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今儿聊点儿实在的,关于那些年我们追过的定期存款。记得小时候,跟着爸妈去银行,那队排得长长的,大家都是来存那个传说中的“定期”的。那时候,听着银行工作人员一本正经地解释什么是“定期存款”,心想:哇,原来把钱放在银行,时间长了还能多出来钱,真是太神奇了!
然而,转眼间,移动支付如同春风一夜来,吹走了那些排队的日子。我也从那个不懂事的小屁孩变成了每天手机不离手的大人。银行APP成了我的新宠,点点手指,钱就能生钱,谁还去银行啊?
但是,啊,总有“但是”,最近听说定期存款的利率又下调了。这事儿让我开始琢磨:是不是该跟定期说拜拜了?
咱们不妨来聊聊,为啥定期存款,这老朋友,现在看来有点儿不那么亲切了呢?
过去,定期存款就像是那个靠谱的大哥大姐,承诺给你安全感和稳定的小幅收益。但现在,呵,这利率,简直是个笑话。你说,咱把钱存银行,银行还给的利息,连通胀都追不上,这不是明摆着让钱贬值嘛!再说,人生哪有一帆风顺的?万一需要用钱,那定期存款可就不那么给力了。提前取,利息就打回原形,算的是活期的利率。这不就是典型的“束手束脚”嘛!
然后,咱们再说说市面上的流动性。现在,央行为了刺激经济,维持低利率政策,这意味着,如果你继续把钱存定期,那收益率比起来,更是让人心寒。
你看,前几年,银行还能在基准利率上小幅“动动手脚”,给你点甜头。现在呢?平均收益率2.45%,五年期的还和三年期一样,这操作,直接把想存长期的人劝退了。
老实说,回想二三十年前,那时候的定期存款收益率高得很,跟现在的一些低风险理财产品差不多。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信,但那时候,把钱存银行,真的是个不错的选择。
现如今,放在银行的钱,你不如考虑下理财产品。当然,理财产品种类繁多,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选择也得因人而异。比如,我自己,就是从一知半解到现在略懂一二的过程。
我开始尝试分散投资,不再把所有的钱都压在一棵树上。股票、基金、债券,只要是能在保证一定安全的前提下带来更好收益的,我都会考虑。
说到这儿,可能有人会问,那理财产品怎么选呢?嘿,这就是个技术活了。我的原则是:做足功课,不贪高收益,注意分散风险。比如基金,我会选择那些管理团队稳定、历史业绩良好的;股票,我更倾向于那些基本面强、市场前景好的公司。
当然,理财就像是种田,既要下种子,也得防虫害。市面上的理财产品千千万,不是每个都适合你。重要的是,要清楚自己的财务状况,知道自己能承受多大的风险。
至于我家老人,虽然他们对新鲜事物的接受速度慢了点,但看到我这样做,也开始慢慢接受不再全部依赖定期存款了。毕竟,时代在变,我们也得跟着变,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