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司马迁的八世祖,打下巴蜀为秦国供献粮库,可与商鞅媲美功劳

玩电竞的熊猫哥 2020-03-18 14:00:35

春秋战国这段历史如果换一个角度,也可以看成是秦国崛起的历史,在这段历史中出现了很多的名将,我们今天要说的司马错就是其中之一。有些人可能对这个名将有些陌生,但他的九世孙绝对非常有名,他就是后来写史书的司马迁。司马错这人最大的功绩就是打下了巴蜀,这相当于是给秦国打下了一个粮仓,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和商鞅的功劳相媲美。

蜀国内乱

司马错的具体生卒年份不详,是战国中后期的秦国名将,他的伐蜀之战始于张仪第二次出任秦相的这一年,那时候张仪正在考虑如何才能打败韩国,然后蜀国内乱开始了。具体事情是这样的,巴国和蜀国都在中原的西南边,并且两国是宿敌,结果蜀王的弟弟和巴王居然成了朋友。蜀王认为弟弟通敌就去攻打他,然后弟弟逃到了巴国,蜀国军队也打到了巴国。

蜀国的攻势很猛,巴国马上就顶不住了,于是他们向秦国求助,那秦国该不该救呢?这里要说一下秦国和巴蜀的关系,巴蜀虽地处西南,但他们却拥有大片的平原,秦国早就开始觊觎了。只可惜去巴蜀的路特别难走,所以秦国就一直搁置着讨伐的战略,后来秦国边进军中原,边忽悠着巴蜀开辟了一条道路,现在机会来了,秦王很高兴,可张仪不同意。

伐蜀还是伐韩

张仪的意思是伐韩,因为这是他一直在考虑和努力的事情,并且他感觉伐韩的好处太明显了,在打下韩国之后,可以直接夺取二周,然后号令诸侯。而对于伐蜀一事,张仪非常的抵触,他感觉没有必要,因为那里地势险峻,不但不好打,就算是打下来也没有人关注。更何况巴蜀能有多少财富呢?还不如不打,其实不得不说这一次的张仪有些目光短浅了。

和张仪辩论的就是司马错,他虽然是个武将,也知道张仪的厉害,但他一点都没害怕。他知道张仪之所以要伐韩,是想图中原霸业,但称霸的前提是国富兵强,而伐蜀正好可以让秦国变得富强起来。另外巴蜀的兵力和秦国比起来差太多,秦国不会费太多功夫,并且这一次是巴蜀主动提出让秦国出兵,秦国也算事出有因,不会被别人指责,这是个很好的机会。

伐蜀之战

其实司马错分析的很正确,伐韩有些急功近利,而伐蜀则是志在长远,并且和伐蜀比起来,伐韩显然有些不顾道义,很容易引来其他国家的围攻。至此连张仪都得承认,伐蜀比伐韩要好。在一开始的时候巴国只是想让秦国去帮一下自己,结果让他没想到的是,自己这是引狼入室。当然在秦军刚来的时候,他是非常高兴的,因为秦军去打了蜀国。

蜀国号称戎狄之长,由此可见他们的厉害和自信,但在面对秦军的时候,他们厉害不起来了。秦军统帅司马错发动的是强攻,后来蜀军大败,蜀王被杀,蜀国投降,然后就要轮到巴国了。我们有个词语叫唇亡齿寒,像是唐朝时期的窦建德都明白这一点,难道巴王就没有好好考虑一下吗?也许是病急乱投医了,最终巴国也并入了秦国的版图。

这次伐蜀之战虽然师出有名,但秦国做的确实有点不地道,他们应了一句话,就是趁人病要人命。不过战败国之一的巴国责任也很大,因为秦国一直没有攻打他们,所以他们放松了警惕,但在战乱四起的年代里,谁又是值得信任的呢?对于秦国来讲这是件好事,最大的功臣就是司马错,要不是这个喜欢沉默却一鸣惊人的武将,也许秦国不会那么早统一六国。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