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积电背债赴美,蔡正元怒斥民进党!

映容看军事 2025-03-08 05:13:28

文︱谢志传

台积电近日宣布将在美国追加投资1000亿美元,建设最先进的芯片生产设施,这一决定在台湾引发轩然大波。财经背景出身的前民代蔡正元对此猛烈抨击,称这是最标准的企业出走,痛斥民进党当局只会充当“跪族”,毫无作为。他指出,原本台积电财务健全,资产2000亿美元,负债500亿美元,股本1500亿美元。而如今,随着美国的压力增加,台积电在美投资不断扩张,使得负债暴增至1500亿美元,资产结构发生巨变。即便未来通过增资来调整,台积电超过一半的资产都将在美国,台湾的半导体产业等于被掏空。

蔡正元进一步指出,台积电目前2000亿美元的资产中,已经有1600亿美元投在美国,而在德国、日本等地的投资总额甚至不及美国投资的一半。如今台积电计划再融资1000亿美元,直接导致资产规模膨胀至3000亿美元,其中1650亿美元投入美国,这一数字远超在其他国家的投资。如此倾斜的投资结构,已经不是企业的正常全球化布局,而是最典型的“被迫出走”。蔡正元质疑,台积电究竟是企业自身的战略布局,还是在美国的逼迫下做出的无奈之举?如果是后者,那台湾半导体的未来令人堪忧。

这一巨额投资背后隐藏的真相是,台积电并非自愿,而是外界压力过大,根本无法拒绝美国的要求。蔡正元痛批,美国总统特朗普一定在心里窃喜,“我连一毛钱都没出,就让台积电投资了1000亿美元!”显然,美国利用政治和安全理由,将台积电的技术和资金直接绑架,让其不得不在美国本土建立更多产线,实质上是让台湾的科技命脉彻底纳入美国的掌控之下。台积电若继续按照美方要求扩大投资,台湾将失去全球半导体产业的主导地位,而美方则能以最小的代价换取全球最先进的芯片制造能力。

民进党当局对此却表现得异常顺从,没有任何作为。郭正亮直言,台湾当局在此事上的态度完全是“跪着的”,蔡正元更是讽刺,民进党根本就是“跪族”,完全没有维护台湾经济命脉的能力。面对台积电不断向美国转移最先进的生产线,台湾政府不仅没有阻止,反而以“深化国际合作”为借口,默许台积电被美国一步步吞噬。民进党当局将台湾的资产和技术拱手让人,美其名曰“全球战略布局”,实则是被美方牵着鼻子走,毫无独立决策权。

台积电作为台湾经济的支柱,其未来走向直接影响整个台湾产业链的命运。然而,在美方的步步紧逼下,台积电的战略决策越来越向美国倾斜,不断扩大的海外投资已经超过台湾本地,导致台湾本土的高科技制造业逐步被蚕食。台积电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先进制程技术,而这些技术若在美国落地,美国政府未来完全可以通过政策施压,将关键的技术资源直接掌握在自己手中。最终,台积电可能会逐步变成美国科技巨头的代工厂,而台湾作为全球半导体重镇的地位将不复存在。

台湾社会对此议论纷纷,不少学者和产业专家都表达了忧虑。他们认为,台积电持续加码海外投资,不仅削弱了台湾本地的半导体生态,还可能导致关键技术和高端人才的外流。台湾的芯片制造能力若被逐步迁往海外,未来台湾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价值将被大幅削弱,届时台湾将失去最大的经济优势,而美国则可以通过掌控先进制程工厂,主导全球芯片市场。长期来看,这种趋势将严重威胁台湾的经济安全。

面对台积电大规模投资美国的现实,民进党当局至今没有任何有效对策。他们不断用“加强国际合作”“提升台湾全球竞争力”等话术掩盖事实,却从未正面回应台湾社会的担忧。实际上,民进党政府的“亲美”政策,早已导致台湾的经济利益被美国一步步蚕食。从军购案到半导体产业,美方一再要求台湾让步,而民进党政府不仅毫无抵抗,甚至积极迎合,完全没有维护台湾经济自主权的意愿。台积电对美投资的本质,不是“拓展国际市场”,而是“被迫出走”,这一点台湾民众必须看清。

台湾的经济命脉绝不能被外部势力控制,台积电作为全球领先的半导体企业,更不应成为美国攫取科技霸权的工具。未来,如果台湾不能掌握自己的产业主导权,任由美方摆布,最终的结果就是被彻底掏空,失去在全球科技产业链中的核心地位。民进党政府必须清醒认识到,台湾经济的根本利益不在于一味向美国让步,而是要维护本地产业的独立性和竞争力。如果继续放任台积电不断向美国输送核心资产,台湾未来恐怕将不再是“半导体之岛”,而只是美国产业链上的一颗棋子,被随时替换和丢弃。

0 阅读:1

映容看军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