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中国研制原子弹,金庸为何发文嘲讽:还不如多做几条裤子穿

甲子光年 2024-11-02 15:19:40
在20世纪60年代,当新中国正面临着严峻的国际形势,举国上下齐心协力研制原子弹以保障国家安全时,一位文坛巨匠却公开发声反对。

他就是金庸,一个在武侠世界里挥洒自如的大家,却在现实世界中因一篇社评引发了轩然大波。他为何嘲讽当时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陈毅的“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言论?

20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美苏两大阵营对峙,冷战阴霾笼罩全球。新中国成立后不久,便遭遇了来自美国的多次核威胁和核讹诈。

1950年代,美国在朝鲜战场上使用核武器进行威胁,更在1964年进行了大规模的核试验,其核武实力令世界震撼。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研制核武器成为了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决策,是维护民族尊严和领土完整的必要之举。

1963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长的陈毅,在面对国内外复杂局势时,毅然提出了“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的著名言论。这句话不仅表达了新中国在核武器研制上的坚定决心,也反映了当时国家面临的严峻挑战。

然而,就在陈毅发表这一言论的两天后,金庸在《明报》上发表了一篇社评,嘲讽陈毅的言论。认为中国不应该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核武器研制上,而应该更关注民生问题。

金庸的嘲讽并非没有依据,他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对当时国家经济困难的担忧。然而,回顾中国原子能研究的历程,我们不难发现这一决策背后的艰辛与无奈。20世纪40年代中期,中国科学家就开始了原子能的研究工作。

1956年,中国制定了发展原子能事业的计划,并积极争取苏联的援助。然而,到了1959年,苏联单方面撕毁了协定,撤走了专家,给中国的原子能研究带来了巨大困难。赫鲁晓夫甚至挖苦说:“中国如果勉强要制造原子弹,人民将会连裤子都没得穿。”

面对这样的困境,中国科学家和科研人员没有放弃,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这一壮举不仅震惊了世界,也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家安全。

然而,金庸并未因中国原子弹的成功而改变其观点。相反,他在1963年的社评中强烈反对中共试制原子弹,并因此与左派报纸展开了激烈的笔战。金庸认为,中国应该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民生改善上,而不是追求核武器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他多次发表社评,强调“就算得到几枚袖珍原子弹又有何用处?还是让人民多做几条裤子穿吧!”

《文汇报》等左派报纸对金庸的言论进行了严厉批判。他们指出,金庸作为中国人,却站在了国家的对立面上,利用中国人的身份装成一副悲天悯人的伪善面孔。而《新晚报》的作者羊朱则以更为温和的态度批判了金庸的观点。他认为,“裤子固要,核子也要”,在保障民生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面对左派报纸的批判,金庸并未退缩。他在10月底、11月初继续发表社评,坚持自己的看法。他强调,应该全面、坚决、彻底、干净地销毁全世界所有核子武器,认为中共制核弹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金庸甚至表示:“纵然无裤也要核论,对全国人民极为不利。”他担心,一个人民没有裤子穿的国家,即使勉强制造了一两枚原子弹出来,这国家也决计不会强盛。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国际形势的变化,左派报纸对金庸的批判逐渐减弱。这或许是因为他们意识到,金庸虽然关注民生问题,但在国家安全这一大局上确实有所欠缺。同时,随着中国原子弹研制成功的喜悦逐渐传遍全国,人们也开始更加理性地看待核武器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金庸的反对意见并非毫无道理。他作为一个文人,更加关注民生疾苦,希望政府能够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改善人民生活上。这种关注民生的情怀是值得肯定的。然而,金庸在看待中国研制核武器的问题时,显然忽略了当时复杂的国际形势和国家安全的紧迫性。

在那个年代,核武器不仅是国家实力的象征,更是维护国家安全和民族尊严的重要手段。面对美国的核威胁和核讹诈,中国必须拥有自己的核武器才能在国际上站稳脚跟。因此,陈毅的“当了裤子也要造核子”言论并非一时激愤之言,而是基于国家战略高度的深思熟虑。

相比之下,金庸虽然关注民生问题,但在国家安全这一大局上却显得有些短视。他过于强调民生的重要性,而忽略了在国际竞争中国家安全的基础性作用。这种片面强调民生的观点,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结语

回顾这段历史,我们不难发现,金庸与陈毅之间的“裤子与核子”之争,实际上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对于国家安全与民生保障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金庸的嘲讽虽然略显偏激,但也体现了文人对于民生问题的深切关怀。而陈毅的坚定决心,则彰显了新中国在国际压力下维护国家安全的坚定立场。

如今,当我们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这段往事时,或许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两者的观点。国家安全与民生保障并非对立的两面,而是相辅相成的整体。在国家安全得到保障的前提下,才能更好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同样地,民生的改善也能为国家安全提供更加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应该在维护国家安全的同时,不断推动民生事业的发展,让人民过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这或许才是对那段历史最好的诠释与反思。

0 阅读: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