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国会通过了对总统尹锡悦的弹劾案。这个消息如同炸弹一般,瞬间引爆了整个韩国,甚至波及到国际社会。距离预计4月4日宪法法院宣判,已经过去了漫长的百日,这在韩国宪政史上,创下了最长的审理纪录。
这场弹劾案的主角,自然少不了尹锡悦本人,还有共同民主党党首李在明,以及代理总统韩德洙。当然,宪法法院的法官们,国民力量党和共同民主党这些政治势力,甚至连驻韩美军和中国,都或多或少地卷入了这场政治漩涡。
争议的核心在于尹锡悦在戒严风波中的行为合法性,以及总统职权滥用指控。 证人证词与尹锡悦团队的辩护存在严重分歧,让这场审判充满了戏剧性。
一百多天,究竟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审理会如此漫长?这主要是因为案件的复杂性,法官们意见的分歧,以及尹锡悦团队精心策划的诉讼策略。他们要求关键证人二次出庭,并不断质疑程序的合法性,试图拖延时间,寻找翻盘的机会。
民意调查显示,55%的韩国民众支持罢免尹锡悦,而只有39%表示反对。 这种悬殊的民意差距,也反映了韩国社会目前高度对立的政治氛围。支持和反对弹劾的团体在首尔街头激烈对峙,甚至爆发了肢体冲突。为了维护社会秩序,政府不得不采取紧急措施,地铁站关闭,学校停课,无人机禁飞,首尔俨然成了一个高度戒严的城市。
李在明放话,如果尹锡悦复职,将会导致“第二次戒严”,甚至引发“国民流血抵抗”。 他还威胁要推动“双弹劾”,进一步加剧了政治紧张局势。
执政党则回应称“尊重宪法法院的裁决”,同时敦促李在明公开承诺接受最终结果。 然而,这番表态丝毫没有缓和社会紧张的气氛。
4月4日,宪法法院即将做出最终判决。 如果超过6名法官支持弹劾,尹锡悦将被罢免,60天内举行大选。反之,如果弹劾被驳回,尹锡悦将复职,而朝野之间的矛盾将会进一步激化。
法律界普遍认为弹劾成立的可能性较大,朴槿惠弹劾案的先例也为这一预测提供了依据。
这场政治风暴也波及到了国际社会。一些舆论抹黑中国参与推动了这次弹劾,甚至将韩国山火谣言与中国间谍联系起来。驻韩美军紧急辟谣,中国驻韩使馆也发布了安全提醒。
此外,尹锡悦亲信张济元在宣判前离奇身亡,更给这场紧张的局势火上浇油,为这场政治大戏增添了更多扑朔迷离的色彩。
百日审判,韩国正经历一场前所未有的政治危机。无论最终结果如何,这场风暴都将深刻地影响韩国的政治格局和未来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