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介绍的案例,是一个50年代的40老房,老房是委托人父母分配的职工宿舍楼,如今房子墙皮脱落,各种设备老化,老物件堆积,居住环境对老人而言已经有些不友好。
委托人不想再让父母居住在这样的环境下,因而找到了节目组。
房子的房龄有60多年,家具基本都超过30岁,
墙体返潮墙皮脱落,不到2㎡的传统蹲厕,发霉发黑……
而且家里囤积的东西太多太多,大到自行车洗衣机电风扇、小到一颗螺丝钉,找个东西随时上演翻箱倒柜。
随便父母渐渐年迈,无论是记忆力还是体力,都大不如从前。
委托人就想趁父母现在还能算硬朗,把房屋改造这事完成,让劳碌一辈子的父母能安享晚年。
改造后卧室:分床睡设定
考虑到老人年龄越大,生活差异越大,设计师做了日后可能分床睡的设定。
分床前:一个卧室+一个客厅。
分床后:两个卧室,甚至隔壁再加张床,作为一个护工卧室。
客厅
设计师在新房里安装了上下轨道系统和移门系统。
老人畏寒,秋冬取暖一定要保证,之前的房子供暖很差。
这次设计师不仅在全屋铺设地暖,还安装了采暖炉,作为市政供暖的补充。
过道:
老两口日后不排除有坐轮椅的可能,家里所有通道的宽度都在0.8m以上,双手操作轮椅也可轻松通过。
且要保证地面平整,方便操作轮椅。
而且老人平衡系统差,当迈步都费力的时候,一点点高低差都可能导致老人摔倒。
一个简单的抬手动作,对老人来说都会很困难,所以全屋的开关高度调整为1.1m(正常为1.3m)。
弯腰同样是个挑战,地面常规插座0.3m,适老房屋则提高至0.6m。
即使日后坐轮椅,也能伸手够到开关。
室内照明:
老人视力下降,感光越来越不灵敏。
设计师将房屋照明提高到600-800勒克斯(普通成年人150-300),以满足老人的视觉需求。
沙发倒脚:
心细如设计师。
在沙发下方都设计了倒脚,方便老人站起。
老人缓慢站立的时候,双脚会惯性后倾,这种设计对老人更为友好。
卫生间:
人老后肌肉萎缩,下蹲会变得异常困难,原来的蹲便必须改成坐便。
除此之外,设计师在智能马桶的两侧还设计了隐形把手,拉伸出来可作为老人便后站立的辅助工具。
卫生间做到了干湿分离,淋浴区大小为0.9mx0.9m,足够容纳一位老人,以及一位护工。
下方设计了可折叠小凳子,允许体力不佳的老人洗澡时坐着,四周为warmtouch扶手,摸起来是热乎的,不会冰冰凉。
厨房:
改造后的厨房动线更合理,冰箱取食材——洗菜——切菜——做菜——装盘。
这是根据老两口饮食习惯打造为封闭式厨房,但采用半透明移门设计,不会造成视线封闭。
厨房台面根据老妈的身高,设计为0.75m高,更符合人体工学,老房子的台面过高,老妈日常切菜做饭会很累。
吊柜配备下拉篮,方便取放高处物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