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提出“汉字不灭,中华必亡”,90多年后再看,是对是错?

正如历史说 2024-08-23 01:30:38

中华文明,作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历史的长河中曾经展现出了星辰般的璀璨与辉煌。

作为唯一留存到如今的古代文明,中华文明拥有着难以想象的生命力。而作为中华文化中标志性特征之一的中文,更是中华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生命之源。

可就是这样拥有无限魅力和独特韵味的汉字,却曾经被鲁迅先生否定,甚至差点遭国人取缔。

汉字困境

汉字,作为中国独创的古老文字符号体系,自其诞生之日起,便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

汉字从甲骨文的神秘莫测,到金文的庄重古朴,再到篆书的圆转流畅,直至隶、草、楷、行的演变,其历史之上的每一次变革都是对美的追求与智慧的凝结。

它不仅仅是文字,更是艺术的化身,是情感的载体,是中华几千年文明的载体和重要传承工具。

然而,在近代的动荡岁月中,汉字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鲁迅先生,这位被毛主席认为的中国近代“圣人”,在其《新文字之思》一文中,竟以犀利的笔触批判了汉字的复杂性与局限性。

甚至最终,鲁迅先生还得出了所谓“汉字不灭,中华必亡”的奇异观点。

在他看来,汉字作为象形字虽美,却难以适应近代快速发展的社会节奏,其繁琐的书写方式不仅阻碍了知识的普及,更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束缚民众思想的枷锁。

在彼时那个国家积贫积弱、民族危亡的时代,鲁迅先生心急如焚,希望能够尽快让中国通过变革强大起来。

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步,便是广开民智,让传统观念中愚昧的中国人觉醒。而他认为,只有消除了汉字这样繁琐的知识学习门槛,才能推动民众知识水平的提升,拯救国家于水火之中。

鲁迅先生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当时的中国,文盲率奇高,许多民众因无法掌握复杂的汉字而被排斥在知识的大门之外。而文言文的晦涩难懂,更是让知识的传播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因此, 从实际角度出发,在那个迫切需要变革的时代,一种更为简洁、易学的文字体系对于提高国民素质、传播先进思想确实至关重要。

也正是因为这种现实需要,新文化运动,推广白话文运动,才得以应运而生。

废除汉字的决议

彼时中国近代的绝大多数文人,对简化汉字实际上都是持支持态度的。

鲁迅先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希望以拉丁文这样的字母文字为突破口,打破旧有的文化壁垒,让知识的光芒散播到全中国的每一个角落,也就不显得出奇了。

实际上,在那个年代里,除却鲁迅先生支持废除汉字,改为普及拉丁文外,还有不少名人都对此持支持态度。

其中我党的早期领袖瞿秋白,便是其中最为著名的一位。

作为一位常年留学国外,接触苏联文化的知识分子,瞿秋白深刻了解了红色苏维埃的变化。

在过去的沙俄帝国时代,俄罗斯民众与中国百姓别无二致,绝大多数都是文盲,根本不识字。

可在苏维埃建立后,其政府通过大力推行俄语拉丁化改革,大大降低了学习俄语的难度,为全国百姓认字、识字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

即便是像瞿秋白这样的外国留学生,都因此受益,很快完成了俄语的相关学习。

有了这样一个成功案例,瞿秋白自然而然便产生了普及拉丁语的想法。

彼时,除却中国外,原汉文化圈的朝鲜、越南等受此影响,开始将文字逐渐西化,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去汉字化风潮,也进一步推动了中国国内的去汉字化进程。不少名人和专家学者,都云集响应,提出彻底剔除汉字。

当然,鲁迅先生的主张也引起了广泛的争议和讨论。有人赞赏他的远见卓识,认为他为中国文化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重要贡献。有人质疑他的观点过于激进,担心新文字会割裂与传统文化的联系。

作为知名语言学、文字学专家的赵元任先生,便站出来坚定表示要保留汉字。

为了让大家认识到汉字的特殊性和重要性,赵元任先生为此还特意创作了奇文《施氏食狮史》。

通过汉字的特殊性,用一个音描述出了一则精妙的故事,让全国人民认识到了如果失去汉字,将会导致怎样的后果。

也正是在赵先生的极力阻止下,最终汉字只是走上了简化之路,而非彻底消失的结局。

历史的最终结论

多年后,当我们回望那段历史时,不禁要为赵元任先生点赞。奉行去汉字化后的朝鲜、越南、韩国,其最终的下场也被我们看在眼里。

作为去汉字化最为彻底的韩国,如今已经很少人能够看懂自身的古代文化经典。其国民对历史的认知,也因此大受影响,成为了全球知名的史盲和历史虚构家。

在现实生活中,韩国人也因为去汉字化,连别人的名字都无法第一时间确定,只能在他人出示身份证上的汉字后,方能做出最终判断。

而越南,虽然保留了部分汉字和中国文化,但在西方文化的侵蚀下,也变得“四不像”。其保留的汉字,看起来也是歪歪扭扭毫无美感。至于其中的文化传承,更是鲜为人知。

而反观中国,不仅成功在困境中发展起来,还传承下了数千年的悠久历史文化,保留了民族文化的火种。时至今日,汉字之花在世界的舞台上绽放得更加绚烂。

然而,我们也不能因为今天的成功,而因此对鲁迅先生和他那句“汉字不灭,中华必亡”的呐喊,产生什么过激的看法。

今日回望,其理论虽显激进,却也映照出一位爱国者的深切忧虑与急切期盼。每一个人,都是历史的产物,都被历史所制约。我们不能脱离历史实际,去过分苛责一个人眼光“太过短浅”。

他所追求的实际上并没有错,只不过受困于历史局限,忽略了文字本身是民族灵魂的载体,不可轻言废弃。

废除汉字之议,早已成为历史的尘埃,随风而逝。鲁迅先生那颗为国为民的赤子之心,那份迫切改变国家命运的热情,仍值得我们铭记始终。

0 阅读:1

正如历史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