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编剧汪海林所说的一句话,直接就引起了肖战粉丝的全体愤怒。
他的评论区一个个都被淹没了,大家认为他这种勇敢的举动,不过是在为徐克拼命找借口。
双方之间产生矛盾的原因,必须提到电影《射雕》。
在徐克确定要翻拍这部电影时,大家都很好奇,他会邀请谁来担任男女主角呢?
当演员的身份揭晓时,外界对此其实有很多争议,总觉得肖战和庄达菲的形象根本不适合出演武侠剧。
当时的徐克认为,邀请这两位进入剧组一定能吸引大量年轻观众。
然而,票房的结果却让人感到无奈,那么究竟问题出在哪里呢?
是肖战的演技有待提升?还是导演徐克如今真的对观众的喜好缺乏了理解?
挑战经典之作,却遭到众多批评。刚开始,徐克决定翻拍金庸的作品时,许多人对此还是充满期待,因为他们认为大多数导演翻拍他的作品几乎都能取得巨大的成功。
不过,仍有一小部分人认为,在做出翻拍决定时,他应该更加谨慎,否则可能会重蹈《红楼梦之金玉良缘》的覆辙。
当胡玫决定重拍这部经典作品时,许多人对她的勇气表示钦佩。
毕竟之前许多人都尝试过翻拍,结果每一个都遭到大家的批评,而她居然去尝试了?
也许在胡玫的眼中,自己多年来积累的良好声誉已经为她带来了相当数量的粉丝。
靠着这些粉丝,她获得了可观的流量,不过我只想提一句,真的是太自信了。
最终的结果显而易见,这部影片成为了全网嘲讽的焦点。
最重要的是,胡玫的形象因为这部影片的推出而急剧衰退。
如今已年逾70的徐克,成为了众人批评的导演,人们认为随着年龄增长,他所推出的作品越来越乏味。
他这次推出的《射雕英雄传》,在豆瓣评论区里,差评不断涌现。
大多数观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认为,花钱去看这部武侠片,无疑是浪费了金钱和时间。
我认为这些经典作品不应该被改编为电影。
由于作品本身篇幅庞大,即使将其改编为电视剧,也需要数十集才能理顺其中的思路。
没想到在短短两个小时内,居然有人能将所有细节完整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这怎么可能实现呢?
导演意识到自己所剩时间非常有限,因此想出了一个办法。
在介绍男女主角相遇和相爱的过程中,并没有详细描绘相关情节,而是选择通过旁白进行概述。
这种敷衍的态度让人觉得如果没有时间就不应该去拍电影了?
大家赶来欣赏作品,当然希望能看到更为详细的过程。
没想到的是,这部电影在细节描写上全都采用了旁白的方式进行概括,因而使得观众感到非常拧巴。
直接助攻两次,强行翻盘未果。当肖战的粉丝得知他首次去拍摄电影时,兴奋之情可想而知。
采取各种手段来提升预售票房。
在他的粉丝眼中,只要预售票房上升,等到这部电影正式上映时,肯定会有许多观众前来观看。
我想表达的是,他们费尽心思,但最终却未能如愿,因为这部电影根本没有他们预期的那么出色。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他们所做的事情,完全是自我娱乐。
这让他的粉丝感到十分尴尬,因为最开始他们以为春节电影市场的竞争力非常强。
顶级演员与实力导演的联手,必定能让其他影片的票房逊色。
没想到,结果这两人直接成了外界眼中的笑柄。
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2023年春节期间上映的一部影片,《无名》。
那时这部电影的预售票房同样很可观,并且有许多资深演员参与。
大家原本认为这部电影一定会受欢迎,没想到由于流量演员王一博的参与,最终使得影片让人感到失望。
然而,至少这部电影并没有亏损,而徐克执导的《射雕》则情况不同。
据说他在宣传这部电影时,一开始就不断强调其制作成本已高达五亿。
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要想赚回这五亿元恐怕难度很大。
起初,徐克和肖战认为他们的合作势必能在春节市场中取得突破,然而结果却让两人感到非常失望。
观众看完后,毫不留情地对这两人进行了更激烈的指责。
当大家热烈讨论这部电影时,著名编剧汪海林主动发声。
从他发的一条动态中可以看出,他认为这部影片的收视率之所以无法提升,主要是因为肖战参与了这部电影。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点名,而是以隐晦的方式进行表达。当他提到这部影片时,毫不留情地说道:
“如果投资方能够提供一些高水平的演员,例如林青霞、王祖贤、梁家辉等这些顶尖人物,那这部影片无疑会成为一部杰作。但如果投资方选择的是像吴某凡这样的角色,即使剧情再引人入胜,这部影片也绝对无法获得成功。”
我认为他在表达这些话时,主要是针对肖战的。
难道在这部影片中,肖战的表现真的那么糟糕吗?
许多网友的评论能够揭示出真实的答案。
大家普遍并不认为肖战在这部电影里的演技差,反而觉得剧情过于生硬且缺乏连贯性!
我们还需要明确一件事情,当时肖战之所以参与这部电影的拍摄,并不是投资方强迫将他推荐给徐克,而是徐克自愿并精心挑选了他。
当时还有许多人好奇地问:“为什么要把他邀请到这部经典作品里?”
当时,徐克提到这件事时,真是赞不绝口:
“我认为他的整体形象与我作品中的角色十分契合,而且我对他的演技也很有信心。”
从汪海林所说的话来看,他的强行洗白很可能不会产生任何效果。
既然人是自己请来的,那为何要把票房不佳的问题全都归咎于肖战呢?
完全没有动作戏,失去了观众的喜爱。在看这部电影时,我真的感觉被徐克呈现的宣传片所蒙骗了。
在观看宣传片之前,我原以为这部作品属于武侠题材,必定会包含很多动作场面。
在观看过程中,会发现根本没有任何近身肉搏的经典场景。
即使确实需要进行搏斗,徐克所采用的方式依然是直接运用特效。
或许在他眼中,若是真正发生冲突,自己需要付出的代价将会更高。
若想制作一部出色的武侠电影,如果在预算上斤斤计较,又如何能让观众体会到其中的武侠情怀呢?
徐克可能也意识到,这部武侠电影中的动作和战争场面并没有特别引人注目。
因此,他决定采取另一种方式,即将重点放在郭靖与黄蓉的爱情关系上。
当两人开始坠入爱河时,熟悉的背景音乐也随之响起,然后他们会继续进行强烈的情感表达。
我个人觉得,老实说,这部影片其实并不需要刻意营造那种儿女情长的氛围。
原本只有两个小时,大家想要看到的是经典名著中的经典场景,而不是把时间浪费在两人之间的恋爱对话上。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的票房无法与春节档其他影片相提并论,主要是由于多种因素造成的。
这部电影在刚开始时显得过于自信,甚至在上映前,其他影片已经为票补做好了准备,而这部电影对此完全没有投入任何精力。
他们之所以这么有信心,是因为认为肖战和庄达菲都是年轻的演员,这两位肯定能够吸引相当多的关注。
仅凭这两位演员所带来的关注度,就足以将这部影片 elevé 到一个全新的层次。
然而,现如今再审视票房数据,会发现他们的这种想法显得过于简单。
一部电影要获得观众的认可,最重要的因素在于路人的反应。
如果路人对此电影无法认可,即使是粉丝再怎么支持,我个人认为这部影片也很难受到热捧!
事实证明,流量,面瘫,绝望的文盲,只能是票房坟墓!
肖战糊了
西游伏妖篇,徐克和吴亦凡的,也很烂啊