当地可能已经有一些传统作物种植体系。如果在甘蔗种植没有达到一定规模和效益之前,很难吸引更多的种植户参与。比如在河北的一些滩涂农业区,以前主要是种植棉花和一些杂粮。大家都习惯了这种种植模式,对于甘蔗这种新事物,很多人持观望态度。

那么,在面对渤海湾滩涂这样一个独特的盐碱地环境,如何进一步优化暗管排盐技术来更好地种植甘蔗呢?是继续改进暗管的材料,让它更耐用、排盐效率更高,还是在排盐后的土壤调理方面有新的突破呢?另外,除了暗管排盐,有没有其他的一些辅助手段可以和它配合,更高效地改善甘蔗在渤海湾滩涂的生长环境呢?这都是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