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春莲:最美刘三姐扮演者,敛财76万,终被枪决

可可儿研习社 2024-12-04 03:54:55

请用您发财的金手指,点赞走一走,暴富到永久,上点关注下点赞,不想暴富很难办

谁能想到那个曾经以一曲《刘三姐》红遍大江南北的绝代佳人,最终会在法庭上走向生命的终点?

1992年4月37岁的程春莲接受死刑判决时,她依然保持着倾城的容貌,但再也不是那个让观众如痴如醉的"歌仙"了。

短短几年间从万众瞩目的明星到身陷囹圄的阶下囚,这位"最美刘三姐"究竟经历了什么?

76万元真的值得用生命来交换吗?

说起程春莲的早年生活,可真是个标准的"穷孩子励志故事"了。

家里穷得叮当响,但这个倔强的姑娘从小就展现出了不一般的艺术天赋。

在学校的文艺活动中,她就像一颗耀眼的明星,浑身上下都散发着光芒。

那时候谁都能看出来,这姑娘骨子里就带着表演的天分,浑身都是戏。

别的孩子放学撒欢玩耍,她却总是一个人在教室里对着镜子练习表情和动作。

这股子劲头看得她的老师们都直摇头感叹:这孩子,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料。

虽说家境不好但程春莲的父母可不是那种"穷人思维"的主。

得知女儿有表演天赋后,他们二话不说东挪西借,硬是凑齐了学费,把闺女送进了艺术学校。

在艺校里程春莲就像一条游进大海的鱼,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天地。

那股子拼劲儿真不是盖的,练功房里天天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功夫不负有心人,凭着这股狠劲她成功挤进了国家舞蹈演员的队伍。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这可是多少文艺青年梦寐以求的金饭碗啊!

而最让人没想到的是,老天爷给她开了一个更大的玩笑。

在70年代《刘三姐》这部音乐电影开拍,程春莲惊艳试镜,一举拿下女主角。

那时候可是没有修图美颜的年代,程春莲那张脸那股子灵气,直接就俘获了所有人的心。

当时的电视机还是稀罕物,但《刘三姐》的名气却传遍了大江南北。

程春莲那清亮的歌声,灵动的眼神配上刘三姐的角色简直就是天作之合。

一时间她成了万众瞩目的明星,走到哪都能听到路人的私语:"快看,是刘三姐!"

要说这戏剧圈里的日子,可不就是程春莲人生的巅峰时刻嘛。

谁能想到这样一个被命运之神眷顾的姑娘,后来会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呢?

娱乐圈的光环终究敌不过现实的骨感。

那时的程春莲看着自己的工资单,心里别提多憋屈了。

"凭啥我这么红工资却这么低?"这个想法像根刺一样,天天扎在她心里。

每天走在街上被人认出来喊"刘三姐",可兜里的钱却不够买件像样的衣服。

这落差感真是让她越想越不是滋味。

说来也巧那会儿深圳刚好成立了经济特区,到处都在传:去深圳打工,分分钟变成小富婆!

这诱惑对程春莲来说,简直比蜜糖还甜。

一咬牙一跺脚她做了个在旁人看来"疯狂"的决定。

"咱不演了!"程春莲把这句话说得特别干脆。

就这样带着一身演艺圈的"傍身"本事,她南下深圳准备大干一场。

刚开始她选择了销售这行,心想着:凭自己的名气,还不是手到擒来?

确实"刘三姐"的招牌还挺好使,客户见了她都格外给面子。

可是光靠卖东西赚的那点提成,根本填不满她对财富的渴望。

每天看着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个个都像是在追逐财富的浪潮中冲刺。

而她却感觉自己像是被钉在原地,怎么跑都追不上别人的步伐。

就在她快要对这个选择失望透顶的时候,1988年一个改变她命运的人出现了。

梁某一个在石油公司任职的"贵人"。

这时的深圳正值石油供应紧张,有门路就能赚大钱的关键时期。

程春莲敏锐地嗅到了机会的味道。

望着镜中依旧明艳动人的自己,她的脑海中闪过一个危险的念头。

对于程春莲来说,用美色换取利益,不过是演艺生涯的另一种延续罢了。

只不过这次的"演出",观众从台下的万千群众,变成了某个特定的目标而已。

梁某就是她精心挑选的第一个"观众"。

那时候的石油可是个紧俏物资,全靠计划供应谁要是能搞到货源,那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程春莲很快就掌握了这门"生意经"。

白天是衣着光鲜的销售精英,晚上就变身花蝴蝶,在各种饭局上周旋。

那些想要石油资源的老板,哪个不是举着酒杯满脸堆笑地恭维她?

不得不说程春莲对这种权色交易玩得炉火纯青。

以前演戏时学的那套表情管理,在这种场合简直就是如虎添翼。

短短几个月她就搞定了好几笔大单子,口袋里揣进了几十万。

要知道在那个年代,几十万可不是小数目,够普通工人干几辈子了。

尝到甜头的程春莲,胃口也越来越大。

她开始频繁出入各种高档场所,专门寻找那些有实权的目标。

白天看她西装革履、谈吐优雅,谁能想到晚上就在会所里和各路大佬谈笑风生?

一来二去和她有过"交集"的男人越来越多。

每一次交易都让她的胃口膨胀一分。

那些年攒下的人脉和关系网,让她在石油走私这条道上越走越顺。

钱来得实在太容易了,程春莲完全忘记了自己曾经是那个单纯的"刘三姐"。

可是这世上从来没有不透风的墙。

就在她以为自己能一直这样左右逢源的时候,一封匿名举报信打破了这场繁华梦。

调查结果显示短短一年时间,程春莲通过非法交易获利就高达76万元。

这个数字在当时简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

而这也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站在法庭上的程春莲,依然不死心地为自己辩解。

她声称那些石油都是自己辛辛苦苦跑来的货源,那些钱不过是朋友间的礼尚往来。

然而这些苍白的辩解,在铁证如山面前显得那么可笑。

法庭上的她还是那么光彩照人,37岁的年纪保养得宛如少女。

只可惜这次她的观众不是那些追捧她的影迷,而是一群冷面的法官。

当死刑判决下达的那一刻,整个法庭鸦雀无声。

谁能想到这个曾经让观众如痴如醉的"刘三姐",最终会以这样的方式谢幕。

说起来程春莲的悲剧并非个案。

在那个特殊的年代,多少人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迷失了自我。

从一个受人尊敬的艺术家,到一个利欲熏心的商人。

这转变的背后折射出的是人性中最脆弱的一面。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句古训放在今天依然发人深省。

76万元对现在的人来说可能不算什么天文数字。

但在当时的环境下,这笔横财足以让一个人迷失本心。

程春莲的故事就像是一面镜子。

它告诉我们:名利场上,一念之差便是天堂地狱。

当你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时,究竟该何去何从?

金钱真的比尊严和生命更重要吗?

也许程春莲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在扪心自问这个问题吧。

她的悲剧不正是这个时代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警示吗?

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 阅读:0

可可儿研习社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