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底线》正在热播,该剧是大屏幕上少有的司法题材剧,肩负着大命题,全景式展现我国司法改革领域的最新成果,诠释好新时代法官的职责使命,同时还要传播普及法律知识。
该剧一经播出,便引来了观众们的强烈反响,它剧情大部分改编自真实案例,从目前播出的剧情来看,该剧涉及到的都是一些曾经引起广泛关注和讨论的案例,比如主播猝死案、职场性骚扰、辱母案、变更抚养权案,奶茶加盟诈骗案,醉酒坠楼案,以及闺蜜挡刀案等,演员装扮和台词也非常接地气。
该剧将一些熟知的案情从原告、被告、背景、环境等各个角度进行揭露,让观众知道,原来我们曾经所了解的信息并不全面,也可能不是事实,很多时候,我们广大观众只是被一些自媒体带了节奏。法官宋雨霏在判雷星宇辱母杀人案时,慎之又慎,却还是被网暴。
方远为判离婚子女归属案,徒手抱娃2个多小时,手臂都快废了,蕞后却被孩子撒谎欺骗而判错,还被投诉,改判。
叶芯为了奶茶店伸张正义呕心沥血,蕞后虽然没办成,却也被当事人怪罪。
看到剧中各位法官们呕心沥血为当事人着想,到头来却被误解和辱骂,甚至一些不明真相的媒体带节奏网暴,真心替他们觉得委屈。但引发观众关注的刘鑫案改编的故事,似乎不算成功,没能将真实事件的冲突展现出来,影响了该片段剧集的精彩程度:首先,坚持要为受害者伸冤的人由现实中的受害者母亲,变成了受害者丈夫,这个改动不合理这个改编据说是为了保护现实生活中的母亲,但麦子觉得,这样的改编变动太大,母亲失去独女的痛,与丈夫失去异地妻子的痛,这两种痛似乎完全不同,更不能相提并论。虽然不能否认现实生活中确实有感情深厚的夫妻情,但现实中这两种感情就是无法替代,无法引起共情,老年母亲失去独生女的痛是无法替代的,而年轻小夫妻失去另一半的痛,说来残酷,但懂的都懂。其次,剧中丈夫的角色牵强,可能是编剧塑造角色不够丰满,也可能是演员演绎不到位,没有代入感。看看剧中这个丈夫,在说一定要告葛晴晴时,说自己从小父母双亡,什么都没了之类的,理由有些牵强。
而表情也是一直瞪着一双大眼睛,没有准确的情感表达,既没有深刻的悲伤绝望,也没有极度的愤怒仇恨,麦子看剧中,始终觉得完全没有代入感,无法共情,甚至有些尴尬。这跟现实生活中的江歌妈妈要告到刘鑫的执着表现,相差太远了。而辱母暗中饰演雷星宇的演员的表演就更精彩一些,镜头一现,永远是红着眼眶,展示的感情非常到位,总能引起人的共情和怜悯,反正麦子是看出了眼泪。
再者,饰演刘鑫的女演员过于漂亮,楚楚可怜,看她的表演,看不出自私丑陋。如果不是剧情指向,甚至会觉得她的一系列表现也确实无辜,整个故事下来,有点硬凹剧情的感觉。
私以为,如果该故事的播出,是为了让大家看到一个自私丑陋的人的真实嘴脸,那她就不应该被美化。当然,剧集改编虽然来源于现实,但却不可能完全现实,要考虑到的原因也是方方面面的,在各种限制条件下又要尽可能地将真实情况展现出来,让观众有所收获,有所思考,已是非常难得,我们也不能太过严苛。看了该剧,麦子还是学到了很多道理:1、作为普罗大众,我们可以为正义发声,但很多时候,我们不是当事人,也没有上帝视角,我们更多的应该是有自己独到的思考,以及对相关部门有足够的信任,不能人云亦云。2、互联网、自媒体可以是正义发生的平台,也可以是不法分子利用的平台,我们要理性看待它,合理使用它。3、没事多学习一些法律知识,能让我们少走弯路,少被骗,准没错。4、吃瓜群众要理性吃瓜,多看少说,不要因自己的无知,被有心之人利用,被带了节奏,一不小心沦为网暴的工具。整体来说,麦子认为,在欣赏精彩剧集的同时,还能学到不少法律知识,引发一些思考,《底线》还是非常值得一看的。对此,大家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