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瞧瞧陕西老哥这波操作,简直是“醋坛子打翻式考古学”的教科书级别示范啊!咱来好好扒一扒这背后那让人笑掉大牙的动机。
先说这油泼面味的胜负欲,自家门口的石峁遗址那可厉害啦,早于二里头 500 年不说,城墙号称能防恐龙,青铜器都能当祖传宝贝。可倒好,夏朝这“文明初代目”的帽子被河南给抢走了,换谁不得跟个护食的小狗似的喊:“额滴!额滴!都是额滴!”这落差感,就好比本来以为自己是武林盟主,结果发现盟主之位被隔壁村的给占了。
再看看精神周朝人设崩塌这事儿。司马迁都说了“三代之居皆在河洛”,陕西朋友估计自动把这话翻译成“三代之居都在我西周老巢隔壁”。结果现在发现夏商周三代就周朝在陕西 C 位出道,这不得急得跟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恨不得给《史记》出个陕西话注释版,强行把夏朝也拉到自己地盘上。
地图炮后遗症也是一绝。按某些神奇理论,夏朝得在黄土高坡上建都才叫正统,河南平原就成了“夏朝驻伊洛办事处”。要不下次直接给二里头遗址挂牌“夏朝河南分公司遗址”得了,说不定陕西老铁一看到,能像见到失散多年的亲人一样点头称是。
学术圈吃瓜综合症更是让人啼笑皆非。考古专家许宏教授就说了句“二里头可能是商代早期”,到了陕西就被解读成“看!专家都说不是夏!”可人家原话是“极有可能是夏”,这传话到了陕西,就变成“许宏连夜投奔兵马俑”,整个一谣言的变形金刚。
还有文旅 KPI 焦虑,陕西有兵马俑坐镇,要是河南再弄个“最早中国”的 Title,老陕的旅游宣传语就得从“千年古都”降级成“周朝养老院”咯。要不两地合拍个《夏都去哪儿》综艺,让二里头和石峁 PK 一下,那收视率绝对能把宫斗剧秒成渣渣。
最后友情提示一下哈,按照这逻辑,大禹治水都得先考个黄土高原水土保持证,夏桀的酒池肉林都得改成陕北窑洞风格。毕竟在部分老陕眼里,河南连烩面里放的海带都是“东夷文化入侵”,这小心眼,比针鼻儿还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