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哪个地方的京剧戏迷最严苛,很多人会想到是天津,我们从两件事来聊一聊。
其一,那就是在过去有一句话,那就是“北京学艺、天津走红、上海赚包银”,其中“天津走红”一句我们就能够明白。天津的戏迷十分严格,但是也真的捧角儿,只有在天津演出取得了成功,那么也就说明你的水平够了,得到了天津戏迷的认可,那么接下来可以去其他的大码头去闯荡了,从这一点能够看出来天津的戏迷是严格的,但是水平也是真高的。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谭元寿先生就曾经提及过,他直言天津的京剧戏迷水平很高,有的水平甚至于不次于专业的京剧演员,所以说在天津演出要十分认真。
其二,那就是我们看过去京剧演员去上海等地演出都要去拜会大亨,但是去天津演出则不同,那就是要去拜会一些著名的票友,他们在天津地界戏迷群体中颇有影响力。
可以说,很多的京剧大师级人物在天津都挨过倒好,例如马连良、谭富英、周信芳、杨小楼、盖叫天、赵燕侠等等这些名角儿都在天津挨过倒好。
天津的戏迷和观众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不论你有多么大的名气,是多么大的角儿,只要是这次演出出错了,那么就会给你倒好。而如果你是年纪轻轻的演员,没有什么名气,但是直言你的演出成功,有可取之处,那么就会给你叫好,这就是天津的戏迷和观众。
胡文阁著名的京剧演员,工旦角,宗梅派,其师承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梅葆玖先生,他最初学习的是秦腔小生,后来是反串歌手,并且名气很大,再之后改唱京剧拜在了梅先生没下,成为了梅派三代的男旦传人。
胡文阁曾经参与了“纪谭”演出,当时演出的剧目是《摘缨会》,他在其中饰演“庄姬”,本来这一角色是阎桂祥老师饰演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胡文阁临时救场。
结果演出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那就是中间忘词了,琴师一遍一遍地拉着过门,这时候台下就已经有倒好了,后来倒好声音越来越大,还有一些戏迷提醒唱词。
然而还有一位大爷喊着“你也有今天”,这也是很可爱。
其实对于这次忘词应该辩证地看待。
其一,那就是观众买票看戏,那么出错了挨倒好没有问题,而所谓的救场什么的这是观众不知道的,也不是观众所关心的,观众最关心的还是演出是否成功。
其二,那就是《摘缨会》这出戏确实不是梅派的代表作品,这出戏也是很少演绎,而胡文阁老师是临时救场,本来这一角色是阎桂祥老师演绎的,所以说当时出现了忘词的现象,这我认为也是可以理解的。
(声明:此文章内容文字系爱传统的少年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谢谢。)
鸟有鸟行,戏有戏规,任何情况下忘词都是不对的
不是梅派的代表作,也就是不会装会充熟的,漏馅儿了[呲牙笑]
吃几十年饭也难免噎食,忘词不新鲜。
救场如救火,可以理解,不过为什么不熟悉的戏也强去救场?找个其他熟悉这场戏的角儿去救场不好吗?说实话摘樱会也太偏门了
真正的大家现编词也不能冷场啊
𠵱𠵱呀呀
二儿的妈妈,快拿大盆来诶,赶上这拨儿了,多烙两糖饼吧[得瑟]天津喜欢相声的人特别多[呲牙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