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马旗应急救援:儿童急救与防护知识

沐阳见闻录 2018-11-27 11:18:28

儿童暑热症的急救

症状1:

夏天气温低、湿度大,如果通风不好,肌体散热功能可能发生障碍。

表现为头疼、眩晕、疲乏、高热、呼吸加快。

急救措施:

用冰袋敷额头或温水浸湿毛巾擦拭身体进行物理降温,注意不能使体温骤降至38度以下,以免出现抽搐。同时,每10分钟监测一次,必要时送医院治疗。

症状2:

高温环境下,人体出汗较多,通过体表蒸发的体内液体丢失量大。

患儿容易出现大汗淋漓、虚脱、四肢冰凉、体温低于正常值、血压偏低等症状,严重者甚至昏迷。

急救措施:

立即脱离高温环境,平卧或将头部放低,可以饮用微凉的淡盐水,边做上述急救,边准备送医院治疗。

症状3:

夏季日光中的紫外线直接照射头部,没有任何遮阳措施在太阳底下玩耍的孩子容易出现头晕、头痛、耳鸣、恶心和呕吐,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和嗜睡。

急救措施:

立即将孩子转移至荫凉处,用凉毛巾或凉水袋进行头部降温,一般可很快恢复正常。

儿童外伤出血的家庭急救

如果是表浅的划伤和擦伤———先用干净水清洗伤口,再贴上创可贴或扎上绷带。绷带的压力通常能促使血液在伤口处凝固。

如果出血较多或伤口较深———用无菌绷带或干净的衣服牢牢地压迫伤口。伤口在腿上或手上,要抬起受伤肢体,使伤口高于心脏。经过3—4分钟的直接压迫 后,检查一下血是否止住;如果血没有止住,应该继续压迫伤口。一旦血止住,用干净水或无菌的布轻轻地清洗伤口,以防感染和减少结疤的可能性,然后用无菌绷带包扎伤口。

如果出血不止———在出血很多的情况下,应采取指压动脉止血法,即压迫供应出血区域组织的动脉来达到止血目的。此方法适用于头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

如果是四肢可以用止血带止血,但要注意,放敷料,松紧要适度,标记时间,40-50分钟松开一次!

二:预防破伤风

我国已经为绝大部分儿童接种了白百破疫苗,并在11一12岁时再加强注射。为保证效果,建议每隔10年再注射一针破伤风疫苗。这样,只要在最后一次疫苗注射的5年内,即使孩子受到一次高危险性的外伤,比如:被狗咬了或被生锈的钉子刺伤,也不太要紧。医生在处理时,只需再注射一针预防破伤风就可以了。

三:日常居家,急救物品有备无患

急救物品如:消毒纱垫、绷带和三角巾、医用胶布、创可贴、消毒棉球或棉签、抗生素软膏、剪子和镊子、碘酒和75%酒精、2%红汞(红药水)。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